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金屬板是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金屬板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橢圓形的通孔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由左半圓孔洞、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都是通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的圓心都在一條直線上,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的圓心都在另一條直線上,上述兩條圓心連接直線都與金屬板的橫向中心線互相平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
本技術屬于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具體來說是對數控機床上用的工具一一絲錐之刀刃進行鏟磨鋒利的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是對機床的工具即絲錐進行加工的另一種新裝置的重要部件。
技術介紹
通常,機械制造、加工廠中必須用到的一是機床,二是機床上使用的工具,缺一不可,好的機床如數控機床,使用的工具如絲錐,而絲錐的刀刃使它鋒利,讓絲錐的質量上檔次,需要對絲錐進行加工、鏟磨,讓絲錐的刀刃鋒利,絲錐的質量好,制作出來的產品才上乘;而要達到此目的,需要鏟磨機來完成;現有的鏟磨機大都進口,價格昂貴;國產的很少, 而且不實用,使用不方便,達不到目的;本企業在多年的研究、實驗中,創新制造了新型、實用、成本低廉的鏟磨機,加工質量好,能與進口鏟磨機妣美;而本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件,可使鏟磨機的油缸在工作中穩定性好,從而確保鏟磨機工作穩定,鏟磨出的絲錐之刀刃鋒利、精度高、鏟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鏟磨機的鏟磨錯位、精度不高、刀鋒卷刃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是鏟磨機的一個重要部件,可使鏟磨機的油缸在工作中穩定性好,從而確保鏟磨機工作穩定,鏟磨出的絲錐的刀刃鋒利、精度高、鏟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鏟磨機的鏟磨錯位、精度不高、刀鋒卷刃等缺陷。技術方案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屬板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的左、右長度為170mm,前、后寬度為40mm,上、下高度為8mm ; 在金屬板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倒角距離為3mm ;在金屬板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橢圓形的通孔從金屬板的上面一直鉆透到下面,橢圓形的通孔的左、右長度為60mm ;橢圓形的通孔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由左半圓孔洞、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左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_,左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左方,而其圓心及直徑面在右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面重疊;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右長度為50mm,前、后寬度為IOmm,上、下高度也為8mm ;右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_,右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右方,而它的圓心及直徑面在左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右面重疊;左半圓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左面為55mm,距離金屬板的前面為20mm; 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 后第四孔洞的直徑都是4. 2mm;而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都是通孔、從金屬板的上面一直鉆透到下面;并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的圓心都在一條直線上,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的圓心也都在另一條直線上,上述兩條圓心連接直線都與金屬板的橫向中心線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左面為5mm、 距離金屬板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二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四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三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的前面也為5mm ;而后第一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二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四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右面為5mm、 距離金屬板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三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的后面也為5mm ;金屬板可以用不銹鋼或用鋁合金等材料制作。本技術的優點是提供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是鏟磨機的一個重要部件,可使鏟磨機的油缸在工作中穩定性好,從而確保鏟磨機工作穩定,鏟磨出的絲錐的刀刃鋒利、精度高、鏟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鏟磨機的鏟磨錯位、精度不高、刀鋒卷刃等缺陷;可以滿足企業生產需求。附圖說明圖I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技術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屬板I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I的左、右長度為170mm,前、后寬度為40mm,上、下高度為8mm ;在金屬板I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離為3mm;在金屬板I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2,橢圓形的通孔2從金屬板I的上面一直鉆透到下面,橢圓形的通孔2的左、右長度為60_ ;橢圓形的通孔2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I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2由左半圓孔洞、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左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_,左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左方,而其圓心及直徑面在右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面重疊;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右長度為50mm,前、后寬度為IOmm,上、下高度也為8mm ; 右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mm,右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右方,而它的圓心及直徑面在左方、 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右面重疊;左半圓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左面為55mm,距離金屬板I的前面為20mm ;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直徑都是4. 2mm ;而且前第一孔洞9、 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都是通孔、從金屬板I的上面一直鉆透到下面;并且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都在一條直線上,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也都在另一條直線上,上述兩條圓心連接直線都與金屬板I 的橫向中心線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9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I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二孔洞10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I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I的前面也為5mm ;前第三孔洞6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I的前面也為5mm ;而后第一孔洞7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I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二孔洞8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I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I的后面也為5mm ;后第三孔洞3的圓心距離金屬板I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I的后面也為5mm ;金屬板I用不銹鋼材料制作。權利要求1.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屬板(I)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⑴的左、右長度為170mm,前、后寬度為40臟,上、下高度為8mm ;在金屬板⑴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離為3mm;在金屬板(I)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2),橢圓形的通孔(2)的左、右長度為60mm;橢圓形的通孔⑵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⑴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⑵由左半圓孔洞、 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左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_,左半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絲錐鏟磨機的油缸之連接板,包括金屬板與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屬板(1)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板,金屬板(1)的左、右長度為170mm,前、后寬度為40mm,上、下高度為8mm;在金屬板(1)的左、右、前、后之四個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離為3mm;在金屬板(1)的中部鉆了一個橢圓形的通孔(2),橢圓形的通孔(2)的左、右長度為60mm;橢圓形的通孔(2)的橫向中心線與金屬板(1)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橢圓形的通孔(2)由左半圓孔洞、中間長方體孔洞、右半圓孔洞組成,左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mm,左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左方,其圓心及直徑面在右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面重疊;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左、右長度為50mm,前、后寬度為10mm,上、下高度也為8mm;右半圓孔洞的半徑為5mm,右半圓孔洞的半個圓弧面在右方,它的圓心及直徑面在左方、并與中間長方體孔洞的右面重疊;左半圓孔洞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20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直徑都是4.2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都是通孔;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都在一條直線上,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都在另一條直線上,上述兩條圓心連接直線都與金屬板(1)的橫向中心線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9)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二孔洞(10)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四孔洞(5)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前第三孔洞(6) 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前面為5mm;后第一孔洞(7)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二孔洞(8)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左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四孔洞(4)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5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后第三孔洞(3)的圓心距離金屬板(1)的右面為33mm、距離金屬板(1)的后面為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耀良,張美寶,楊永金,莊健,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