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眩燈,包括:燈頭、頂板、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的燈罩、設置在燈罩內的光源、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根據光源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透光率的調光部,該調光部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光源的外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改善配光曲線范圍,在有效抑制眩光的情況下配光范圍可以做的較寬,并根據光源的光衰特點控制透光率,有效的改善眩光。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眩燈
本技術涉及一種照明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種防眩燈。
技術介紹
現有的燈具,基本采用大面積的整體光滑鏡面作為反光器的光反射面,使用時,一般都是將光源設置在反光器底部,這樣會導致光源發出的有一部分光線直接射向外部;因此,燈具的照度在中心部位特別集中,光強的分布將出現嚴重不均勻現象,更重要的是,如果光源功率太大,比如,強光光源,其發射的中心光線直接照射到人眼時,將有致盲的危險。比如,現有的庭院燈或草坪燈,其配光罩往往采用單一的有一定角度的不銹鋼遮光板來防眩光和調整配光曲線。雖然具有結構簡單、耐高溫、造價低的優點,但是,這種結構也具有配光曲線窄、遮光角度大時配光范圍小、遮光角度小時眩光嚴重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防眩燈,以解決現有的庭院燈或草坪燈存在配光曲線窄及眩光嚴重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防眩燈,包括燈頭、頂板、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的燈罩、設置在燈罩內的光源、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根據光源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透光率的調光部,該調光部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光源的外側。其中,燈罩為透明材料制成。其中,光源為LED燈或氣體放電燈。其中,調光部為光致或電致的調光玻璃或變色玻璃。其中,調光部為圓筒形,且光源位于圓筒形的調光部的內部。其中,調光部包括多個圓形套筒狀的調光套筒,相鄰兩個調光套筒之間設置一個遮光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改善配光曲線范圍,在有效抑制眩光的情況下配光范圍可以做的較寬。2、具有自調整功能,能根據光源的光衰特點控制透光率。3、能有效改善眩光。4、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出的防眩燈包括燈頭I、頂板2、連接在燈頭I與頂板2之間的燈罩3、設置在燈罩3內的光源4、連接在燈頭I與頂板2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5、固定在支撐桿5上且位于光源4外側的調光部6、固定在支撐桿5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7。其中,燈罩3 —般為透明材料制成,比如玻璃、塑料。在一個有選實施例中,光源4采用LED燈或氣體放電燈等。其中,調光部6為圓筒形,而光源4位于圓筒形的調光部6的內部。調光部6由光致或電致的調光玻璃或變色玻璃。結合圖2所示,在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出的防眩燈中,調光部6包括多個圓形套筒狀的調光套筒,相鄰兩個調光套筒之間設置一個遮光板7。本技術由調光玻璃或變色玻璃實現的調光部6根據光源4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的透光率(ιοο°/Γο%可調),發光強度大時透光率相對低,發光強度小時透光率相對大,從而有效解決眩光問題和配光曲線問題。綜上,與現有燈具相比,本技術提出的防眩燈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I、改善配光曲線范圍,在有效抑制眩光的情況下配光范圍可以做的較寬。2、具有自調整功能,能根據光源的光衰特點控制透光率。3、能有效改善眩光。4、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防眩燈,包括燈頭、頂板、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的燈罩、設置在燈罩內的光源、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根據光源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透光率的調光部,該調光部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光源的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眩燈,其特征在于,燈罩為透明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眩燈,其特征在于,光源為LED燈或氣體放電燈。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眩燈,其特征在于,調光部為光致或電致的調光玻璃或變色玻璃。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何一項所述防眩燈,其特征在于,調光部為圓筒形,且光源位于圓筒形的調光部的內部。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何一項所述防眩燈,其特征在于,調光部包括多個圓形套筒狀的調光套筒,相鄰兩個調光套筒之間設置一個遮光板。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防眩燈,包括燈頭、頂板、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的燈罩、設置在燈罩內的光源、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根據光源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透光率的調光部,該調光部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光源的外側。本技術能夠改善配光曲線范圍,在有效抑制眩光的情況下配光范圍可以做的較寬,并根據光源的光衰特點控制透光率,有效的改善眩光。且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實現成本較低的優點。文檔編號F21S2/00GK202747033SQ20122037137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專利技術者王德敬, 何倩, 李勇 申請人: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眩燈,包括:燈頭、頂板、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的燈罩、設置在燈罩內的光源、連接在燈頭與頂板之間至少兩根支撐桿、固定在支撐桿上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遮光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根據光源的衰減特性選用合適透光率的調光部,該調光部固定在支撐桿上且位于光源的外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德敬,何倩,李勇,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