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折疊扳手,屬于工具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扳手不能折疊導致攜帶不方便的問題。本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的工作部和與該工作部相連接的柄部,工作部呈扁平狀,柄部的端部與工作部的端部鉸接,柄部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展開時能將柄部與工作部固連的固定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折疊扳手
本技術屬于工具
,涉及一種扳手,特別是一種折疊扳手。
技術介紹
扳手是一種工具,用以轉動螺栓、螺帽及其他難以用手轉動的物件,這種扳手包括手柄和設于手柄端部處的U形開口,該U形開口方便握緊螺栓或螺帽的兩個對稱邊。在使用過程中,為了使其在擰動的過程中更加省力,往往將扳手的手柄設置得比較長。但由于扳手是工人隨身攜帶的工具,需要將其裝進工具箱內便于攜帶,若扳手的手柄較長,扳手不能被裝入到工具箱內,造成不易攜帶的問題。針對這種不易攜帶的扳手,有些將其直接抗在肩上,但在行走的過程中容易碰傷行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便于攜帶的折疊板手。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的工作部和與該工作部相連接的柄部,所述的工作部呈扁平狀,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端部與上述工作部的端部鉸接,所述柄部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展開時能將柄部與工作部固連的固定結構。在攜帶時,可將扳手進行折疊,扳手的長度變小,更容易放入到工具箱內,攜帶更加方便,其安全性更好。在上述的折疊扳手中,所述的工作部上具有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所述工作部上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上側面的端部處鉸接。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折疊扳手中,所述的工作部上具有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所述工作部下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下側面的端部處鉸接。在上述的折疊扳手中,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設于工作部端部處的永磁體一和設于柄部端部處的永磁體二,所述的永磁體一與永磁體二異極相對設置。在上述的折疊扳手中,所述的固定結構還包括設于工作部的端部處的小孔和穿設于柄部上的調節螺桿,所述調節螺桿的外端伸出至柄部,且當所述的柄部展開時,調節螺桿的內端能伸入至上述的小孔內。柄部展開時,永磁體一與永磁體二相互吸合,使工作部與柄部相對固定;然后調節螺桿,使螺桿的內端進入到小孔內,在使用過程中,柄部與工作部的位置始終處于相對靜止位置。在折疊時,調節螺桿時螺桿的內端脫離小孔,再用力扳動柄部,使柄部折疊,減少扳手的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折疊扳手具有以下優點在使用時可將扳手進行折疊,有效降低扳手的長度,從而便于收納到工具箱內,從而更加便于攜帶。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工作部;11、U形開口 ;12、小孔;2、柄部;3、永磁體一 ;4、永磁體二 ;5、螺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 11的工作部I和與該工作部I相連接的柄部2,工作部I呈扁平狀。如圖I所示,工作部I上具有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工作部I上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上側面的端部處鉸接,且在柄部2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2展開時能將柄部2與工作部I固連的固定結構。在攜帶時,可將扳手進行折疊,扳手的長度變小,更容易放入到工具箱內,攜帶更加方便,其安全性更好。作為另一種方案,工作部I下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下側面的端部處鉸接。如圖I所示,固定結構包括設于工作部I端部處的永磁體一 3和設于柄部2端部處的永磁體二 4,永磁體一 3與永磁體二 4異極相對設置。如圖I所示,固定結構還包括設于工作部I的端部處的小孔12和穿設于柄部2上的調節螺桿5,調節螺桿5的外端伸出至柄部2,且當柄部2展開時,調節螺桿5的內端能伸入至小孔12內。柄部2展開時,永磁體一 3與永磁體二 4相互吸合,使工作部I與柄部2相對固定; 然后調節螺桿5,使螺桿5的內端進入到小孔12內,在使用過程中,柄部2與工作部I的位置始終處于相對靜止位置。在折疊時,調節螺桿5時螺桿5的內端脫離小孔12,再用力扳動柄部2,使柄部2 折疊,減少扳手的長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殼體I、工作部;11、U形開口 ;12、小孔;2、柄部;3、永磁體一 ;4、永磁體二 ;5、螺桿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技術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技術精神相違背的。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11)的工作部(I)和與該工作部(I)相連接的柄部(2),所述的工作部(I)呈扁平狀,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的端部與上述工作部(I)的端部鉸接,所述柄部(2)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2)展開時能將柄部(2)與工作部(I)固連的固定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部(I)上具有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所述工作部(I)上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上側面的端部處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部(I)上具有上側面、下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所述工作部(I)下側面的端部處與手柄下側面的端部處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折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結構包括設于工作部(I)端部處的永磁體一(3)和設于柄部(2)端部處的永磁體二(4),所述的永磁體一(3)與永磁體二(4)異極相對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折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結構還包括設于工作部(I)的端部處的小孔(12)和穿設于柄部(2)上的調節螺桿(5),所述調節螺桿(5)的外端伸出至柄部(2),且當所述的柄部(2)展開時,調節螺桿(5)的內端能伸入至上述的小孔(12)內。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折疊扳手,屬于工具
它解決了現有的扳手不能折疊導致攜帶不方便的問題。本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的工作部和與該工作部相連接的柄部,工作部呈扁平狀,柄部的端部與工作部的端部鉸接,柄部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展開時能將柄部與工作部固連的固定結構。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等優點。文檔編號B25B23/16GK202742266SQ2012204863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專利技術者胡燕飛 申請人:浙江邁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疊扳手,包括具有U形開口(11)的工作部(1)和與該工作部(1)相連接的柄部(2),所述的工作部(1)呈扁平狀,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的端部與上述工作部(1)的端部鉸接,所述柄部(2)的端部處還設有當柄部(2)展開時能將柄部(2)與工作部(1)固連的固定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燕飛,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邁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