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該閥體于其氣閥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燃氣通道上設有由氣調節軸及與氣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氣量調節閥,并于其水閥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由水調節軸及與水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水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氣調節軸相配合的氣調節機構和與水調節軸相配合的水調節機構,氣調節機構和水調節機構同軸心設置,所述水調節機構和氣調節機構可驅動對應的水調節軸和氣調節軸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方便調節水量或氣量大小,且在燃氣熱水器的面板上只需開設一個供調節軸伸出的裝配孔,結構更簡單,能體現燃氣熱水器整體結構的連續性及整機外觀的簡潔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技術背景現有的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一般包括氣閥、水閥、以及連接于氣閥和水閥之間的水氣聯動閥,所述氣閥于其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燃氣通道上設有氣量調節閥,所述水閥于其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水量調節閥。但該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存在如下缺陷1、其氣量調節閥上的調節軸和水量調節閥上的調節軸的轉動,是通過兩個相互分開設置且各自獨立控制對應的調節軸的調節旋扭來實現的,水量或氣量大小調節不便。2、燃氣熱水器的面板上、對應所述氣量調節閥和水量調節閥上的調節軸的位置處,必須開設兩個供對應調節軸伸出的裝配孔,影響燃氣熱水 器整體結構的連續性。3、燃氣熱水器的面板外、對應所述氣量調節閥和水量調節閥上的調節軸的位置處,安裝有兩個分開設置的調節旋扭,結構相對復雜,影響整機外觀的簡潔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其可方便調節水量或氣量大小。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該閥體于其氣閥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燃氣通道上設有由氣調節軸及與氣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氣量調節閥,并于其水閥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由水調節軸及與水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水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氣調節軸相配合的氣調節機構和與水調節軸相配合的水調節機構,氣調節機構和水調節機構同軸心設置,所述水調節機構和氣調節機構可驅動對應的水調節軸和氣調節軸轉動。本技術通過同軸心設置的氣調節機構和水調節機構,可方便調節水量或氣量大小,且在燃氣熱水器的面板上只需開設一個供調節軸伸出的裝配孔,結構更簡單,能體現燃氣熱水器整體結構的連續性及整機外觀的簡潔性。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水調節機構和氣調節機構通過一支撐板安裝于閥體的氣閥與水閥之間,結構簡單。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調節機構包括設于支撐板上的可轉動的第一調節軸、安裝于該第一調節軸上的氣調節齒輪、安裝于氣調節軸上并與氣調節齒輪相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旋轉該第一調節軸,可使氣調節齒輪驅動第一傳動齒輪帶動氣調節軸轉動;所述水調節機構包括可轉動的第二調節軸、設于該第二調節軸上的水調節齒輪、安裝于水調節軸上并與水調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該第二調節軸為中空的筒體結構,其套接于第一調節軸并與第一調節軸同軸心設置,旋轉該第二調節軸,可使水調節齒輪驅動第二傳動齒輪帶動水調節軸轉動,結構簡單,水量或氣量大小調節方便,燃氣熱水器的面板上只需開設一個供第一、二調節軸伸出的裝配孔即可。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上還安裝有一開設有通孔的支架板,所述氣調節齒輪安裝于支撐板與支架板之間,第一調節軸的尾端穿過支撐板并通過對鎖螺母限位,其前端穿過氣調節齒輪后自支架板上的通孔中伸出,該第一調節軸上靠近前端位置還套設有一限位圈,所述第二調節軸及設于該第二調節軸上的水調節齒輪設于支架板與限位圈之間。結構簡單,各調節軸不會沿軸向前后移動,方便調節水量或氣量大小。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傳動齒輪為扇形齒輪,第一傳動齒輪上與支撐板相對的一面開設有一扇形槽,所述支撐板上凸設有伸入扇形槽內并可分別與扇形槽的兩徑向槽壁相配合的最大氣量擋止塊和最小氣量擋止塊。結構簡單,可在最大氣量與最小氣量之間方 便調節燃氣進氣量。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為扇形齒輪,第二傳動齒輪上與支撐板相對的一面開設有一扇形槽,所述支撐板上凸設有伸入扇形槽內并可分別與扇形槽的兩徑向槽壁相配合的最大水量擋止塊和最小水量擋止塊。結構簡單,可在最大水量與最小水量之間方便調節進水量。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為階梯狀支撐板,具有一高位板體、低位板體以及連接高、低位板體的連接部,所述支架板安裝于高位板體上,低位板體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氣閥上或者低位板體的端部與氣閥之間還設有定位套筒,高位板體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水閥上或者高位板體的端部與水閥之間還設有定位套筒。即支撐板可直接或通過定位套筒間接安裝于氣閥和水閥上,當支撐板直接安裝于氣閥和水閥上時,結構更簡單,相對間接安裝方式,可以省去定位套筒等裝配零件,且安裝后能保證支撐板與面板相互平行,保證第一、二調節軸垂直向面板外伸出,方便調節,產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的中部向前凸出形成高位板體,支撐板的兩端則形成與高位板體相對的低位板體,所述支架板安裝于高位板體上,一低位板體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氣閥上或者該低位板體的端部與氣閥之間還設有定位套筒,另一低位板體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水閥上或者該低位板體的端部與水閥之間還設有定位套筒。即支撐板可直接或通過定位套筒間接安裝于氣閥和水閥上,當支撐板直接安裝于氣閥和水閥上時,結構更簡單,相對間接安裝方式,可以省去定位套筒等裝配零件,且安裝后能保證支撐板與面板相互平行,保證第一、二調節軸垂直向面板外伸出,方便調節,產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調節軸上安裝有內調節旋扭,所述第二調節軸上設有旋扭安裝部,該旋扭安裝部上安裝有外調節旋扭,所述外調節旋扭呈環狀,其與內調節旋扭同心設置且套設于內調節旋扭外。內、外調節旋扭同心設置,水量或氣量大小調節方便,且結構更簡單,能體現燃氣熱水器整體結構的連續性及整機外觀的簡潔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爆炸圖。圖3為圖I的A— A局部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爆炸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爆炸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至3所示,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該閥體包括氣閥I、水閥2、以及連接于氣閥和水閥之間的水氣聯動閥,氣閥I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燃氣通道上設有由氣調節軸11及與氣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氣量調節閥,水閥2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由水調節軸21及與水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水量調節閥,一同軸心設置的水調節機構和氣調節機構通過一支撐板3安裝于閥體的氣閥I與水閥2之間,該支撐板3為階梯狀支撐板,具有一高位板體31、低位板體32以及連接高、低位板體的連接部,低位板體32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氣閥1,高位板體31的端部直接安裝于水閥2上。其中,所述氣調節機構包括設于支撐板高位板體31上的可轉動的第一調節軸4、安裝于該第一調節軸4上的氣調節齒輪41、安裝于氣調節軸11上并與氣調節齒輪41相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42,旋轉該第一調節軸4,可使氣調節齒輪41驅動第一傳動齒輪42帶動氣調節軸11轉動;所述水調節機構包括可轉動的第二調節軸5、設于該第二調節軸5上的水調節齒輪 51、安裝于水調節軸21上并與水調節齒輪51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52,該第二調節軸5為中空的筒體結構,其套接于第一調節軸4并與第一調節軸4同軸心設置,旋轉該第二調節軸5,可使水調節齒輪51驅動第二傳動齒輪52帶動水調節軸21轉動。所述支撐板3于高位板體31上還安裝有一開設有通孔的支架板33,所述氣調節齒輪41安裝于支撐板高位板體31與支架板33之間,第一調節軸4的尾端穿過支撐板3的高位板體31并通過對鎖螺母限位,其前端穿過氣調節齒輪41后自支架板33上的通孔中伸出,該第一調節軸4上靠近前端位置還套設有一限位圈43,所述第二調節軸5及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燃氣熱水器閥體結構,該閥體于其氣閥的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燃氣通道上設有由氣調節軸及與氣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氣量調節閥,并于其水閥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由水調節軸及與水調節軸連接的閥芯構成的水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氣調節軸相配合的氣調節機構和與水調節軸相配合的水調節機構,氣調節機構和水調節機構同軸心設置,所述水調節機構和氣調節機構可驅動對應的水調節軸和氣調節軸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明君,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力科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