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露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包括內部具有空間的一屋體、設于該屋體頂部的一第一屋頂、及設于該第一屋頂上方的一第二屋頂。該第二屋頂包括多個板體及多個支撐結構。該些支撐結構架設在該第一屋頂上方。該些板體設置在該支撐結構上,且沿著該第一屋頂?shù)拈L度方向間隔排列,任兩板體之間具有一空隙。該些板體的底面與該第一屋頂之間形成一通風空間。借此,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可效降低廠房內部溫度,使得廠房內部不致于過于悶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特別是一種可效降低廠房內部溫度,使得廠房內部不致于過于悶熱而可達到現(xiàn)行環(huán)保、減碳、節(jié)能的先進趨勢的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
技術介紹
公知的工廠廠房9,如圖4所示,由于其屋頂90是直接曝曬于太陽光的照射下,使得其廠房9的室內空間會變得十分地高溫悶熱。而為了解決上述高溫悶熱的問題,現(xiàn)有的廠房往往會采用加裝電風扇的方式,但這樣的方式能達到的降溫效果十分有限(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然而,若要改采加裝冷氣的方式來解決高溫悶熱的問題,則不但會使得額外的電力成本大幅地增加,也無法兼顧節(jié)能減碳的議題。中國臺灣第M389740號專利揭露了一種隔熱屋頂結構,其具有一體成形的一隔熱棚,且其底部固接有多個支桿,用以連接于一房屋的屋頂。然而,由于這種類型的隔熱屋頂結構為一種整片式的結構,因此,在風大的時候容易被風掀起。類似的結構同樣揭露于中國臺灣第M381645及M425900號專利中。中國臺灣第M355970號專利揭露了一種建筑物降溫裝置,其具有多個噴水管設于一建筑物的屋頂上,用以對該建筑物的屋頂噴水降溫。然而,該些噴水管由下往上噴水,故其噴灑出去的水會先接觸到屋頂上方的熱空氣,才會接觸到該屋頂,而無法達到最佳的降溫效果。因此,設計人有鑒于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yè)的豐富設計開發(fā)及實際制作經驗,針對現(xiàn)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可效降低廠房內部溫度,使得廠房內部不致于過于悶熱而可達到現(xiàn)行環(huán)保、減碳、節(jié)能的先進趨勢。詳而言之,本技術提出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包括內部具有空間的一屋體、設于該屋體頂部的一第一屋頂、及設于該第一屋頂上方的一第二屋頂,該第二屋頂包括多個板體及多個支撐結構。該些支撐結構架設在該第一屋頂上方。該些板體設置在該支撐結構上,且沿著該第一屋頂?shù)拈L度方向間隔排列,任兩板體之間具有一空隙。該些板體的底面與該第一屋頂之間形成一通風空間。其中,每一支撐結構較佳包括多個柱體。如上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中,每一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柱體。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較佳更包括一灑水系統(tǒng),設于該第二屋頂?shù)牡酌妗T摓⑺到y(tǒng)包括一主管及相連于該主管的多個支管,該主管與該些支管分別具有多個灑水口,面對該第一屋頂。且該灑水系統(tǒng)更佳包括一控制裝置,被配置成用以控制該灑水系統(tǒng)的開關。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能通過其第二屋頂,有效降低3廠房內部溫度,使得廠房內部不致于過于悶熱,而不需設置太多高耗能的空調或冷氣設備,就可以使廠房內部的溫度降到適于人們活動的溫度。由此可知,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相當符合現(xiàn)行環(huán)保、減碳、節(jié)能的先進趨勢。附圖說明 圖I為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I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3為該較佳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公知廠房的屋頂直接受到太陽光照射的示意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I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10通風空間2板體20第二屋頂200空隙3支撐結構39柱體4灑水系統(tǒng)40主管400灑水口47支管470灑水口5屋體50第一屋頂9房屋90屋頂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圖I顯示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的較佳實施例。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I包括內部具有空間的一屋體5、設于該屋體5頂部的一第一屋頂50、及設于該第一屋頂50上方的一第二屋頂20,該第二屋頂20包括多個板體2及多個支撐結構3。該些板體2較佳是選用內部具隔熱材料的隔熱浪板。該支撐結構3由多根由鐵或鋼等金屬所制成的柱體39所構成,其架設在該第一屋頂50上方且具有一預定高度,而該板體設置在該支撐結構3上,借以形成可覆蓋到該第一屋頂50的遮蔽面。如圖I及圖2所示,該些板體2沿著該第一屋頂50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且任兩板體2之間具有一空隙200,以降低風阻,避免該些板體2在風較大時被掀開,同時并可提供通風的效果。此外,通過該支撐結構3所提供高度,可使該第二屋頂20與第一屋頂50之間形成一通風空間10。如此,由于該第二屋頂20提供了良好的遮蔽效果,且該通風空間10提供良好的散熱通道,因此,熾熱的陽光不會直射到該第一屋頂50,且陽光中的熱能不但不會直接傳遞到該第一屋頂50,且大部分會被流經該通風空間10中的風帶走,從而使得實際上經由該第一屋頂50而傳遞到該屋體5內的熱能大幅減少,進而大幅降低該屋體5的內部溫度。參閱圖2及圖3,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I更包括有一灑水系統(tǒng)4,設于該第二屋頂20的底面。詳而言之,該灑水系統(tǒng)4較佳包括一主管40及相連于該主管40的多個支管47。該主管40及該些支管47分別具有多個灑水口 400、470 (圖3),分別正對該第一屋頂50。通過上述的結構,水流可從該主管40流入該些支管47,并經由該主管40及該些支管47的灑水口 400、470向該第一屋頂50噴灑,借以進一步使該屋體5的內部溫度降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由該些灑水口 400、470所灑出的水會先接觸該第二屋頂20及該第一屋頂50之間的通風空間10中的空氣,才會接觸到該第一屋頂50,但由于該通風空間10中的空氣受到該第二屋頂20的阻隔而未受到陽光的直接照射,故其溫度較低,因此,該灑水系統(tǒng)4所灑出的水,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可提供該第一屋頂50較佳的降溫效果。再者,該灑水系統(tǒng)4較佳還包括一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可利用定時或溫度感應的方式來自動控制該灑水系統(tǒng)4的開關,借以減少水的使用量。此外,該灑水系統(tǒng)4還可再包括一回收裝置(圖中未示),用以回收所灑出的水,以循環(huán)再利用,避免浪費水資源。從上述說明可知,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能通過其第二屋頂20及其灑水系統(tǒng)4,有效降低廠房內部溫度,使得廠房內部不致于過于悶熱,所以,廠房內部只需設置少量的空調或冷氣設備,甚至可能僅需依賴一些簡單廉價的通風設備,就可以使廠房內部的溫度降到適于人們活動的溫度。由此可知,本技術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可大幅降低耗費在降低廠房內部溫度的電能、及減少或不使用高耗能的空調或冷氣設備,相當符合現(xiàn)行環(huán)保、減碳、節(jié)能的先進趨勢。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包括一屋體,其內部具有空間;一第一屋頂,設于該屋體頂部;一第二屋頂,設于該第一屋頂上方,且該第二屋頂包括多個支撐結構,架設在該第一屋頂上方;多個板體,設置在該支撐結構上,且各所述板體沿著該第一屋頂?shù)拈L度方向間隔排列,任兩所述板體之間具有一空隙,各所述板體的底面與該第一屋頂之間形成一通風空間。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柱體。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灑水系統(tǒng),設于該第二屋頂?shù)牡酌妗?.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灑水系統(tǒng)包括一主管及相連于該主管的多個支管,該主管與各所述支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保節(jié)能廠房結構包括:一屋體,其內部具有空間;一第一屋頂,設于該屋體頂部;一第二屋頂,設于該第一屋頂上方,且該第二屋頂包括:多個支撐結構,架設在該第一屋頂上方;多個板體,設置在該支撐結構上,且各所述板體沿著該第一屋頂?shù)拈L度方向間隔排列,任兩所述板體之間具有一空隙,各所述板體的底面與該第一屋頂之間形成一通風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連生,
申請(專利權)人:富驊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