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驅動裝置和發光裝置,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發光單元,并且包括:啟動單元,包括啟動信號輸出端,輸出啟動信號;振蕩單元,接收啟動信號以產生用于驅動發光單元的振蕩電流;以及,電流調節單元,連接至振蕩單元并且包括電阻支路,通過改變電阻支路的阻值來調節振蕩電流的大小。本技術的驅動裝置和包括該驅動裝置的發光裝置可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獲得基本一致的電流特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驅動裝置和發光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驅動發光單元的驅動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驅動發光單元的振蕩式驅動裝置以及使用該驅動裝置的發光裝置。
技術介紹
近來,作為熒光燈的一種,緊湊型熒光燈(CFL)已得到廣泛應用,其與傳統的白熾燈相比,具有成本低、發光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自振蕩驅動方式是用于驅動CFL的常用驅動方式之一,其因成本低而得到了廣泛使用,但自振蕩驅動方式存在不足之處。例如,由于所使用的環形線圈,即使對于同一批次的緊湊型熒光燈來說,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電流差異,有時例如存在約20%的電流公差。不同的電流即意味著不同的功率,因此,即使標注了相同的額定功率的熒光燈,也可能具有差別很大的工作電流。對于這種電流公差,大部分CFL制造商選擇了容許它的存在,也有制造商轉而去選擇使用其他驅動方式,例如使用半橋驅動器IC拓撲結構來驅動CFL,但這使得成本大幅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期望提供一種驅動諸如CFL的發光單元的新型驅動裝置,能夠以低成本、低電流公差的方式驅動發光單元。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驅動發光單元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啟動單元,包括啟動信號輸出端,輸出啟動信號;振蕩單元,接收啟動信號以產生用于驅動發光單元的振蕩電流;以及電流調節單元,連接至振蕩單元并且包括電阻支路, 通過改變電阻支路的阻值來調節振蕩電流的大小。在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中,通過設置包括電阻支路的電流調節單元,能夠以調節電阻支路中的電阻的阻值的這種簡單的方式來調節流過發光單元的電流的大小。因此,在對成本影響很小的情況下,實現了對發光單元的額定電流(額定功率)的調節。其中,振蕩單元包括開關單元和線圈單元,線圈單元包括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并且,電阻支路與初級線圈并聯。通過將電阻支路設置為與初級線圈并聯,能夠減少電阻的使用,簡化電阻支路的結構,降低成本。在一實施例中,電阻支路包括第一電阻,電流調節單元還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分別連接至第一電阻的兩端,并且,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能夠連接用于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的外部測量裝置或者用于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通過設置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能夠以簡單地方式實現電阻支路與外部裝置的連接,外部裝置例如可以是用于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的外部測量裝置或者用于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從而,可以通過外部測量裝置經由第一觸點和第二觸4點來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并且在振蕩電流超過預定范圍時,使用外部電壓施加裝置經由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施加適當電壓,以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以調節電阻支路的阻值,從而調節流過發光單元的電流的大小。其中,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可以是焊盤或焊墊。在另一實施例中,電阻支路包括彼此串聯的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電流調節單元還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分別連接至第一電阻的兩端,并且,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能夠連接用于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的外部測量裝置或者用于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可將第一電阻的阻值設置為較小,例如在10Ω以下,從而外部電壓施加裝置能夠容易地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并且,通過選擇具有不同阻值的第二電阻,可獲得不同的預定額定功率。在另一實施例中,電阻支路包括可調電阻,電流調節單元還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分別連接至可調電阻的兩端,并且,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能夠連接用于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的外部測量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省略使用用于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從而,可以通過外部測量裝置經由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來測量振蕩電流的大小,并且在振蕩電流超過預定范圍時調節可調電阻的阻值,以調節電阻支路的阻值,從而調節流過發光單元的電流的大小。在另一實施例中,電阻支路包括流控電阻。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省略使用用于將第一電阻從初級線圈斷開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以及用于測試所述振蕩電流的大小的外部測量裝置。從而,流控電阻可根據流經其的電流的大小自動調節自身阻值,以調節電阻支路的阻值,從而調節流過發光單元的振蕩電流的大小。在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還包括回流單元,并且,回流單元與振蕩單元一起建立振蕩電流的電流回路。其中,回流單元可包括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并且,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串聯在電源和地之間,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之間的節點連接至發光單元的一端,發光單元的另一端連接至初級線圈的同名端。在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中,啟動單兀包括第三電阻、第一電容和雙向觸發二極管,并且,第三電阻和第一電容串聯在電源和地之間,雙向觸發二極管的一端連接至第三電阻與第一電容之間的節點,雙向觸發二極管的另一端用作啟動信號輸出端。在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中,開關單元可包括第一開關部和第二開關部,次級線圈包括第一次級線圈和第二次級線圈,第一開關部和第二開關部串聯在電源和地之間,第一開關部的控制端連接至第一次級線圈的異名端,第二開關部的控制端連接至第二次級線圈的同名端以及啟動信號輸出端,并且,第一開關部和第二開關部之間的節點連接至初級線圈的異名端以及第一次級線圈的同名端。其中,第一開關部包括第一晶體管,第二開關部包括第二晶體管,并且,第一晶體管和第二晶體管的控制電極分別用作第一開關部和第二開關部的控制端。進一步地,第一開關部還包括第一二極管和第四電阻,第二開關部還包括第二二極管和第五電阻,并且,第一二極管的負極端以及第一晶體管的工作電極連接至電源,第一二極管的正極端以及第一晶體管的參考電極連接至第四電阻的一端,第二二極管的負極端以及第二晶體管的工作電極連接至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第二二極管的正極端以及第二晶體管的參考電極連接至第五電阻的一端,第五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地。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發光裝置,其包括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的任一種驅動裝置;以及發光單元,基于驅動裝置的驅動而發光。通過使用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的任一種驅動裝置,能夠獲得低成本且電流公差小的發光裝置。其中,發光單元可包括緊湊型熒光燈。附圖說明結合以下附圖描述本技術的各方面,使得本技術的各方面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圖I是示出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的電路構造的電路圖;圖2是用于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的外部電壓施加裝置的示意圖;以及圖3是示出在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中電阻支路具有不同阻值的情況下實測的電流值的圖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各種實施方式。圖I是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10的電路構造的電路圖。在圖I中,驅動裝置10包括啟動單元11、振蕩單元12以及電流調節單元13,進一步地, 驅動裝置10還可以包括回流單元14。驅動裝置10用于驅動發光單元15,以使得發光單元 15發光。啟動單元11具有啟動信號輸出端111,用于輸出啟動信號,以啟動振蕩單元12的振蕩。在圖I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啟動單元11包括電阻R3、電容Cl和雙向觸發二極管DIAC。 電阻R3和電容Cl串聯在電源和地之間,雙向觸發二極管DIAC的一端連接至電阻R3與電容Cl之間的節點1,雙向觸發二極管的另一端用作啟動信號輸出端111。振蕩單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驅動發光單元(15)的驅動裝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啟動單元(11),包括啟動信號輸出端(111),輸出啟動信號;振蕩單元(12),接收所述啟動信號以產生用于驅動所述發光單元的振蕩電流;以及電流調節單元(13),連接至所述振蕩單元(12)并且包括電阻支路,通過改變所述電阻支路的阻值來調節所述振蕩電流的大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全生,何俊男,夏柯,葉澤生,
申請(專利權)人: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