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兩端法蘭同軸串聯3只結構相同的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和拉桿組成。位于中間的主波紋管補償器口徑大,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所述環板上均布6~24只軸向通孔,位于左側的拉桿貫穿第2只環板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兩端分別與第1只環板和第3只環板端面上的軸向通孔鎖緊,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錯開第1只環板也作相同的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顯著增強波紋管補償器整體剛性,避免發生塑性變形,特別適合煤粉管道配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道安全裝置,具體地講,本技術涉及一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
技術介紹
現代大中型燃煤鍋爐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粉,按照行業相關技術規范要求,輸送煤粉管道必須配置管道安全裝置,以消除管道因溫度變化產生的軸向推力及軸向位移,避免發生管道安全事故。輸送煤粉管道中通常配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該類補償器以波紋管為補償元件,整體結構簡單、補償靈活、使用可靠。傳統的波紋管補償器結構特征很明顯,它充分利用波紋管柔性來消除或吸收所連接管道的軸向推力及軸向位移。現有技術為了增加波紋管補償器柔性,采用多只波紋管補償器軸向串聯連接結構。實踐證明多只波紋管補償 器軸向串聯能夠達到預期目的,但也顯著降低管道結構剛性,特別是安裝過程中波紋管補償器失穩易造成波紋管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運行自如,既不降低波紋管補償器的柔性,又能夠做到波紋管不產生過量變形的高壓平衡型補償器。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附設在波紋管補償器上的軸向直行導軌和位于兩端的法蘭同軸串聯3只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拉桿配合組成。所述3只軸向串聯的波紋管補償器結構相同,位于中間的主波紋管補償器口徑大,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相同但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兩端的接管外壁上分別徑向固定連接環板,環板端面上均布6 24只軸向通孔,位于左側的拉桿貫穿第2只環板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兩端分別與第I只環板和第3只環板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貫穿第3只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兩端分別與第2只環板和第4只環板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I、軸向串聯結構簡單,制作容易;2、在環板和拉桿約束下,顯著增強波紋管補償器的剛性,兩組同軸向移動結構可獨自運行,也可同向運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A處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所示的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附設在波紋管補償器上的軸向直行導軌,和位于兩端的法蘭I同軸串聯3只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2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3、拉桿4配合組成。上述3只軸向串聯的波紋管補償器結構相同,但尺寸不同,位于中間的口徑較大為主波紋管補償器,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相同但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本技術在副波紋管補償器兩端的接管2外壁上分別徑向固定連接環板3,環板3端面上根據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配置6 24只軸向通孔。本實施例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為Φ 300mm,環板3端面上均布8只軸向通孔。拉桿4既是本技術中的連接件,也是導向用的軌道,位于左側的拉桿4貫穿第2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I只環板3和第3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4也作相應的連接,即拉桿4貫穿第3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2只環板3和第4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本技術利用拉桿4與環板3連接組成兩組軸向補償結構,除做到獨自運行和同向運行,也實現增強波紋管補償器的整體剛性,確保波紋管在設計范圍內柔性軸向移動,避免產生塑性變形。·權利要求1.一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附設在波紋管補償器上的軸向直行導軌和位于兩端的法蘭(I)同軸串聯3只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2)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3)、拉桿(4)配合組成;所述3只軸向串聯的波紋管補償器結構相同,位于中間的主波紋管補償器口徑大,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相同但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端的接管(2)外壁上分別徑向固定連接環板(3),環板(3)端面上均布6 24只軸向通孔,位于左側的拉桿(4)貫穿第2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I只環板(3)和第3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4)貫穿第3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2只環板(3)和第4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兩端法蘭同軸串聯3只結構相同的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和拉桿組成。位于中間的主波紋管補償器口徑大,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所述環板上均布6~24只軸向通孔,位于左側的拉桿貫穿第2只環板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兩端分別與第1只環板和第3只環板端面上的軸向通孔鎖緊,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錯開第1只環板也作相同的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本技術顯著增強波紋管補償器整體剛性,避免發生塑性變形,特別適合煤粉管道配套。文檔編號F16L51/03GK202746835SQ2012202503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6日專利技術者黃東, 黃宏發, 詹紅云 申請人:黃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壓平衡型補償器,它由附設在波紋管補償器上的軸向直行導軌和位于兩端的法蘭(1)同軸串聯3只波紋管補償器,以及兩端接管(2)外壁上徑向固定連接的環板(3)、拉桿(4)配合組成;所述3只軸向串聯的波紋管補償器結構相同,位于中間的主波紋管補償器口徑大,位于兩側的副波紋管補償器口徑相同但比主波紋管補償器小;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端的接管(2)外壁上分別徑向固定連接環板(3),環板(3)端面上均布6~24只軸向通孔,位于左側的拉桿(4)貫穿第2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1只環板(3)和第3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左端的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位于右側的拉桿(4)貫穿第3只環板(3)軸向通孔并作間隙配合,拉桿(4)兩端分別與第2只環板(3)和第4只環板(3)端面上的軸向通孔作螺旋鎖緊連接,構成位于右端副波紋管補償器與主波紋管補償器同軸向移動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東,黃宏發,詹紅云,
申請(專利權)人:黃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