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裝置,包括與拉索的一端固定聯接的索頭,索頭的外端設有螺紋聯接部,螺紋聯接部上設有調節螺母;還包括與固定物固定聯接的二個耳板,及穿設于二個耳板之間的平板橫梁;平板橫梁的中間設有用于穿過螺紋聯接部的中心孔,兩側設有與二個耳板壓力接觸的圓弧凸部;耳板設有用于穿過平板橫梁的通槽,通槽的側壁設有用于嵌入圓弧凸部的圓弧凹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傳統拉索的調節機構移至固定端,變成一體式的調節端結構,優化了拉索結構,可以節約大量的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成本,并且外觀美觀。并將其耳板設計成可以與張拉機構快速拆裝的結構,結構緊湊,容易操作調節,可以大力推廣于各類拉索類結構工程中,尤其是大直徑的拉索結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拉索結構的固定裝置,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結構緊湊并有利于引拉調節的可調式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索結構系統在安裝時,一端為固定端,一端為張拉端,索結構在安裝時都要有一定的預張拉力,大多采用了套筒式調節器。如圖I至圖2所示。例如Φ60的不銹鋼索預張拉力在70噸以上,使用拉力在100噸以上,因此,套筒調節器的外徑達到Φ 160mm左右,長度達500mm以上,在受風荷載時,要來回擺動,加上索頭、螺桿的重量,質量大、慣量大,且對索系統產生沖擊力,也不美觀,對于大型索結構而言,其造價也比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J-U ρ α裝直。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裝置,包括與拉索的一端固定聯接的索頭,所述索頭的外端設有螺紋聯接部,所述的螺紋聯接部上設有調節螺母;還包括與固定物固定聯接的二個耳板,及穿設于二個耳板之間的平板橫梁;所述平板橫梁的中間設有用于穿過螺紋聯接部的中心孔,兩側設有與二個耳板壓力接觸的圓弧凸部;所述的耳板設有用于穿過平板橫梁的通槽,通槽的側壁設有用于嵌入圓弧凸部的圓弧凹部。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平板橫梁為焊接件,包括方形的平板本體,及與二個與平板本體焊接的半圓柱形墊塊。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調節螺母的外端還設有與螺紋聯接部聯接的鎖緊螺母。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還包括張拉機構,所述索頭的內端設有凸肩,所述耳板的通槽另一側壁設有聯接槽,所述的張拉機構包括與索頭內端的凸肩壓力接觸的夾板、與聯接槽聯接的鉤塊,及聯接于夾板與鉤塊之間的拉桿,所述的拉桿上還套設有張拉加力器。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張拉加力器為千斤頂。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鉤塊嵌設于聯接槽內,其一端面止抵于平板橫梁,還包括設有聯接槽內側的擋板,所述的擋板通過設有的螺釘與鉤塊固定聯接;所述的鉤塊上還設有與拉桿聯接的螺紋孔。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鉤塊的外側邊緣設有直角槽邊,所述直角槽邊設有用于穿過所述螺釘的通孔。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夾板為分體式結構,包括左夾板、右夾板,及用于固定聯接左夾板與右夾板的夾板螺釘,所述的左夾板、右夾板上還設有用于穿過拉索的中心半圓弧和用于穿過拉桿的二個拉桿半圓弧。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調節螺母為圓螺母,其外圓上設有若干個用于轉動的徑向盲孔。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鎖緊螺母為圓螺母,其外圓上設有若干個用于轉動的徑向盲孔。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將傳統拉索的調節機構移至固定端,變成一體式的調節端結構,優化了拉索結構,可以節約大量的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成本,并且外觀美觀。并將其耳板設計成可以與張拉機構快速拆裝的結構,結構緊湊,容易操作調節,其中的張拉機構在將拉索進行張緊之后,可以拆下來重復利用,可以大力推廣于各類拉索類結構工程中,尤其是大直徑的拉索結構。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索結構及其調節機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左視圖;圖3為采用本技術安裝的索結構的示意圖(包括索結構的兩端);圖4為圖3的左視圖;圖5為本技術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裝置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不包括張拉機構在內的最終狀態);圖6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剖面圖;圖7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包括張拉機構在內的張拉和調節狀態剖面圖;圖8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耳機的側面視圖;圖9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焊接式的平板橫梁的俯視圖;圖10為圖9的A-A剖視圖;圖11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夾板的主視圖;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圖13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鉤塊的平面視圖;圖14為圖13的左視圖;圖15為圖13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索頭11螺紋聯接部12調節螺母121徑向盲孔13鎖緊螺母14凸肩20鋼結構21耳板210通槽211圓弧凹部212聯接槽22平板橫梁22A平板本體22B半圓柱形墊塊221中心孔222圓弧凸部30張拉機構31夾板31A左夾板3IB 右夾板311夾板螺釘312中心半圓弧313拉桿半圓弧32鉤塊321螺紋孔322直角槽邊323通孔33拉桿34千斤頂35擋板36螺釘A拉索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圖3至圖15所示,本技術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裝置,包括與拉索A的一端固定聯接的索頭10,索頭10的外端設有螺紋聯接部11 (使整個索頭看上去就相當于是一根螺桿),螺紋聯接部11上設有調節螺母12 ;還包括與固定物(本實施例中為鋼結構20)固定聯接的二個耳板21,及穿設于二個耳板21之間的平板橫梁22 ;平板橫梁22的中間設有用于穿過螺紋聯接部11的中心孔221,兩側設有與二個耳板21壓力接觸的圓弧凸部222 ;耳板21設有用于穿過平板橫梁22的通槽210,通槽210的側壁設有用于嵌入圓弧凸部222的圓弧凹部211。其中,螺紋聯接部11和調節螺母12實現拉索的調節。而拉索在使用過程中,其兩個固定端需要具有小角度的偏轉。在本技術中,由圓弧凸部222與圓弧凹部211的配合為拉索提供小角度的偏轉(相當于傳統結構中的耳板與銷軸的鉸鏈聯接作用),因此,通槽的寬度必須大于平板橫梁的寬度,并具有足以讓拉索產生所需偏轉角度的空隙。同時,圓弧凸部的高度大于圓弧凹部的深度,能讓拉索產生所需偏轉角度。在本實施例中,圓弧凸部的高度為43mm,圓弧凹部的深度為33mm,二者之間具有IOmm的高度空隙,以供拉索偏轉時,平板橫梁有足夠的偏轉角度。在本實施例中,平板橫梁22為焊接件,包括方形的平板本體22A,及與二個與平板本體22A焊接的半圓柱形墊塊22B (即形成圓弧凸部的部分)。其目的是為了節省成本,平板本體22A為碳鋼(有足夠的強度并且成本低),半圓柱形墊塊22B (成本高但具有良好的防銹功能)。為節省原材料成本,半圓柱形墊塊采用一個直徑Φ90πιπι的圓柱料切成二個。調節螺母12的外端還設有與螺紋聯接部11聯接的鎖緊螺母13。索頭10的內端設有凸肩14,耳板21的通槽210另一側壁設有聯接槽212,還包括張拉機構30,張拉機構30包括與凸肩14壓力接觸的夾板31、與聯接槽212聯接的鉤塊32,及聯接于夾板31與鉤塊32之間的拉桿33,拉桿33上還套設有千斤頂34 (調節器的一種)。千斤頂為市售的中空液壓千斤頂。鉤塊32嵌設于聯接槽212內,其一端面止抵于平板橫梁,還包括設有聯接槽212內側的擋板35,擋板35通過設有的螺釘36與鉤塊32固定聯接;鉤塊32上還設有與拉桿33聯接的螺紋孔321。其中,擋板上設有用于與螺釘36螺紋聯接的螺紋通孔。為了優化鉤塊的結構,鉤塊32的外側邊緣設有直角槽邊322,直角槽邊322設有用于穿過螺釘36的通孔323。這樣的結構可以縮短螺釘36的長度。夾板31為分體式結構,包括左夾板31Α、右夾板31Β,及用于固定聯接左夾板31Α與右夾板31B的夾板螺釘311,左夾板31A、右夾板31B上還設有用于穿過拉索A的中心半圓弧312和用于穿過拉桿的二個拉桿半圓弧313。為了縮小結構,調節螺母12優選為圓螺母,其外圓上設有若干個用于轉動的徑向盲孔121。鎖緊螺母13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索結構的可調式固定裝置,包括與拉索的一端固定聯接的索頭,所述索頭的外端設有螺紋聯接部,所述的螺紋聯接部上設有調節螺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固定物固定聯接的二個耳板,及穿設于二個耳板之間的平板橫梁;所述平板橫梁的中間設有用于穿過螺紋聯接部的中心孔,兩側設有與二個耳板壓力接觸的圓弧凸部;所述的耳板設有用于穿過平板橫梁的通槽,通槽的側壁設有用于嵌入圓弧凸部的圓弧凹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飛勇,歐陽立冬,劉媛麗,劉卓然,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三鑫幕墻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