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雙金屬片、簧片、動觸點、底板、靜觸點、固定座和密封膠;所述外殼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所述雙金屬片設置在簧片下方;所述動觸點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前端的安裝孔上;所述靜觸點對應動觸點位置鉚接或焊接在底板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外殼的內壁上,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所述雙金屬片和簧片均通過各自后端與定位柱截面對應的安裝孔套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密封膠密封設置在固定座后端的外殼開口處;所述底板通過注塑成型固定設置在固定座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具有穩定性好、精度高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溫度保護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技術背景 現溫度保護器被廣泛應用在電動機、鎮流器、電動工具、發熱元器件上等,隨著這些工具技術水平的不斷改進,設計結構也日益精密,溫度保護器的結構設計也越來越完善合理,KW-A3新型溫度保護器/熱斷路器可直接串聯于電感用電器繞組或用電器主回路。溫度保護器的核心部件就是感溫雙金屬片,其安裝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保護器的反應靈敏度和溫度的準確性。現技術下溫度保護器雙金屬片的安裝工藝主要為焊接或鉚接兩種形式,此方式安裝極易損傷雙金屬片且很難檢測控制;現技術下部分保護器的雙金屬片是直接通過安裝孔套接在底板上,雙金屬片位置不固定,振動后會產生噪音,且雙金屬片的位置偏移會影響雙金屬片動作彈跳。現技術的部分溫度保護器產品,電流直接通過雙金屬片,雙金屬片為熱敏元件,電流的通過會直接影響雙金屬片的穩定性和準確性,且產品的負載性能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好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雙金屬片、簧片、動觸點、底板、靜觸點、固定座和密封膠;所述外殼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所述雙金屬片設置在簧片下方;所述動觸點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前端的安裝孔上;所述靜觸點對應動觸點位置鉚接或焊接在底板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外殼的內壁上,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所述雙金屬片和簧片均通過各自后端與定位柱截面對應的安裝孔套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密封膠密封設置在固定座后端的外殼開口處;所述底板通過注塑成型固定設置在固定座的底部。上述技術方案還具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套接在定位柱上,且設置在簧片的上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雙金屬片、簧片和固定片三者之間通過鉚壓方式固定連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底板的前端具有一個鉚接平臺;所述靜觸點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在鉚接平臺上的安裝孔內。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底板和簧片的后端均設有一個焊接片。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外殼為金屬殼體或塑膠殼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具有以下積極的效果(I)本技術溫度保護器結構設計簡單,融入了行業中先進的恒溫調解器技術;因其灌封尺寸加長,故較行業中其它溫控器的密封性提升;另一方面,鐵外殼材質相對行業中現有的塑料外殼,可對產品內部元器件起到更有效防護,穩定性更好。(2)本技術溫度保護器的雙金屬片是套接固定在固定座上,生產安裝過程對雙金屬片不會造成任何損傷,感溫靈敏度不受任何影響,從而確保了溫度保護器較高的精確度。(3)本技術溫度保護器的回路是通過簧片和底板連接的,雙金屬片只是獨立的感溫元件,電路中的電流并不會影響到雙金屬片感溫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從而確保了溫度保護器產品的穩定性。(4)本技術還具有固定片;固定片套接在定位柱上,且設置在簧片的上方,固定片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雙金屬片和簧片位移。(5)本技術的底板和簧片的后端均設有一個焊接片,可直接連接導線,便于設備安裝。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外殼,2.雙金屬片,3.簧片,4.動觸點,5.底板,6.靜觸點,7.固定座,7-1.定位柱,8.密封膠,9.固定片,10.焊接片。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見圖1,本技術包括外殼1,設置在外殼I內的雙金屬片2、簧片3、動觸點4、底板5、靜觸點6、固定座7、密封膠8和固定片9 ;外殼I為金屬殼體或塑膠殼體,外殼I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雙金屬片2設置在簧片3下方;動觸點4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3前端的安裝孔上;底板5的前端具有一個鉚接平臺,底板5和簧片3的后端均設有一個焊接片10 ;靜觸點6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在鉚接平臺上的安裝孔內;固定座7固定設置在外殼I的內壁上,固定座7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7-1 ;雙金屬片2和簧片3均通過各自后端與定位柱7-1截面對應的安裝孔套接在定位柱7-1上;密封膠8密封設置在固定座7后端的外殼I開口處,底板5通過注塑成型固定設置在固定座7的底部;固定片9套接在定位柱7-1上,且設置在簧片3的上方;雙金屬片2、簧片3和固定片9三者之間通過鉚壓方式固定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將該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串聯在電器設備的回路中,當設備環境溫度升至設定溫度值時,雙金屬片2翻轉彈跳,推動簧片3彈起,從而使動觸點4與靜觸點6分離,斷開連接,設備停止工作;當環境溫度降至、設定的安全復位溫度值時,雙金屬片2反向翻轉,簧片3恢復自由狀態,動觸點4與靜觸點6接觸,電路恢復連接,設備重新正常工作。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包括外殼(1),設置在外殼(I)內的雙金屬片(2)、簧片(3)、動觸點(4)、底板(5)、靜觸點(6)、固定座(7)和密封膠(8);所述外殼(I)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所述雙金屬片(2)設置在簧片(3)下方;所述動觸點(4)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3)前端的安裝孔上;所述靜觸點(6)對應動觸點(4)位置鉚接或焊接在底板(5)上;所述固定座(7)固定設置在外殼(I)的內壁上,固定座(7)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7-1);所述雙金屬片(2)和簧片(3)均通過各自后端與定位柱(7-1)截面對應的安裝孔套接在定位柱(7-1)上;所述密封膠(8)密封設置在固定座(7)后端的外殼(I)開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通過注塑成型固定設置在固定座(7)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套接在定位柱(7-1)上,且設置在簧片(3)的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金屬片(2)、簧片(3 )和固定片(9 )三者之間通過鉚壓方式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前端具有一個鉚接平臺;所述靜觸點(6)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在鉚接平臺上的安裝孔內。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和簧片(3)的后端均設有Iv焊接片(10)。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為金屬殼體或塑膠殼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雙金屬片、簧片、動觸點、底板、靜觸點、固定座和密封膠;所述外殼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所述雙金屬片設置在簧片下方;所述動觸點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前端的安裝孔上;所述靜觸點對應動觸點位置鉚接或焊接在底板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外殼的內壁上,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所述雙金屬片和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型大電流溫度保護器,包括外殼(1),設置在外殼(1)內的雙金屬片(2)、簧片(3)、動觸點(4)、底板(5)、靜觸點(6)、固定座(7)和密封膠(8);所述外殼(1)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殼體;所述雙金屬片(2)設置在簧片(3)下方;所述動觸點(4)通過鉚接或焊接固定設置在簧片(3)前端的安裝孔上;所述靜觸點(6)對應動觸點(4)位置鉚接或焊接在底板(5)上;所述固定座(7)固定設置在外殼(1)的內壁上,固定座(7)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個立式的定位柱(7?1);所述雙金屬片(2)和簧片(3)均通過各自后端與定位柱(7?1)截面對應的安裝孔套接在定位柱(7?1)上;所述密封膠(8)密封設置在固定座(7)后端的外殼(1)開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通過注塑成型固定設置在固定座(7)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光友,王東,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常宏同力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