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該機構安裝時通過船舶的GPS定位系統,定位出反拖拉點的位置,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鋪設達到可反拖拉要求時,船舶錨機開始絞錨,海管起始端與平太立管法蘭緩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蘭與立管法蘭可安裝膨脹彎,由潛水員完成法蘭連接。連接完成后,頂升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回收工作。本機構通過滑輪與吸力錨的結合,實現了反拖拉點的安裝快速、精確定位及回收簡單。縮短了拖拉點安裝回收的工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的創新。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海底管道起始端鋪設時,起始鋪設時海管起始端法蘭距離立管法蘭較遠,需要設計反拖拉點通過反拖拉,由潛水員完成海管起始端與立管法蘭端膨脹彎的連接。 因此,反拖拉點的位置設置既要考慮鋪管船與平臺的安全距離,也要保證設置反拖拉點經濟性,設置的反拖拉點位置距離平臺較遠,則拖拉設備采用的錨機功率及錨纜的規格要求較高,反之,則船舶與平臺的安全距離無法保證。目前設置反拖拉點主要形式有兩種第一、 在反拖拉點打入鋼樁;第二、拋抓力錨,通過船舶上的錨機絞錨使抓力錨在海底固定。以上兩種方式在施工時都具有較大優缺點。首先,打鋼樁形式能夠精確定位反拖拉點,但是海管鋪設完成后,平臺及海管附近不可有其他施工輔助結構的存在,需要拆除鋼樁。需要潛水員在鋼樁根部進行清泥到泥面下4米,完成鋼樁的切除工作,耗費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增加。其次,拋抓力錨方式能夠滿足施工要求且回收簡單,但是不能實現較為精確的定位,船舶完成拋錨時錨纜松弛,錨機開始絞錨后,抓力錨在海底移動同時抓力錨不斷鍥入海底,錨纜達到設計反拖拉力后,停止絞錨,此時抓力錨能夠提供鋪設反拖拉時的拖拽力。由于拋錨的誤差較大,需要多次拋錨絞錨,統計每次拋錨錨纜的長度確定最終的拋錨錨纜長度才能較為精確的定位反拖拉點。總體而言,目前設置反拖拉點的形式,在施工工期上耗時較長, 尤其是打鋼樁形式鋼樁的回收。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設置反拖拉點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此機構結合了打鋼樁及拋抓力錨的優點,能夠提高反拖拉點定位精確度且回收簡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該機構安裝時通過船舶的GPS定位系統,定位出反拖拉點的位置,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滑輪焊接在吸力錨正頂部,水泵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邊端,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鋪設達到可反拖拉要求時,船舶錨機開始絞錨,海管起始端與平太立管法蘭緩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蘭與立管法蘭可安裝膨脹彎,由潛水員完成法蘭連接。連接完成后,頂升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回收工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機構通過滑輪與吸力錨的結合,實現了反拖拉點的安裝快速、精確定位及回收簡單。縮短了拖拉點安裝回收的工期。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圖I安裝后示意圖;圖2反拖拉示意圖。其中1_吸力錨;2_滑輪;3_水泵;4_錨機;5_反拖拉纜;6_海管;7_吊機。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裝船運輸到施工海域,錨機4上反拖拉纜5預先通過滑輪2并固定在船舶甲板上,掛扣連接吸力錨I筒頂吊耳,完成吊機7吊裝吸力錨I入水安裝,滑輪2焊接在吸力錨I正頂部,水泵3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I邊端,反拖拉纜5隨吸力錨I的入水過程由錨機4緩慢放出。吸力錨I初始入泥后,吸力錨I貫入,貫入到筒頂與泥面齊平,反拖拉機構安裝完成。起始端鋪設完成,潛水員下水連接水下的反拖拉纜5與海管6起始端。船舶鋪管船上錨機4開始收緊反拖拉纜5,同時鋪管作業線繼續鋪管。起始端隨反拖拉纜5拖拽靠近平臺立管,反拖到設計位置即膨脹彎的安裝位置,錨機4停止工作。潛水員下水拆除反拖拉纜5,該機構待鋪管作業完成后,可進行回收工作,并安裝膨脹彎。權利要求1 .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其特征在于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滑輪焊接在吸力錨正頂部,水泵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邊端,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專利摘要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該機構安裝時通過船舶的GPS定位系統,定位出反拖拉點的位置,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鋪設達到可反拖拉要求時,船舶錨機開始絞錨,海管起始端與平太立管法蘭緩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蘭與立管法蘭可安裝膨脹彎,由潛水員完成法蘭連接。連接完成后,頂升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回收工作。本機構通過滑輪與吸力錨的結合,實現了反拖拉點的安裝快速、精確定位及回收簡單。縮短了拖拉點安裝回收的工期。文檔編號F16L1/16GK202746765SQ2012204416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日專利技術者王佳興 申請人:天津海德天潤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其特征在于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滑輪焊接在吸力錨正頂部,水泵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邊端,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佳興,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海德天潤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