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包括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制成的隔墻板芯體,隔墻板芯體嵌放于由金屬絲網構成的矩形框內,隔墻板芯體前后兩面和矩形框之間形成間隙并在間隙中間隔設有若干墊塊;在隔墻板芯體上設有缺口,該缺口與矩形框之間形成過線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棄用黏土,重量輕、抗震性好、具有良好保溫與阻燃效果、同時施工方便,可以同時用于內墻隔斷和外墻圍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具體指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屬于建筑材料
技術介紹
在建筑施工中,經常需要在建筑內用粘土磚砌隔成單個的房間以保證使用或居住需求。不管是實心黏土磚還是空心黏土磚,它們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而這些黏土的消耗往往是以犧牲有限的耕地為代價換來的。同時黏土磚自身重量重,一幢建筑往往上千噸,為了支撐這些重量,會增大基礎工程和鋼材用量。基于黏土磚的上述問題,在政府職能部門里專門成立了以推進墻體材料改革為目的的墻改辦,墻體材料改革的要求就是不用黏土磚, 以節約土地資源。另外現有的黏土磚作為墻體隔斷材料,還存在保溫性、隔音性差的問題。 同時隔斷后形成的新的墻體與原墻體建筑為剛性連接,抗震性差,容易出現開裂現象。同時黏土磚尺寸相對小,普通的一面隔斷墻往往需要上千塊,將這么多的磚塊砌成一面墻,本身就比較耗費工時。另外,在現有建筑施工中,基于節能和防火的要求,有不燃效果的玻化微珠逐步進入保溫建材領域。在 玻化微珠應用初期,玻化微珠是和水泥、添加劑、水等一起加工為無機保溫砂漿的形式出現的,使用時直接將砂漿涂抹在墻體上。玻化微珠保溫砂漿是一種新型綠色無機材料,無毒無害,具有優良的吸音、透氣、耐高溫、耐凍性能,收縮率低,整體無縫, 無冷橋、熱橋形成。但是現有的玻化微珠保溫砂漿涂抹方式施工效率比較慢,不利于提高工程進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棄用黏土、重量輕、 抗震性好、具有良好保溫與阻燃效果、同時施工方便的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可以同時用于內墻隔斷和外墻圍護。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包括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制成的隔墻板芯體,隔墻板芯體嵌放于由金屬絲網構成的矩形框內,隔墻板芯體前后兩面和矩形框之間形成間隙并在間隙中間隔設有若干墊塊;在隔墻板芯體上設有缺口,該缺口與矩形框之間形成過線槽。所述隔墻板芯體上的缺口為兩個并設于隔墻板芯體對角線位置,缺口為1/4圓弧形。本隔墻板兩個面上都設有過線槽,任何一個面需要穿線都很方便。所述隔墻板芯體中設有金屬絲,金屬絲兩端從隔墻板芯體前后兩面穿出后再穿出墊塊并連接在矩形框前后兩面上。通過金屬絲的連接使矩形框的形狀和強度進一步得到保證,而且墊塊也不會移位。所述矩形框至少上下兩側面上設有金屬構件,該金屬構件為U型或槽鋼型,該金屬構件用于與地板和天花板上預埋的金屬構件焊接在一起,從而實現隔墻板與地板以及隔墻板與天花板的固定連接。所述構成矩形框的金屬絲網的網格大小與接線盒大小對應,這樣便于接線盒的安裝。即使接線盒有不同的規格,但寬度統一,只在長度上不同而已,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金屬絲網豎向隔斷剪斷,使相鄰兩格長度連通即可滿足不同的接線盒安裝。本技術將現有的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加工為板材,同時嵌放于金屬絲網做成的框架中,相鄰兩金屬絲網框架在施工時由鋼絲現場點焊連接,這種結構既保證了隔墻板自身的強度,又避免了熱脹冷縮可能出現的開裂現象。而隔墻板的保溫與阻燃效果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板保證,從而滿足了現有隔墻板施工需要。同時,本隔墻板可以根據施工需要現場定制,使隔墻板的高度就是隔斷墻的高度, 這樣只需要將幾塊隔墻板橫向依次拼接即可,一面墻只需要幾塊隔墻板即可,施工又快又方便,提高安裝效率三倍以上。四周隔墻板與左右墻體、地板和頂部天花板的連接可以通過隔墻板上的金屬構件與建筑中預留的金屬構件焊接實現,由于是焊接連接,減少了變形的可能,提高了建筑抗震能力。本技術隔墻板不使用黏土,采用保溫砂漿,重量較磚墻減少80%以上,使得建筑自重大幅度減少,在保證強度和性能的前提下,能夠減少基礎工程量和鋼材用量,從而降低建筑成本。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俯視結構圖。圖2-本技術正面結構圖。圖3-本技術安裝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I和圖2,本技術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包括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制成的隔墻板芯體1,隔墻板芯體I嵌放于由金屬絲網構成的矩形框2內。隔墻板芯體I前后兩面和矩形框2前后兩面之間形成間隙并在間隙中間隔設有若干墊塊3,由墊塊3將金屬絲網構成的矩形框2支撐,避免矩形框2被擠壓產生變形內凹。在隔墻板芯體I上設有缺口 4,該缺口與矩形框之間形成過線槽,在施工的時候先將線管穿過過線槽,再進行后續的墻面粉刷和裝飾。根據實際應用場合和要求,隔墻板芯體I的厚度一般在6-12厘米之間選擇,而金屬絲網選用鋼絲構成,鋼絲直徑2毫米左右。在施工現場安裝完畢后再抹2-3厘米水泥砂漿形成堅固的墻體。圖3為本技術安裝狀態圖,標號7為線管,標號8為最后的水泥砂漿。所述隔墻板芯體I上的缺口 4為兩個并設于隔墻板芯體對角線位置,缺口為1/4 圓弧形。本隔墻板兩個面上都設有過線槽,任何一個面需要穿線都很方便,而且沒有方向之分。在隔墻板芯體I中設有金屬絲5 (如鋼絲),金屬絲5兩端從隔墻板芯體I前后兩面穿出后再穿出墊塊3,最后再連接在矩形框2前后兩面上。通過金屬絲的連接使矩形框的形狀和強度進一步得到保證,而且墊塊也不會移位。在矩形框2至少上下兩側面上設有金屬構件6,該金屬構件為U型或槽鋼型,該金屬構件用于與地板和天花板上預埋的金屬構件焊接在一起,從而實現隔墻板與地板以及隔墻板與天花板的固定連接。根據實際安裝需要,基于同樣的目的,也可以在隔斷墻最左面的隔墻板左側和最右面的隔墻板右側設置金屬構件。構成矩形框的金屬絲網的網格大小與接線盒大小對應或略大,通常考慮8X8厘米大小,這樣便于接線盒的安裝。即使接線盒有不同的規格,但通常只是寬度一致,長度不同而已,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金屬絲網豎向隔斷剪斷,使相鄰兩格長度連通即可滿足不同的接線盒安裝。本技術將現有的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加工為板材,同時嵌放于金屬絲網做成的框架中,相鄰兩金屬絲網框架在施工時由鋼絲現場點焊連接,這種結構既保證了隔墻板自身的強度,又避免了熱脹冷縮可能出現的開裂現象。而隔墻板的保溫與阻燃效果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板保證,從而滿足了現有隔墻板多方面的施工需要。本技術不使用黏土,采用保溫砂漿,重量較磚墻減少80%以上,使得建筑自重大幅度減少,在保證強度和性能的前提下,能夠減少基礎工程量和鋼材用量,從而降低建筑成本。同時,本隔墻板可以根據施工需要現場定制,使隔墻板的高度就是隔斷墻的高度, 這樣只需要將幾塊隔墻板橫向依次拼接即可,一面墻只需要幾塊隔墻板即可,施工又快又方便,提高安裝效率三倍以上。四周隔墻板與左右墻體、地板和頂部天花板的連接可以通過隔墻板上的金屬構件與建筑中預留的金屬構件焊接實現,由于是焊接連接,減少了變形的可能,提高了建筑抗震能力。本技術用于內墻時可以阻斷兩個房間的熱能傳遞,從而實現節能目的。除了作為建筑內隔墻使用外,還可以用于建筑外墻圍護,這樣外墻就可以不用另外做保溫層,節約成本。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用保溫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制成的隔墻板芯體(1),隔墻板芯體(1)嵌放于由金屬絲網構成的矩形框(2)內,隔墻板芯體(1)前后兩面和矩形框(2)之間形成間隙并在間隙中間隔設有若干墊塊(3);在隔墻板芯體(1)上設有缺口(4),該缺口與矩形框之間形成過線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小強,
申請(專利權)人:張小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