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板設備,所述平板設備包括設備主體和無線模塊,設備主體包括相背設置的前面和背面、連接于前面和背面之間的側面以及設置于前面、背面、側面所共同定義空間內的設備電路板,所述前面設有顯示區域;在設備主體的側邊設置用于插設無線模塊的插槽,并在插槽內設有用于鎖定無線模塊的定位機構。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讓平板設備的成本可選擇性地減少,同時基本不增加平板設備的尺寸。(*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 用新型涉及無線通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設備。
技術介紹
從現代平板設備如平板電腦等發展趨勢來看,對平板設備的厚度要求是越來越薄。此要求是一個較大的技術挑戰,也是用戶關注的重要指標。比如,目前現有技術中,要求平板設備具備越來越多的功能。這些功能所對應的硬件一部分集成于平板設備內部,一部分采用外接的方式與平板設備連接。但是,當平板設備需要連接外置的LTE、3G等無線通信設備時,使用時包括外置LTE、3G無線通訊設備和平板設備在內的整個系統的尺寸難以縮小。并且,若將LTE、3G無線通訊設備集成于平板設備內,又必然增加平板設備的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平板設備,能夠讓平板設備的成本可選擇性地減少,同時基本不增加平板設備的尺寸和保證無線模塊的工作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設備,包括設備主體和無線模塊;設備主體包括相背設置的前面和背面、連接于前面和背面之間的側面以及設置于前面、背面、側面所共同定義空間內的設備電路板,前面設有顯示區域;設備主體在側面位置設有用于插設無線模塊的插槽,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內設有定位機構,使無線模塊在插入插槽后到達第一預定位置時鎖定位置;無線模塊包括模塊基體和固定于模塊基體上的模塊電路板。其中,模塊基體一側是外殼擋板,外殼擋板沿設備主體側面方向的長度大于無線模塊其余部分在相同方向的長度,插槽靠外位置的寬度大于靠內位置的寬度,形成定位機構,并且外殼擋板沿設備主體側面方向的長度與插槽靠外位置的寬度匹配,并大于插槽靠內位置的寬度。其中,模塊基體的外殼擋板設有與模塊電路板電連接的模塊天線,并且在無線模塊插設于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時,外殼擋板對應于插槽開口處設置,設備電路板和模塊電路板電連接。其中,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開口處設有解鎖機構,用于在取出無線模塊時釋放對無線模塊位置的鎖定。其中,模塊天線是雷雕天線或FPC天線或鋼質天線,并且覆蓋于作為天線支架的外殼擋板的內表面上,與作為天線支架的外殼擋板內表面的形狀匹配。其中,外殼擋板沿設備主體側面方向的長度大于或等于85. 60mm。其中,模塊電路板鄰近模塊天線的表面凸設有天線柱,模塊天線對應天線柱的位置設有饋點,天線柱朝向模塊天線的一側和模塊天線的饋點之間采用彈觸式結構進行電連接。其中,彈觸式結構是探針或彈片。其中,無線模塊是LTE或3G無線通信模塊。其中,在無線模塊插設于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時,設備電路板和模塊電路板同一平面并排設置。其中,設備電路板和模塊電路板通過彈片觸壓方式或側板平推連接方式進行電連 接。其中,設備電路板在其一側邊對應插槽的位置設有缺口,模塊電路板在與設備電路板電連接時設置于設備電路板側邊的缺口內。其中,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內設有引導無線模塊插入的導軌。其中,設備電路板在其一側邊設有缺口,導軌設置于缺口兩側,模塊電路板在與設備電路板電連接時設置于設備電路板側邊的缺口內,兩者同一平面并排設置。其中,無線模塊包括固定于模塊電路板上并且與模塊電路板電連接的用戶識別模塊卡。其中,模塊電路板對應用戶識別模塊卡位置的區域設有至少一部分電子器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設備,包括相背設置的前面和背面、連接于前面和背面之間的側面以及設置于前面、背面、側面所共同定義空間內的設備電路板,前面設有顯示區域;設備主體在側面位置設有用于插設無線模塊的插槽,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內設有定位機構,使無線模塊在插入插槽后到達第一預定位置時鎖定位置;設備電路板設有與無線模塊電連接的端子。其中,插槽靠外位置的寬度大于靠內位置的寬度,形成定位機構。其中,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開口處設有解鎖機構,用于在取出無線模塊時釋放對無線模塊位置的鎖定。其中,設備電路板與無線模塊電連接的端子是彈片或彈針結構。其中,設備電路板在其一側邊對應插槽的位置設有收容無線模塊的缺口。其中,設備電路板在其一側邊的缺口兩側設有引導無線模塊插入的導軌。其中,插槽與設備電路板位于同一平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技術的平板設備通過在側面位置設置插槽,將無線模塊插設于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中,消費者可以選購不攜帶無線模塊的平板設備,由此能夠讓平板設備的成本可選擇性地減少,同時因平板設備的顯示區域具有一定尺寸,而平板設備內空間相對而言可利用的空間較多,因此將無線模塊設計成接插于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中,能夠實現基本不增加平板設備的尺寸,并且緊湊、美觀;并且,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內設有用于固定無線模塊的定位機構,能夠阻止無線模塊的更深插入,避免損壞其內部的電路板,同時使無線模塊緊固于設備主體中而不易松動,有助于提高無線模塊與設備主體電連接的可靠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平板設備采用鐳雕天線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2是圖I的平板設備的背面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I的平板設備沿AB方向的截面圖;圖4是圖I的平板設備沿⑶方向的一截面圖;圖5是圖4中圓圈虛線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6是圖I中無線模塊的結構立體圖;圖7是本技術平板設備采用彈片觸壓方式進行連接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8是本技術平板設備采用側板平推方式進行連接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9是圖8的平板設備沿GH方向的截面圖;圖10是圖7中模塊電路板與設備電路板電連接過程中模塊電路板進入設備電路板側邊缺口的過程的立體圖;圖11是本技術平板設備的插槽內設有導軌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12是圖11中插槽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3是本技術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設置的定位機構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14是圖I的平板設備沿EF方向的部分剖面圖;圖15是本技術帶有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平板設備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16是圖15的平板設備沿IJ方向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參閱圖I-圖6,本技術平板設備的一實施例包括設備主體10和無線模塊20(圖I中橢圓虛線部分)。設備主體10包括前殼101和背殼102,并且作為前殼101外表面的前面1011和作為背殼102外表面的背面1021相背設置。設備主體10還包括連接前面1011和背面1021之間的側面103以及設置于前面1011、背面1021、側面103所共同定義空間內的設備電路板104。具體地,在前殼101的前面1011設有顯示區域10111,以作為平板設備的顯示屏幕。設備主體10的側面103位置設有用于插設無線模塊20的插槽1031。用于使平板設備實現無線通訊連接的無線模塊20是LTE或3G等無線通信模塊,插設于設備主體10側面103的插槽1031內,并且包括模塊基體201和固定于模塊基本201上的模塊電路板202。進一步地,模塊基體201 —側設有與模塊電路板202電連接的模塊天線2011,并且在無線模塊20插設于設備主體10側面103的插槽1031時,設有模塊天線2011的模塊基體201 —側對應于插槽1031開口處設置。其中,模塊電路板202和設備電路板104通過導電彈片機構300電連接。模塊天線2011是錯雕天線(LDS,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并且覆蓋于模塊基體201 —側內表面上,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板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主體和無線模塊;所述設備主體包括相背設置的前面和背面、連接于前面和背面之間的側面以及設置于前面、背面、側面所共同定義空間內的設備電路板,所述前面設有顯示區域;所述設備主體在側面位置設有用于插設無線模塊的插槽,所述設備主體側面的插槽內設有定位機構,使所述無線模塊在插入插槽后到達第一預定位置時鎖定位置;所述無線模塊包括模塊基體和固定于模塊基體上的模塊電路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士青,羅德祥,胡學龍,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