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能自動轉換熱水器,屬于熱水器技術領域。它包括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和儲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電熱水器出水口與儲水箱進水口連接;儲水箱中設有浮力水位傳感器、恒溫溫控探頭,其與電熱水器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經循環電磁閥與電熱水器進水口連接;循環電磁閥與電熱水器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依次連接流量傳感器、增壓泵到節水系統;增壓泵依次與延時器、控制板電聯接,流量傳感器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頂部設有電接點壓力表和泄壓閥,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頂部設有安全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節電節水,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水器,尤其是太陽能及電能熱水器,屬于熱水器
技術介紹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受到季節和地區的限制,不能滿足隨時使用熱水的要求,另外其儲水量少,用水量大時不能滿足使用量,而不用水或用水量較少時,熱能達到沸點后,熱水只能直接排放,造成水的浪費;或者在不用水時人工關閉水源閥門。也有使用電能作為備用能源的太陽能熱水器,其采用電發熱管加熱,缺點是熱交換率低,并且發熱管燒壞時易漏電而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太陽能一電能自動轉換熱水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太陽能一電能自動轉換熱水器,包括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和儲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電熱水器出水口與儲水箱進水口連接;儲水箱中設有浮力水位傳感器、恒溫溫控探頭,其與電熱水器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經循環電磁閥與電熱水器進水口連接;循環電磁閥與電熱水器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依次連接流量傳感器、增壓泵到節水系統;增壓泵依次與延時器、控制板電聯接,流量傳感器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頂部設有電接點壓力表和泄壓閥,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頂部設有安全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節電節水,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及編號I-儲水箱,2-太陽能熱水器,3-電熱水器,4-太陽能熱水器進水口,5-電熱水器進水口,6-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7-電熱水器出水口,8-儲水箱進水口,9-儲水箱出水口,10-電接點壓力表,11 一泄壓閥,12—安全閥,13—浮力水位傳感器,14一水位傳感器,15—水位顯示器,16—恒溫溫控探頭,17—太陽能儲存空間,18 —電熱水器儲存空間,19 一檢查口,20—循環電磁閥,21 一流量傳感器,22一控制板,23一增壓栗,24一延時器,25一混水龍頭,26一四通止回閥,27一冷水進口,28一逆止閥,29一太陽能電池板,30一太陽能畜電池,31—太陽能熱水器控制板,32—太陽能熱水器溫控探頭,33—太陽能熱水器安全閥,34—太陽能熱水器常閉閥,35—太陽能熱水器檢查口,36—手動備用閥,37—太陽能熱水器逆止閥,38 —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9—電熱水器流量傳感器,40—水比例閥,41 一電熱水器增壓泵,42—電熱水器延時器,43—電熱水器控制板,44 一電熱水器信號線,45—電源板,46—電熱水器進水溫控探頭,47—電熱水器出水溫控探頭,48—信號線,49 一電熱水器逆止閥,50—節水系統,51—太陽能熱交換器,52—電磁感應高溫線,53—金屬棒,54—直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太陽能一電能自動轉換熱水器,包括太陽能熱水器2、電熱水器3和儲水箱I ;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 6、電熱水器出水口 7與儲水箱進水口 8連接;儲水箱I中設有浮力水位傳感器13、恒溫溫控探頭16,其與電熱水器控制板43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 9經循環電磁閥20與電熱水器進水口 5連接;循環電磁閥20與電熱水器控制板43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 9依次連接流量傳感器21、增壓泵23到節水系統50 ;增壓泵23依次與延時器24、控制板22電聯接,流量傳感器21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I頂部設有電接點壓力表10和泄壓閥11,與控制板22電聯接;儲水箱I頂部設有安全閥12。儲水箱I中設有水位傳感器14,其與水位顯示器15聯接。方便觀察水位。節水系統50由逆止閥28、四通止回閥26組成,增壓泵23出口經逆止閥28、四通止回閥26與混水龍頭25、冷水進口 27連接。達到節水的目的。太陽能熱水器2包括太陽能熱交換器51、太陽能電池板29、太陽能蓄電池30 ;太陽能蓄電池30與太陽能熱水器控制板31電聯接;太陽能熱交換器51上設有太陽能熱水器溫控探頭32,其與太陽能熱水器控制板31電聯接。電熱水器3包括依次連接的電熱水器流量傳感器39、水比例閥40、電熱水器增壓泵41、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 ;電熱水器增壓泵41與電熱水器延時器42電聯接;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與電源板45電聯接;電熱水器流量傳感器39、水比例閥40、電源板5與電熱水器控制板43電聯接。參見圖2,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為圓筒形絕緣體,其表面纏繞電磁感應高溫線52 ;其內置金屬棒53,金屬棒53上布滿直釘54。提高熱交換率。儲水箱I后面的增壓泵23后連接逆止閥28,經過四通止回閥26與冷水進口 27連接;流量傳感器21和延時器24由控制板22控制。泄壓閥11和電接點壓力表10由控制板22控制;安全閥12由儲水箱I中太陽能儲存空間17的壓力控制;水位顯示器15由水位傳感器14和控制板22控制;浮力水位傳感器13由電熱水器儲存空間18和電熱水器控制板43控制,恒溫溫控探頭16和循環電磁閥20由電熱水器控制板43控制。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由電源板45控制;電熱水器增壓泵41由電熱水器延時器42控制;水比例閥40由電熱水器出水溫控探頭47和電熱水器控制板43控制;電源板45控制由電熱水器控制板43控制;電熱水器控制板43由電熱水器流量傳感器39和電熱水器出水溫控探頭47控制。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 6前連接有太陽能熱水器常閉閥34,由太陽能熱水器控制板31和太陽能熱水器溫控探頭32控制;太陽能熱水器控制板31由太陽能蓄電池30控制;太陽能蓄電池30由太陽能電池板29控制;當太陽能熱水器2壓力過大時,作用于太陽能熱水器安全閥33,達到安全、平衡作用;當太陽能熱水器2水減少時,作用于太陽能熱水器進水口 4自動補水。由所設定溫度來控制太陽能熱水器常閉閥34打開,讓熱水從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 6流到儲水箱進水口 8和太陽能儲存空間17優先使用,達到節能的目的。太陽能熱水器進水口 4處設有太陽能熱水器逆止閥37,阻止水的倒流。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 6前設有手動備用閥36,在太陽能熱水器常閉閥34出現故障和檢修時,由此閥控制水流的通斷。太陽能熱交換器51出口設有太陽能熱水器檢查口 35 ;儲水箱出水口 9處設有檢查口 19 ;在檢修時使用。電熱水器進水溫控探頭46由信號線48向電熱水器控制板43傳送信號。電熱水器控制板43經電熱水器信號線44控制電源板45。開始用水時,先將混水龍頭25打開幾秒鐘再關閉,作用于儲水箱出水口 9的水流流動,作用于流量傳感器21工作,通過水的流動產生I一 12V的低電流,啟動控制板22工作,控制板22作用于增壓泵23、延時器24工作;增壓泵23作用于熱水管道中的冷水通過四通止回閥26進入冷水進口 27 (冷水管之間互通);冷水進口 27中的冷水流向電熱水器進水口 5中進行再次熱交換。延時器24達到設定時間強制控制板22和增壓泵23停止工作;此時打開混水龍頭25,即可流出熱水,節水效果明顯。當浮力水位傳感器13低于自身位置時。自動閉合作用于電熱水器控制板43啟動、電熱水器流量傳感器39水流流動,同時作用于電熱水器增壓泵41啟動;電熱水器控制板43作用于電源板45和電磁感應熱交換器38工作;電熱水器出電熱水器出水溫控探頭47作用于電熱水器控制板43,控制水比例閥40的水流量大小,達到恒溫的目的;此時熱水通過電熱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電能自動轉換熱水器,包括太陽能熱水器(2)、電熱水器(3)和儲水箱(1);其特征在于,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6)、電熱水器出水口(7)與儲水箱進水口(8)連接;儲水箱(1)中設有浮力水位傳感器(13)、恒溫溫控探頭(16),其與電熱水器控制板(43)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9)經循環電磁閥(20)與電熱水器進水口(5)連接;循環電磁閥(20)與電熱水器控制板(43)電聯接;儲水箱出水口(9)依次連接流量傳感器(21)、增壓泵(23)到節水系統(50);增壓泵(23)依次與延時器(24)、控制板(22)電聯接,流量傳感器(21)與控制板電聯接;儲水箱(1)頂部設有電接點壓力表(10)和泄壓閥(11),與控制板(22)電聯接;儲水箱(1)頂部設有安全閥(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文斌,
申請(專利權)人:向文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