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包括:導管,所述導管一端與一接頭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所述鋼絲手柄上連接有導管鋼絲,所述導管鋼絲穿過所述接頭同軸設于所述導管內,所述注射口設于所述鋼絲手柄兩側,且與所述接頭連通,所述接頭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的封閉塞。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腸病胃病患者,適用范圍廣;可在導管上直接注射藥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導管柔軟,可減少導管留置體內的不適感,減少對人體組織傷害的可能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鼻胃腸管。
技術介紹
在臨床上,為了防范醫療手術并發癥及或得最佳療效,常需要一宗設疑的空腸導管。為此國內外者相繼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也有諸多產品;然而均實在胃管的基礎上,把導管加工成更長的圓柱體,為了將細長的導管插入空腔,在導管空腔內放入導絲、或前端塞進金屬、或在前端盤成螺旋狀等等,方法層出不窮,但導管在體內外均是直徑不會變的圓柱體。因此,臨床應用效果并不盡人意。對于手術病人,醫生在手術時會在空腸上用刀或用細 針戳個孔放進一根皮管,從腹部上打個洞拉出即常說的空腸造瘺。但這種方法畢竟屬于創傷性的,有引起腸漏、腸梗阻等并發癥之虞。因此,醫生常用于復雜或認為預后不理想的手術,對于常規常見的手術則不以為然,一旦手術產生并發癥又后悔莫及。對于非手術病人,只能借助胃鏡或X光的幫助下,取上述某一根導管艱難的插入空腸,而這種方法不僅病人痛苦,且受病情、設備和技術的限制。由于長期沒有適于的空腸導管,一些本應該用空腸導管的病人,醫生只能無奈用胃管取而代之,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時而產生嚴重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范圍廣、導管質軟,能夠直接與注射器連接的新型鼻胃腸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包括導管,所述導管一端與一接頭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所述鋼絲手柄上連接有導管鋼絲,所述導管鋼絲穿過所述接頭同軸設于所述導管內,所述注射口設于所述鋼絲手柄兩側,且與所述接頭連通,所述接頭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的封閉塞。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注射口直接與注射針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手柄孔與所述接頭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封閉塞為橡膠封閉塞。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輸液端設有輸出口,所述輸出口上方還開設有兩個出液微孔。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導管鋼絲在所述導管內延伸至所述輸液端上方。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導管縱向設有一 X光造影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新型鼻胃腸管能夠適用于腸病胃病患者,適用范圍廣;可在導管上直接注射藥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導管柔軟,可減少導管留置體內的不適感,減少對人體組織傷害的可能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新型鼻胃腸管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導管,2、接頭,3、鋼絲手柄,4、注射口,5、導管鋼絲,6、封閉塞,7、輸出口,8、出液微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本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包括導管1,所述導管I 一端與一接頭2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2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 4,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3,所述鋼絲手柄3上連接有導管鋼絲5,所述導管鋼絲5穿過所述接頭2同軸設于所述導管I內。所述導管鋼絲5在所述導管I內延伸至所述輸液端上方。導管鋼絲5能夠加強導管I的強度,使導管I能夠順利的導入胃腸中。當導管I 順利導入胃腸中后,可以將導管鋼絲5抽出,所述手柄孔與所述接頭2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將螺紋松開,將導管鋼絲5抽出,將導管I留置在胃腸中。所述注射口 4設于所述鋼絲手柄3兩側,且與所述接頭2連通,所述注射口 4直接與注射針連接。注射針可以將藥物通過注射口 4注射進入接頭2中,并最終流入導管I中,通過導管I將藥物輸送至病人腸胃中。注射針可以直接設于注射口 4上,而注射口 4有直接設于所述接頭2上,并設有至少2個注射口 4,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幾個注射口 4,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所述接頭2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 4的封閉塞6。所述封閉塞6為橡膠封閉塞6。當鋼絲手柄3被抽出后,可用封閉塞6密封導管I進口,避免異物從導管I進入病人胃腸中,也可導致胃腸中物質外溢。當注射口 4使用完畢或者不需要使用的注射口 4,可以通過封閉塞6將注射口 4堵住,也是為了確保導管I的清潔,避免異物進入導管I。所述輸液端設有輸出口 7,所述輸出口 7上方還開設有兩個出液微孔8。為了能夠更好的觀察導管I是否正確進入腸胃的治療位置,所述導管I縱向設有一 X光造影線。通過X光照射造影線,更加有利于觀察。本技術新型鼻胃腸管能夠適用于腸病胃病患者,適用范圍廣;可在導管I上直接注射藥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導管I柔軟,可減少導管I留置體內的不適感,減少對人體組織傷害的可能性。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導管,所述導管一端與一接頭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所述鋼絲手柄上連接有導管鋼絲,所述導管鋼絲穿過所述接頭同軸設于所述導管內,所述注射口設于所述鋼絲手柄兩側,且與所述接頭連通,所述接頭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的封閉塞。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口直接與注射針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孔與所述接頭之間通過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塞為橡膠封閉塞。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端設有輸出口,所述輸出口上方還開設有兩個出液微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鋼絲在所述導管內延伸至所述輸液端上方。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縱向設有一X光造影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包括導管,所述導管一端與一接頭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所述鋼絲手柄上連接有導管鋼絲,所述導管鋼絲穿過所述接頭同軸設于所述導管內,所述注射口設于所述鋼絲手柄兩側,且與所述接頭連通,所述接頭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的封閉塞。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適用于腸病胃病患者,適用范圍廣;可在導管上直接注射藥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導管柔軟,可減少導管留置體內的不適感,減少對人體組織傷害的可能性。文檔編號A61M25/00GK202740587SQ20122030683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李業中 申請人:江蘇省華星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鼻胃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導管,所述導管一端與一接頭連通,另一端為輸液端,所述接頭上設有手柄孔、注射口,所述手柄孔內裝配有鋼絲手柄,所述鋼絲手柄上連接有導管鋼絲,所述導管鋼絲穿過所述接頭同軸設于所述導管內,所述注射口設于所述鋼絲手柄兩側,且與所述接頭連通,所述接頭上還設有對應所述手柄孔與注射口的封閉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業中,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華星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