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磚體內設有若干隔熱孔,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貫通磚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的兩側磚體側壁設有凹槽,凹槽與短隔熱孔并列排布,凹槽的寬度與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的寬度一致,凹槽的數量至少為兩個,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內填充有絕緣隔熱材料,磚體采用無機保溫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了目前保溫磚保溫隔熱效果差、保溫強度低、生態環保性差等缺陷,延長了保溫磚隔熱鏈,大大提高了保溫隔熱效果和生態環保性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建筑材料領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
,特別是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國家出臺系列建筑材料的節能法律法規及強制標準,目前,市場上的保溫磚,空心部分大部分采用長方形通孔且排列均勻沒有交錯,不利于保溫隔熱,很容易產生“熱橋效應”,保溫隔熱效果不太理想,在實施中節能指標很難達到國家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同時容易影響居室或辦公場所舒適度,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另外目前保溫磚大部分 采用有機保溫材料,具有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差,使用壽命短,生態環保性差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隔熱效果好、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強、使用壽命長,生態環保性好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磚體內設有若干隔熱孔,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貫通磚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的兩側磚體側壁設有凹槽,凹槽與短隔熱孔并列排布,凹槽的寬度與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的寬度一致,凹槽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為實現本技術結構進一步優化,其進一步的措施有長隔熱孔長度大于短隔熱孔長度,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寬度均為20-35mm,相鄰兩隔熱孔之間的間距為18_30mm,長隔熱孔兩端分別離靠近的磚體側壁的距離為16-30mm,凹槽深度為35-55mm。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為橢圓形,凹槽為U形槽。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內填充有絕緣隔熱材料。磚體采用無機保溫材料制成,具有節能利廢、保溫隔熱、防火防凍、耐老化的優異性能以及低廉的價格等特點,安全穩固性好,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比有機保溫材料高,使用壽命長,施工難度小,工程成本較低,生態環保性好,可以循環再利用。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目前保溫磚保溫隔熱效果差,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差,使用壽命短,生態環保性差等缺陷,延長了保溫磚隔熱鏈,大大提高了保溫隔熱效果和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提高生態環保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磚體采用多隔熱孔交錯排序,延長了隔熱鏈,保溫隔熱性能好。2、磚體使用無級保溫材料制成,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強、使用壽命長,生態環保性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新型空心自保溫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另外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1、磚體,2、長隔熱孔,3、短隔熱孔,4、凹槽。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1,磚體I內設有若干隔熱孔,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貫通磚體1,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3的兩側磚體I側壁設有凹槽4,凹槽4與短隔熱孔3并列排布,凹槽4的寬度與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的寬度一致,凹槽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本技術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長隔熱孔2長度大于短隔熱孔3長度,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寬度為20-35mm,相鄰兩隔熱孔之間的間距為18_30mm,長隔熱孔2兩端分別離靠近的磚體I側壁的距離為16-30mm,凹槽4深度為35_55mm,保證了磚體I的牢固性。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為橢圓形,凹槽4為U形槽,能更好的阻斷隔熱通道。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內填充有絕緣隔熱材料,進一步提高保溫隔熱效果。磚體I采用無機保溫材料制成,具有節能利廢、保溫隔熱、防火防凍、耐老化的優異性能以及低廉的價格等特點,安全穩固性好,保溫層強度及耐久性比有機保溫材料高,使用壽命長,施工難度小,工程 成本較低,生態環保性好,可以循環再利用。附圖2為本技術另外一種實施例,長隔熱孔2之間設置至少兩個以上短隔熱孔3,短隔熱孔3兩側分別設置有凹槽4,同樣能保證保溫隔熱效果,提高生態環保性能。本技術適用于建筑材料領域,包括陶?;炷帘卮u240系列,200系列等。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1),磚體(I)內設有若干隔熱孔,其特征在于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貫通磚體(1),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3)的兩側磚體(I)側壁設有凹槽(4),凹槽(4)與短隔熱孔(3)并列排布,凹槽(4)的寬度與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的寬度一致,凹槽(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其特征在于長隔熱孔(2)長度大于短隔熱孔(3)長度,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寬度均為20-35mm,相鄰兩隔熱孔之間的間距為18-30mm,長隔熱孔(2)兩端分別離靠近的磚體⑴側壁的距離為16_30mm,凹槽(4)深度為 35_55m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其特征在于長隔熱孔⑵和短隔熱孔(3)為橢圓形,凹槽⑷為U形槽。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其特征在于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內填充有絕緣隔熱材料。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其特征在于磚體(I)采用無機保溫材料制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磚體內設有若干隔熱孔,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貫通磚體,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的兩側磚體側壁設有凹槽,凹槽與短隔熱孔并列排布,凹槽的寬度與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的寬度一致,凹槽的數量至少為兩個,長隔熱孔和短隔熱孔內填充有絕緣隔熱材料,磚體采用無機保溫材料制成。本技術克服了目前保溫磚保溫隔熱效果差、保溫強度低、生態環保性差等缺陷,延長了保溫磚隔熱鏈,大大提高了保溫隔熱效果和生態環保性能。本技術適用于建筑材料領域。文檔編號E04C1/00GK202745258SQ20122049794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譚偉國, 劉煒凡 申請人:譚偉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空心自保溫磚,包括磚體(1),磚體(1)內設有若干隔熱孔,其特征在于:隔熱孔包括若干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貫通磚體(1),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在磚體內交錯平行均布,短隔熱孔(3)的兩側磚體(1)側壁設有凹槽(4),凹槽(4)與短隔熱孔(3)并列排布,凹槽(4)的寬度與長隔熱孔(2)和短隔熱孔(3)的寬度一致,凹槽(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偉國,劉煒凡,
申請(專利權)人:譚偉國,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