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及利用該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其葡萄藤甲包括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設于直立柱外圍的邊柱,以及設于直立柱外圍四個角的四根角柱;直立柱上設有上層角鐵、中層角鐵和下層角鐵,下層角鐵左右兩端和中心拉三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左右兩端各拉兩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的左右兩端各拉兩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可以輕松有效地知道生產者進行管理,使主干高度降低,降低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結合了新型T型棚架,可使葡萄生長健壯,藤蔓分布均勻,受光充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作物栽培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及利用該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葡萄栽培技術的推廣,人們對葡萄種植更加精益求精,通過精確的定植、精準的管理和高效的水肥利用,獲得品質很高的葡萄。現有的葡萄籬架搭立的方式有很多,傳統的T型立架僅僅拉出左右兩條線,是遠遠不能滿足葡萄種植的,而現有很多籬架葡萄坐果高度過高,平時疏果、浸穗等管理非常困難,另外現有的棚架沒有一種標準,不利于推廣,如果將棚架的搭建和葡萄種植結合在一起,容易輕松指導農戶作業,提高收益。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進行葡萄管理的新型T型棚架,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利用該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包括間距3.5^4. 5m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設于直立柱外圍相對水平面呈5(Γ60度傾角的邊柱,以及設于直立柱外圍四個角的四根相對水平面呈4(Γ45度傾角的角柱;所述直立柱距地面2米、I. 5米、I米分別設有上層角鐵、中層角鐵和下層角鐵,下層角鐵左右兩端和中心拉3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左右兩端各拉2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的左右兩端各拉2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所述直立柱的間距為4m。直立柱的間距方便指導種植者對主枝生長的控制,由于竹竿設于兩根直立柱之間,當主枝生長靠近直立柱時,就要考慮進行摘心處理或其他整形修剪的措施了。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第一年從定植葡萄小苗發芽后,留I根生長最健壯的新梢生長,其余芽抹除;(2)待新梢長至30cm時固定到竹竿上;(3)當新梢長至離離下層鐵絲30cm時,將新梢先端摘心,摘心后將先端部芽發出的2根副梢左右綁扎固定在下層中心鐵絲上作為主枝,沿鐵絲向前后生長,邊長邊綁扎固定,到主枝生長接近直立柱時全部留I葉摘心。其中,所述步驟(3)中如果植物長勢強,在主枝的先端部、中間部、基部左右各留2根副梢向上層鐵絲生長,其余副梢留I葉反復摘心;當6根副梢生長達到上層鐵絲時摘心,摘心再發出的副梢反復摘心。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是3T型棚架,通過在直立柱上分為3個水平面,可以輕松有效地知道生產者進行管理,另外,該棚架的搭理及其方法導致主干高度降低,葡萄開花后,相關管理非常多,高度降低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結合了新型T型棚架,可使葡萄生長健壯,藤蔓分布均勻,受光充分。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新型T型葡萄棚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包括間距3. 5^4. 5m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1,設于直立柱I外圍相對水平面呈5(Γ60度傾角的邊柱2,以及設于直立柱I外圍四個角的四根相對水平面呈4(Γ45度傾角的角柱3 ;直立柱I距地面2米、I. 5米、I米分別設有上層角鐵4、中層角鐵5和下層角鐵6,下層角鐵6左右兩端和中心拉3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5左右兩端各拉2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4的左右兩端各拉2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I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第一年從定植葡萄小苗發芽后,留I根生長最健壯的新梢生長,其余芽抹除;(2)待新梢長至30cm時固定到竹竿上;(3)當新梢長至離離下層鐵絲30cm時,將新梢先端摘心,摘心后將先端部芽發出的2根副梢左右綁扎固定在下層中心鐵絲上作為主枝,沿鐵絲向前后生長,邊長邊綁扎固定,到主枝生長接近直立柱時全部留I葉摘心。其中,步驟(3)中如果植物長勢強,在主枝的先端部、中間部、基部左右各留2根副梢向上層鐵絲生長,其余副梢留I葉反復摘心;當6根副梢生長達到上層鐵絲時摘心,摘心再發出的副梢反復摘心。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該棚架包括間距3. 5^4. 5m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設于直立柱外圍相對水平面呈5(Γ60度傾角的邊柱,以及設于直立柱外圍四個角的四根相對水平面呈4(Γ45度傾角的角柱;所述直立柱距地面2米、I. 5米、I米分別設有上層角鐵、中層角鐵和下層角鐵,下層角鐵左右兩端和中心拉3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左右兩端各拉2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的左右兩端各拉2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的間距為4m ο3.利用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一年從定植葡萄小苗發芽后,留I根生長最健壯的新梢生長,其余芽抹除; (2)待新梢長至30cm時固定到竹竿上; (3)當新梢長至離離下層鐵絲30cm時,將新梢先端摘心,摘心后將先端部芽發出的2根副梢左右綁扎固定在下層中心鐵絲上作為主枝,沿鐵絲向前后生長,邊長邊綁扎固定,到主枝生長接近直立柱時全部留I葉摘心。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如果植物長勢強,在主枝的先端部、中間部、基部左右各留2根副梢向上層鐵絲生長,其余副梢留I葉反復摘心;當6根副梢生長達到上層鐵絲時摘心,摘心再發出的副梢反復摘心。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及利用該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其葡萄藤甲包括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設于直立柱外圍的邊柱,以及設于直立柱外圍四個角的四根角柱;直立柱上設有上層角鐵、中層角鐵和下層角鐵,下層角鐵左右兩端和中心拉三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左右兩端各拉兩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的左右兩端各拉兩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可以輕松有效地知道生產者進行管理,使主干高度降低,降低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結合了新型T型棚架,可使葡萄生長健壯,藤蔓分布均勻,受光充分。文檔編號A01G17/06GK102939883SQ20121046810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專利技術者芮東明, 劉偉忠, 劉照亭, 閻永齊, 劉吉祥, 毛妮妮 申請人:鎮江萬山紅遍農業園,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T型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該棚架包括間距3.5~4.5m矩陣式設于田地的若干直立柱,設于直立柱外圍相對水平面呈50~60度傾角的邊柱,以及設于直立柱外圍四個角的四根相對水平面呈40~45度傾角的角柱;所述直立柱距地面2米、1.5米、1米分別設有上層角鐵、中層角鐵和下層角鐵,下層角鐵左右兩端和中心拉3根下層鐵絲,中層角鐵左右兩端各拉2根中層鐵絲,上層角鐵的左右兩端各拉2根上層鐵絲;沿同一縱向或同一橫向方向的相鄰兩根直立柱之間設有供葡萄生長的竹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芮東明,劉偉忠,劉照亭,閻永齊,劉吉祥,毛妮妮,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萬山紅遍農業園,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