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和由熒光質材料制成的頂板。通過在該信息處理裝置的頂板中使用熒光質材料,即含有熒光材料的材料,可以在不增加制造步驟數量或部件數量的情況下利用光來改善設計性。(*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信息處理裝置
本公開涉及一種信息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在例如個人計算機、移動終端和電子書裝置等信息處理裝置中,設計重要性在增加。例如,對于殼體,除其形狀外,通過對由丙烯酸透明樹脂形成的頂板的內側進行涂裝使顏色顯眼、并向其正面設置用于不規則反射的圖案,能夠釀出高品質的質感。此外,還已知一種結構,其中構成殼體的一部分的面板會發光。例如,導光體用作面板。在該結構中,在裝置內部設置例如LED(發光二極管)等光源,而來自該光源的光被傳播至導光體的面板。在面板的背面,以白色印刷有例如圖標(logo)等圖案,而沿導光體的面板傳播的光在印刷部被部分地反射,以輸出至面板的正面側。因此,獲得了在面板的正面呈現出例如圖標等圖案的照明效果,并且能夠預期改善裝置的美觀性(見例如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4-326901號公報(段、圖3 ;以下稱為專利文獻I))。凸顯信息處理裝置的外觀的條件包括顏色、光、正面的質感等。當采用有效地使用光的結構時,會增加例 如涂裝和表面處理等制造步驟的數量,同時增加成本。例如,在如專利文獻I等中看到的采用導光板的情況下,有必要在信息處理裝置中設置光源,這增加了部件數量和電能消耗,對于使用電池進行操作的裝置來說是特別不適宜的。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如上所述的情形,希望提供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其能夠在不增加制造時的步驟數量或部件數量的情況下使用光來改善設計性。根據本公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和由熒光質材料制成的頂板,所述熒光質材料為含有熒光材料的材料。通過在該信息處理裝置的頂板中使用熒光質材料,即含有熒光材料的材料,可以在不增加制造步驟數量或部件數量的情況下利用光來改善設計性。所述顯示面板單元可以具有帶有顯示屏的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頂板可以具有與第二表面發生接觸的第三表面、與第三表面相對的第四表面、和連接第三表面的端部與第四表面的端部的第五表面。所述頂板可以構造為從所述熒光質材料發出的光通過全反射會集至第五表面。所述熒光材料可以是朝第五表面會集光的熒光染料。在該信息處理裝置中,由于頂板含有用于會集光的熒光染料,所以自然光或人工光在第四表面上會集,并在經受全反射的同時被引導至第五表面,以會聚狀態輸出,從而使第五表面看起來好像在發光。因此,在不增加制造時的步驟數量或部件數量的情況下使用光改善了設計性。在所述信息處理裝置中,頂板可在第三表面上包括表示第一標記的第一凹部。通過這種結構,在所述信息處理裝置中,與第五表面的情況一樣,能夠通過將光引導至第一凹部,來在節省為了表示第一標記而進行的圖章貼附或印刷的成本的同時,有效地使第一標記顯眼。第一凹部可在模制頂板時通過模具一體地形成,也可通過雕刻形成。這里,標記是指文字、圖形、符號、或其組合,并且通常是用于信息處理裝置的商標。此外,所述頂板可在第四表面上包括表示第二標記的第二凹部。通過這種結構,在信息處理裝置中,通過在頂板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形成凹部,能夠以標記的視覺性能來區別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因此更加增強用戶在設計方面的興趣。這里,第二標記可與第一標記相同,也可不同。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其包括主體單元和板。所述主體單元具有第一表面。所述板具有與第一表面發生接觸的第二表面,并由熒光質材料制成,所述熒光質材料為含有熒光材料的材料。所述第一表面可以設置有鍵盤。所述板可以具有與第二表面相對的第三表面、連接第二表面的端部與第三表面的端部的第四表面、和穿過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并暴露所述鍵盤的孔。所述板可以構造為從所述熒光質材料發出的光通過全反射被會集。所述熒光材料可以是會集光的熒光染料。該信息處理裝置還可包括設置成與第二表面發生接觸的觸摸板。在該信息處理裝置中,所述板可包括表示觸摸板在第二表面上的設置位置的溝槽。在該信息處理裝置中,所述板可具有隨距第四表面的距離的變大而逐漸減小的厚度。如上所述,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能夠在不增加制造時的步驟數量或部件數量的情況下使用光來改善設計性。從以下對如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本公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 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明了。附圖說明圖I是一透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打開狀態圖2是一透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3是一俯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打開狀態圖4是一后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5是一正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6是一右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7是一左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8是一俯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9是一仰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10沿圖8中線A-A所取的示意性截面圖;圖11沿圖8中線B-B所取的示意性截面圖;圖12是一仰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頂板;圖13是一俯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頂板;4圖14是一俯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中間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作為信息處理裝置例示的是便攜式個人計算機(以下簡稱為PC)。圖I是一透視圖,示出了本公開一實施例的PC的顯示單元的打開狀態。圖2是一透視圖,示出了圖I所示PC的顯示單元的閉合狀態。圖3是一俯視圖,示出了該PC的顯示單元的打開狀態。圖3示出了處于彼此分開狀態下的顯示單元和主體單元。此外,圖4、5、 6、7、8和9分別是后視圖、正視圖、右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不出了 PC的顯不單兀的閉合狀態。如這些圖所示,PC I包括主體單元2和顯示單元3。主體單元2和顯示單元3通過鉸鏈4可相對旋轉地連結至彼此。在主體單元2的上表面上配置有鍵盤5、觸摸板6、電源開關、其它各種開關、狀況顯示單元等。鍵盤5是具有標準QWRTY按鍵布局的鍵盤。觸摸板6是使用例如電容式觸摸面板的用戶界面。在觸摸板6附近,設置有兩個點擊按鈕,這兩個點擊按鈕被賦有作為鼠標的左鍵和右鍵的功能。如圖1、2、6和7所示,在主體單元2的側面設置有各種外部連接端子2a、盤驅動器的盤插槽2b、用于記憶卡/記憶棒的插槽等。外部連接端子2a的示例包括USB (通用串行總線)、iLINK、LAN(局域網)、外部顯示輸出、視頻輸入、音頻輸入、HDMI (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 )輸出、麥克風輸入、和耳機輸出。如圖4和9所示,主體單元2在底面的后側端部包括有電池7。電池7相對于主體單元2是可裝卸的。在主體單元2的內部,設置有各種器件,例如主板、光盤驅動器、硬盤驅動器、無線通信器件、音頻功能、和揚聲器/放大器。在主板上安裝有主存儲器、CPU、圖形芯片、芯片組、例如控制電路等其它電子部件。芯片組是用于管理PC I內各器件間的數據交換的芯片。芯片組包括內置圖形芯片等。此外,芯片組還包括用于與例如非易失性存儲器和EC(嵌入式控制器)等外圍器件連接的接口。顯示單元3包括由例如IXD (液晶顯示器)構成的顯示面板單元8。顯示面板單元 8包括具有顯示屏的顯示模塊。顯示模塊結合在顯示單元3中,使得其顯示屏在PC I的顯示單元3的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和頂板,由熒光質材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中聰一,
申請(專利權)人:索尼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