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導熱介質管和保溫水箱,太陽能集熱器包括集熱板、真空層和保溫層,集熱板、真空層與保溫層通過框架連接固定;集熱板的內部開設有空腔;導熱介質管包括導熱介質進管和導熱介質出管;導熱介質進管設置在集熱板的底部并且與集熱板的空腔相連通;導熱介質出管設置在集熱板的頂部并且與集熱的空腔相連通;導熱介質進管與導熱介質出管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結構簡單,安裝或檢查維修方便;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危險系數小,不存在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 熱水器
,特別是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
技術介紹
目前,生活中大多數家庭使用的熱水器是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如專利號ZL 201110395882. 2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它是由太陽能加熱管、前框架、底板、調節腿、緊固銷、連桿、固定腿等組成,部件繁多。此太陽能熱水器必須要安裝在屋頂上,利用太陽光對它的全面照射和支架上不同的圓孔和銷孔之間的調節,實現對陽光照射角度的調節,提高光能利用率。因此在安裝中,首先要把這些部件運到屋頂,然后工作人員要爬到屋頂上進行安裝,費力又費時且工作難度大;還有每次工作人員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檢查和維修都要上屋頂,這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現在的城市住房,大都是高層或小高層,普通太陽能熱水器無法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安裝在陽臺或墻壁上使用的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導熱介質管和保溫水箱,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包括集熱板與真空層和保溫層,所述的集熱板、真空層與保溫層是通過框架連接固定;所述集熱板的內部開設有空腔;所述的導熱介質管包括導熱介質進管和導熱介質出管;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設置在集熱板的底部并且與集熱板的空腔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出管設置在集熱板的頂部并且與集熱的空腔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與導熱介質出管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本技術結構簡單,只要有太陽能集熱器、導熱介質管和保溫水箱三個部件就可以實現對水的加溫;集熱器上連接框架,通過框架可以安裝在陽臺上或固定在墻壁上,安裝環境對工作人員不存在安全隱患。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在導熱介質進管上設有防凍液儲存罐。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保溫水箱的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的真空層是真空玻璃層。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的保溫層是隔熱膜和隔熱板。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集熱板的四周設有隔熱膜和隔熱條。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集熱板的外表面上設有吸熱層。作為本技術的優選,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導熱介質管和保溫水箱,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包括集熱板與真空層和保溫層,所述的集熱板、真空層與保溫層通過框架連接固定;所述集熱板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導熱介質管包括導熱介質進管和導熱介質出管;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設置在集熱板的底部并且與集熱板的空腔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出管設置在集熱板的頂部并且與集熱板的空腔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與導熱介質出管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所述導熱介質進管上設有防凍液儲存罐;所述保溫水箱的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水管口和出水管口 ;所述的真空層是真空玻璃層;所述的保溫層是隔熱膜和隔熱板;所述集熱板的四周設有隔熱膜和隔熱條;所述集熱板的外表面上設有吸熱層。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或檢查維修方便;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不存在安全隱患。造價低廉、安裝不受空間限制、保溫與熱交換能力好、外形美觀。附圖說明說明書附圖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太陽能集熱器的側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太陽能集熱器、2-導熱介質管、3-保溫水箱、4-框架、5-介質儲存罐、11-集熱板、111-空腔、112-隔熱條、12-真空層、13-保溫層、21-導熱介質進管、22-導熱介質出管、31-進水管口、32-出水管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I、導熱介質管2和保溫水箱3。保溫水箱3的安裝高度要高于太陽能集熱器I的高度。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I如圖2所示,它的外形呈長方體,它包括集熱板11、真空層12和保溫層13,集熱板11與真空層12為一體制造,材料是普通太陽能熱水器玻璃,它們的厚度為7毫米;在集熱板11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層黑色鍍膜,有助于集熱板11吸收太陽熱能;所述的保溫層13是設置在集熱板11后表面上的隔熱膜和隔熱板,真空玻璃層與隔熱板防止集熱板11向外傳遞熱量;所述的框架4是采用鋁合金制成,太陽能集熱器I的四周貼有隔熱條112,通過框架4包裹住,再用固定裝置固定在墻壁上。集熱板11的內部開設有容納導熱介質的空腔111,導熱介質是一種防凍液,零攝氏度下,防凍液不會產生冰凍,使太陽能熱水器不工作或凍壞。在集熱板11的頂部開設出口且與導熱介質管2的導熱介質出管22相連,使導熱介質出管22與空腔111相連通;在集熱板11的底部開設進口且與導熱介質管2的導熱介質進管21相連,使導熱介質進管21與空腔111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21與導熱介質出管22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3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在導熱介質進管21上開設有加熱介質儲存罐5,用來補充防凍液。加熱介質儲存罐5的安裝高度高于導熱介質管2的高度。在保溫水箱3的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水口 31和出水口 32,與外界的水管連通。加熱介質通過導熱介質進管21流入空腔111,通過太陽光吸熱,加熱介質經過吸熱,改變自身密度,上升到導熱介質出管22中,經過導熱介質出管22進入保溫水箱3,再把熱量傳遞給保溫水箱中的水,對其進行加熱;然后加熱介質經過散熱冷卻,重新回到導熱介質進管21,完成一個加熱循環。實施例2與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如圖3所示,取消加熱介質和加熱介質儲存罐,導熱介質進 管21和導熱介質出管22直接與保溫水箱3相連,水直接注入太陽能集熱板的空腔內,吸收太陽光直接對水加熱,導熱介質進管的水進入集熱板,再通過導熱介質出管22進入保溫水箱3,完成一個加熱循環。權利要求1.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集熱器(I)、導熱介質管(2)和保溫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I)包括集熱板(11)與真空層(12)和保溫層(13),所述的集熱板(11)、真空層(12)與保溫層(13)通過框架(4)連接固定;所述集熱板(11)的內部設有空腔(111);所述的導熱介質管(2)包括導熱介質進管(21)和導熱介質出管(22);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21)設置在集熱板(11)的底部并且與集熱板(11)的空腔(111)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出管(22)設置在集熱板(11)的頂部并且與集熱板(11)的空腔(111)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21)與導熱介質出管(22)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3)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介質進管(21)上設有防凍液儲存罐(5)。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水箱(3)的側面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水管口(31)和出水管口(32)。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層(12)是真空玻璃層。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13)是隔熱膜和隔熱板。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板(11)的四周設有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集熱器(1)、導熱介質管(2)和保溫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1)包括集熱板(11)與真空層(12)和保溫層(13),所述的集熱板(11)、真空層(12)與保溫層(13)通過框架(4)連接固定;所述集熱板(11)的內部設有空腔(111);所述的導熱介質管(2)包括導熱介質進管(21)和導熱介質出管(22);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21)設置在集熱板(11)的底部并且與集熱板(11)的空腔?(111)?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出管(22)設置在集熱板(11)的頂部并且與集熱板(11)的空腔(111)相連通;所述的導熱介質進管(21)與導熱介質出管(22)向外延伸至保溫水箱(3)的內腔且兩者相互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永芳,
申請(專利權)人:沈永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