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牡荊的扦插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取牡荊兩年生健壯枝條為插穗,插穗長度為12-18厘米,插穗上的芽數目2個。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池在扦插前需經過消毒。扦插前珍珠巖需經過消毒。扦插時用水噴濕扦插基質,插穗在NAA200ppm+IAA200ppm的溶液中浸泡2小時,插穗入土深度大概為穗長的三分之一,不能超過二分之一,扦插株行距為5×5厘米,扦插完畢后需保持基質濕潤,并定時噴霧,需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每隔15分鐘噴霧30秒,以保持一定的濕度。扦插后定期對扦插床和基質進行消毒。扦插時溫度在攝氏20-25度。扦插時間在5月-6月,不能在花期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栽培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牡荊(K/iez n egun do var.為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絨毛。葉對生,掌狀5出復葉,小葉片邊緣有多數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或稍有毛。圓錐狀花序頂生;花萼鐘形,頂端有5齒裂;花冠淡紫色,頂端有5裂片。果實球形,稱“黃荊子”,黃褐色至棕褐色,是重要的藥材,具有抗癌的功效,此外,還可提取芳香油。牡荊的花果期7 11月,正值園林中夏秋季節花少的時期,觀賞性極強。目前對牡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牡荊的藥用價值的研究。牡荊里含有“牡荊素”, 牡荊素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理氣通脈,用于瘀血阻脈所致的胸痹,主要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癥、心動脈供血不足等癥候者。此外,牡荊素還具有防癌抗腫瘤的天然藥物成分。由于牡荊目前還處于野生狀態,南方山區常見卻又生長零散,人工種植的牡荊少之又少,真正大規模種植牡荊的幾乎完全沒有。據文獻記載,牡荊的繁育方式的研究幾乎為空白。常規方法進行的牡荊扦插繁殖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也都比較低,低于1%。可見,提高牡荊的扦插成活率有助于牡荊的擴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滿足牡荊繁殖的需要,提供一種成活率相對較高的牡荊的扦插繁殖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取牡荊的兩年生健壯枝條為插穗,插穗長度為12-18厘米,插穗上的芽數目2個。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前要消毒珍珠巖基質。扦插池在扦插前需經過消毒,扦插時需用水噴濕扦插基質。插穗需在NAA (萘乙酸)200ppm和IAA (吲哚乙酸)200ppm —起配置的溶液中浸泡2小時,插穗入土深度大概為穗長的三分之一,不能超過二分之一。扦插株行距為5X5厘米,扦插完畢后馬上澆一次透水,然后定時噴霧,可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保持扦插池的濕潤,以保持一定的濕度。扦插時溫度在攝氏20-25度,扦插時間在5月-6月,不能在花期進行。扦插后每隔15天用稀釋5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扦插床和基質的消毒,以防止插穗霉爛。有益效果一個月后,以本專利技術方法扦插的牡荊插穗生根情況良好,根生長基本達到上盆要求,平均成活率提高到43%以上。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的價格比較低廉,且珍珠巖的價格也比較低廉,所以是一種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的、切實可行的扦插方法,提高了種植牡荊的經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插穗的采集插穗的采集可結合春末和夏初修剪進行,通常采集二年生健壯枝條的中上部枝條。因為這種枝條枝芽充實,貯藏營養豐富,有利于生根。插穗處理扦插前按插穗的要求對采集的枝條進行剪截,剪截成雙芽的插穗,插穗切口剪成馬耳形單斜面。為提高生根率和扦插成活率,對扦插的插穗要進行處理 (I)浸水處理。插條應扦插當天清晨剪下,放置在有清水的水桶中,使其充分吸水,以補充插穗內流失的水分,恢復細胞的膨壓和活力。(2)清毒與防腐處理。插穗不干凈,插穗切面分生組織細胞已失去生命力,插壤易帶菌,這些因素都能使插穗遭受病菌的侵害,引起插穗發病腐爛。采用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陰干。 (3)生長調節劑處理。插穗需在NAA200ppm+IAA200ppm的組合溶液中浸泡2小時,再進行扦插。(4)扦插基質的處理。基質采用珍珠巖。珍珠巖和扦插床在扦插前一天用百菌清500倍液消毒。珍珠巖在扦插前、扦插中需要保持濕潤。扦插后,珍珠巖一定要保持濕潤,需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每隔15分鐘噴霧30秒,以保持一定的濕度,珍珠巖的含水量達到飽和含水量的60%-80%。扦插后每隔15天用稀釋5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扦插床和基質的消毒,以防止插穗霉爛。插條之間的行間距和株間距在5X5厘米左右,以保持良好的通風。一個月后,以本專利技術方法扦插的牡荊插穗生根情況良好,根生長基本達到上盆要求,扦插的成活率提高到43%以上。表牡荊扦插生根率統計(扦插時間2012年5月3日)權利要求1.,其特征是取成熟的、健壯的、無病蟲害的牡荊兩年生的枝條為插穗,插穗的長度為12-18厘米,插穗的節位不少于2個,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時用水噴濕扦插基質,扦插前I天扦插池和基質珍珠巖要用百菌清500倍液消毒,插穗需在NAA200ppm+IAA200ppm的溶液中浸泡2小時,插穗入土深度為穗長的三分之一,不超過二分之一,扦插時溫度在20-25度,扦插時間在5月-6月,不能在花期進行,扦插后珍珠巖一定要保持濕潤,珍珠巖的含水量達到飽和含水量的60%-80%,每隔15天用稀釋5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扦插床和基質的消毒,以防止插穗霉爛,可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每隔15分鐘噴霧30秒。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牡荊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扦條之間的行間距和株間距在5X5厘米。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栽培
,具體涉及。本專利技術取牡荊兩年生健壯枝條為插穗,插穗長度為12-18厘米,插穗上的芽數目2個。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池在扦插前需經過消毒。扦插前珍珠巖需經過消毒。扦插時用水噴濕扦插基質,插穗在NAA200ppm+IAA200ppm的溶液中浸泡2小時,插穗入土深度大概為穗長的三分之一,不能超過二分之一,扦插株行距為5×5厘米,扦插完畢后需保持基質濕潤,并定時噴霧,需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每隔15分鐘噴霧30秒,以保持一定的濕度。扦插后定期對扦插床和基質進行消毒。扦插時溫度在攝氏20-25度。扦插時間在5月-6月,不能在花期進行。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39835SQ20121047468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專利技術者童麗麗, 王哲宇 申請人:金陵科技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牡荊的扦插方法,其特征是取成熟的、健壯的、無病蟲害的牡荊兩年生的枝條為插穗,插穗的長度為12?18厘米,插穗的節位不少于2個,扦插前插穗用3%濃度酒精配制的洗脫液進行消毒2小時,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時用水噴濕扦插基質,扦插前1天扦插池和基質珍珠巖要用百菌清500倍液消毒,插穗需在NAA200ppm+IAA200ppm的溶液中浸泡2小時,插穗入土深度為穗長的三分之一,不超過二分之一,扦插時溫度在20?25度,扦插時間在5月?6月,不能在花期進行,扦插后珍珠巖一定要保持濕潤,珍珠巖的含水量達到飽和含水量的60%?80%,每隔15天用稀釋5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扦插床和基質的消毒,以防止插穗霉爛,可使用間歇式噴霧設施,每隔15分鐘噴霧30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童麗麗,王哲宇,
申請(專利權)人:金陵科技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