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預防和/或治療肝癌的由板藍根、柴胡、新魚腥草、淫羊藿制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板藍根1-50份、柴胡1-40份、新魚腥草2-70份、淫羊藿2-50份,可制成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預防和/或治療肝癌的主要由板藍根、柴胡、魚腥草、淫羊藿制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屬于醫藥
技術介紹
肝癌是指發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板藍根(Radix Isatidis),別名靛青根、藍靛根、靛根,為十字花科菘藍屬植物菘 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抗菌、抗病毒、抗內毒素、抗炎、增強免疫功能等,主要用于治療流感、腮腺炎、溫病發熱、發斑、風熱感冒、咽喉腫爛、流行性乙型腦炎、肝癌等為傳統的抗病毒中藥之一,始載于《神農本草經》,《中國藥典》1985 2005年版一直有收載。板藍根化學成分相當復雜,含有多種成分,如吲哚類化合物靛藍、靛玉紅等,喹唑類生物堿色氨酮等,芥子苷類化合物,含硫類化合物,有機酸類,堿基核苷類鳥嘌呤等,氨基酸類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為色氨酮等化合物,抗病毒有效成分有嘌呤、嘧啶、吲哚等,抗內毒素活性物質為其中的有機酸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為板藍根多糖。柴胡是我國的傳統中藥和常用中藥,《中國藥典》2005年版規定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和狹葉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為中藥正品的原植物,其性味苦涼,有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等。近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多種生理生物活性,主要有抗炎,解熱,抗病毒,抗細菌內毒素,降血脂,保肝,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等。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柴胡皂苷和揮發油。魚腥草(herba houttuyniae)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產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收,洗凈,陰干用或鮮用。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濕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鮮淫羊藿的干燥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味性歸經辛、甘,溫。歸肝、腎經主治功能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莖、粗梗及雜質,曬干或陰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預防和/或治療病毒性肝癌的中藥復方制劑,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板藍根1-50份、柴胡1-40份、魚腥草2-70份、垂盆草1-50份、淫羊藿2-50份。優選板藍根3-30份、柴胡2_20份、魚腥草4_35份、垂盆草2-25份、淫羊藿5-30份。最優板藍根9份、柴胡6份、魚腥草12份、垂盆草8份、淫羊藿15份。以上重量份可以以克、千克、噸或其它重量單位制造成制劑,如板藍根900g、柴胡600g、魚腥草1200g、淫羊藿1500g可制造成500-2000劑的藥物制劑,如膠囊劑可制成1000粒膠囊,片劑可制成1000片片劑,其種每一粒膠囊或片中含有板藍根O. 9g、柴胡O. 6g、魚腥草I. 2g、淫羊藿I. 5g。上述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稱取各原料藥板藍根、柴胡、魚腥草、淫羊藿備用;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板藍根、柴胡、魚腥草、淫羊藿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以沒過藥面為宜,合并2次煎液,過濾得濾液1,濃縮成比重為I. 0-1. 3的浸膏,力口90% -95%乙醇醇沉,同收乙醇并濃縮,在40-60°C干燥,制得干浸膏;就制備成了本專利技術藥物的活性組分。本專利技術的藥物可采用現有制藥領域中的常規方法生產,需要的時候可以添加各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可制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所述的載體包括藥學領域常規的稀釋劑、賦形劑、填充劑、粘合劑、濕潤劑、崩解劑、吸收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吸附載體、潤滑劑等如淀粉、蔗糖、乳糖、纖維素類及其衍生物、明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本專利技術的藥物最好制成口服制劑。如片劑、膠囊、軟膠囊、分散片、口服液、顆粒、咀嚼片、口崩片等;也可制成注射劑,如水針、凍干粉針、無菌粉針、輸液等。本專利技術的制劑在使用時根據病人的情況確定用法用量,可每日口服或注射1-3次,每次1-10粒/或片/或支。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以下通過試驗例證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試驗例I :本專利技術藥物抗大鼠肝纖維化的試驗研究動物與分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由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重180 220g。隨機區組法分為正常空白組(A組,20只)、肝纖維化模型組(100只)。藥物本專利技術藥物湯劑,按配伍比例(板藍根9份、柴胡6份、魚腥草12份、淫羊藿15份)取各藥適量,常法水煎,去渣取汁,合并2次藥液,進一步濃縮為相當于生藥lg/ml的濃縮液。肝纖維化大鼠模型的復制肝纖維化模型組應用40% CC14花生油溶液按2ml -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9周,誘導肝纖維化模型。造模過程中,大鼠死亡36只,死亡率36 %,從肝纖維化模型組中隨機抽出18只,從正常空白組中隨機抽出6只,進行預試驗,進行肝纖維化各種參數的評估,再將剩余的肝纖維化模型組(60只)隨機分成肝纖維化對照組(B組,30只),肝纖維化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組(C組,30只)。B組和C組均繼以40% CCl4花生油溶液按2ml · 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同時C組灌服本專利技術藥物濃縮液,每日I次,給藥劑量5g/kg,B組灌以相同體積的生理氯化鈉溶液,共3周。A組僅灌服等體積花生油劑12周。標本的獲取與檢測指標8周后宰殺大鼠,無菌操作取心血2ml,分離血清,_20°C保存,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HA)和層粘蛋白(LN),測定試劑盒由上海海軍醫學院研究所生物技術中心提供,嚴格按放射免疫試劑盒說明步驟進行;用生化法檢測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肝組織均留取肝左葉相同部位,10%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常規蘇木精伊紅(HE)染色,光鏡下觀察肝組織學改變。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 O軟件處理數據,結果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結果各組大鼠肝功能劑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比較見附表I。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后(C組)肝纖維化大鼠血清ALT和AST均低于模型組(B組), 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或P <0.01),比空白組(A組)稍高,但無統計學意義(P>O.05),提示本專利技術藥物有降酶和保肝作用;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后(C組)血清HA和LN水平均低于模型組(B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 05或P<0.01),比空白組(A組)稍高,但無統計學意義(P > O. 05),提示本專利技術藥物可顯著改善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具有抗肝纖維化的作用。表I大鼠血清學指標檢測結果(X土S)權利要求1.一種預防和/或治療肝癌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板藍根1-50份、柴胡1-40份、新魚腥草2-70份、淫羊藿2-50份。2.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 板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防和/或治療肝癌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板藍根1?50份、柴胡1?40份、新魚腥草2?70份、淫羊藿2?5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艷花,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立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