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靜電除塵器上的固體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及裝置。該裝置由夾板緊固螺栓、懸吊夾板、布水管、導流葉片、陽極板緊固螺栓、陽極板、極板下部定位鋼板、極板下部固定軸、定位鋼板緊固螺栓組成。陽極板表面經親水化劑涂裝預處理,陽極板上部通過懸吊夾與布水管聯接,陽極板上部扭出呈45°導流葉片;陽極板前端采用寬度為5~8mm的波紋導流槽;不銹鋼管交叉焊接成網格型布水管網,布水管下端開有布水孔并與外部工藝水箱連接,其進水量由PLC控制;陽極板豎直放置,寬度相同的陽極板組成靜電場通道;放電極上、下大梁分別由上、下絕緣箱懸吊并與殼體絕緣;在陽極板下部設置灰斗。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水膜清灰方式能徹底清除沉降在陽極板表面的顆粒物,可實現煙氣達標排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大氣污染物治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靜電除塵器剛性陽極板的表面水膜形成工藝及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燃煤電廠95%采用電除塵器,主要包括干式靜電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兩大類,。眾所周知,干式靜電除塵器對于超細顆粒物去除能力非常有限,靜電除塵后仍有大量細顆粒飛灰進入環境,造成污染并影響人類健康。影響除塵器運行效率主要有煙氣性質、操作條件、設備狀況的多方面原因,其中對于傳統剛性陽極板材料,傳統的機械振打清灰方式引起的“二次攜帶”是導致超細顆粒物脫除效率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濕式靜電除塵器采用水膜清灰方式,可有效避免粉塵二次揚塵,并具有高的電暈 電流和明顯的顆粒凝并效果,對超細顆粒物控制排放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正逐漸在火電廠中得到應用。然而目前的濕式電除塵器一般采用固體陽極板,在同樣的沖洗水量條件下,因剛性材料本身機加工平面度偏差和表面張力作用,水膜在陽極板表面易形成溝流,這樣在收塵清灰過程中仍然存在為沖洗徹底表面沖洗水量大導致的水資源浪費、陽極板表面水膜不均殘余粉塵形成“干斑點”導致“火花放電”故障、大部分設備采用的停機沖洗操作缺陷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以電除塵器普遍采用的固體陽極板為基礎,采用特定的表面涂裝預處理工藝,并設計與之相應的水膜布置結構,提出了一種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及裝置。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一種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裝置,該裝置由夾板緊固螺栓、懸吊夾板、布水管、導流葉片、陽極板緊固螺栓、陽極板、極板下部定位鋼板、極板下部固定軸、定位鋼板緊固螺栓組成。其特征在于,陽極板表面經親水化劑涂裝預處理;陽極板上部扭出呈45°導流葉片,陽極板前端軋制成寬度為5 8_的波紋導流槽,不銹鋼管交叉焊接組成網格布水管網,不銹鋼管下部按序列密布布水孔;陽極板上部通過懸吊夾與布水管聯接,陽極板下部固定在陽極下固定梁上;采用寬度相同的陽極板組成靜電場通道。一種固體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其特征在于陽極板表面經親水化劑涂裝預處理后表面能增加,液體可從不同部位在陽極板表面鋪展快速形成薄的均勻水膜;水自布水管流出經45°扭曲導流葉片進入陽極板上部,完成沖洗水量的一次均布;經過一次均布的液體分別從陽極板上部的正面和背面進入位于陽極板前端的波紋形導流槽內,均勻將水布置在陽極板的上部,完成沖洗水量的二次均布;陽極板通過表面涂裝預處理賦予表面自潔性,粉塵層在陽極表面附著不牢,容易被表面水膜沖掉實現徹底清灰,且煙氣流與水膜順流接觸產生摩擦力,增強水膜沖洗積灰作用力。本專利技術的陽極板采用經表面涂裝預處理的固體陽極板,陽極板上部扭出呈45°的導流葉片,陽極板前端采用軋制的寬度5 8_波紋形導流槽,陽極板上部通過六片懸吊夾與布水管聯接。陽極板的下部固定在陽極下固定梁上,由不銹鋼管交叉焊接組成網格布水管網,布水管下部密布布水孔并與外部工藝水箱連接,其流量由PLC控制。采用寬度相同的陽極板組成靜電場通道,放電極上、下大梁由上、下絕緣箱懸吊并與殼體絕緣,在陽極板下部設置灰斗。 一種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主要包括⑴陽極板經過表面涂裝預處理表面能增加,液體可從不同部位在陽極板表面鋪展快速形成薄的均勻水膜;⑵水自布水管流出經45°扭曲導流葉片進入陽極板上部,完成沖洗水量的一次均布;經過一次均布的液體分別從陽極板上部的正面和背面進入位于陽極板前端的波紋形導流槽內,均勻將水布置在陽極板的上部,完成沖洗水量的二次均布,兩次均流工藝可在較小給水率條件下,實現陽極板表面均勻水膜的快速形成;⑶陽極板通過表面涂裝預處理賦予表面自潔性,粉塵層在陽極表面附著不牢,容易被表面水膜沖掉實現徹底清灰,且煙氣以I 5m/S速度通過片狀陽極板,氣流與水膜順流接觸產生摩擦力,增強水膜沖洗積灰作用力,消除傳統機械清灰過程中存在的“二次飛揚”現象。具體實現操作過程為煙氣經過殼體進口導流片均勻化處理后進入濕式靜電除塵裝置;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陽極板上支撐梁、支撐梁限位梯形板對陽極板上部定位;由PLC對每個陽極板模塊進行布水量調節;布膜液體利用極板表面親水層,加快液體在極板表面的鋪展速度,促使極板表面均勻薄水膜快速形成;陽極板通道內在中心放置放電極,陽極板與放電極構成高壓非均勻電場,放電極將其附近氣體電離,形成帶電荷的離子和電子,碰撞微細顆粒物使之荷電,微細顆粒物在靜電場作用下到達陽極板表面后,在靜電力、機械力、分子力、液體表面張力的綜合作用下附著在陽極板水膜上,微細顆粒物吸濕膨脹團聚形成粒徑較大的不規則顆粒物,并形成吸附效應吸附后續接近極板的微細顆粒物,最終沉降粉塵形成密實堆積模式,有效防止氣流的二次沖刷攜帶;煙氣以I 5m/s速度通過陽極板組成的靜電場通道,氣流與水膜順流接觸提供沿水膜向下的摩擦力,陽極板表面的親水化賦予表面自潔性,降低粉塵層在陽極表面的黏附力,粉塵層附著不牢易被表面水膜沖掉實現徹底清灰,避免“二次飛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及裝置,通過對固體陽極板進行表面涂裝預處理,可在傳統陽極板表面實現水膜均布、水量消耗低、可連續帶電沖洗、飛灰沖洗徹底無二次飛揚、長期連續可靠運行。本專利技術與傳統陽極板水膜布置工藝相比,具有耐腐蝕性能優良、沖洗水量小、表面水膜均勻、電場穩定、可連續帶電沖洗、運行安全可靠穩定等優點,并同時實現飛灰顆粒物的高效脫除和徹底清灰。滿足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四附圖說明圖I為濕式靜電除塵結構示意圖,圖2為濕式靜電除塵器A-A剖面示意圖,圖3為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裝置主視圖,圖4為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裝置側視圖。圖中I為灰斗、2為殼體、3為陽極水膜布置裝置、4為上絕緣箱、5為陰極線、6為噴淋管、7為上封頭、8為排污連通管道、9為下絕緣箱、10為人孔門、11為煙氣出口、12為夾板緊固螺栓、13為懸吊夾板、14為布水管、15為導流葉片、16為陽極板緊固螺栓、17為陽極板、18為極板下部定位鋼板、19為極板下部固定軸、20為定位鋼板緊固螺栓、21為波紋形導流槽。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I、圖2、圖3和圖4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最佳具體實施方式。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工藝及裝置是通過圖I、圖2、圖3和圖4所示的裝置實現的。煙氣通過上封頭7流態均化后進入殼體2,煙氣首先流經6噴淋管層,通過由上部絕緣箱4懸吊的陰極線5,進入由夾板緊固螺栓12、懸吊夾板13、布水管14、陽極板緊固螺栓16構成的陽極水膜布置裝置3組成的陽極通道,陽極板17底部由極板下部定位鋼板18、極板下部固定軸19、定位鋼板緊固螺栓20固定,陽極板豎直放置,布膜液體經過布水管14底部的小孔流出,經導流葉片15、波紋導流槽21進入陽極板17上部,液體在陽極板表面快 速鋪展形成均勻水膜;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裝置,由厚度6_的鋼板、槽鋼、不銹鋼管、工字鋼構成整個殼體框架;工字鋼構成陽極板上支撐梁,固定陽極板框架;陽極板采用傳統陽極板材料,表面經過通過添加親水化劑使表面產生親水性;陽極板上部扭出呈45°的導流葉片,完成水量一次均布,并防止液體噴濺造成電場失穩;陽極板上部采用軋制的寬度5 8mm波紋形導流槽,液體在波紋槽內完成二次均布;由Φ 50mm不銹鋼管橫縱向分別間隔30(T500mm構成陽極板框架,不銹鋼管交叉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剛性陽極板表面水膜布置裝置,該裝置由夾板緊固螺栓、懸吊夾板、布水管、導流葉片、陽極板緊固螺栓、陽極板、極板下部定位鋼板、極板下部固定軸、定位鋼板緊固螺栓組成。其特征在于,陽極板表面經親水化劑涂裝預處理;陽極板上部扭出呈45°導流葉片,陽極板前端軋制成寬度為5~8mm的波紋導流槽,不銹鋼管交叉焊接組成網格布水管網,不銹鋼管下部按序列密布布水孔;陽極板上部通過懸吊夾與布水管聯接,陽極板下部固定在陽極下固定梁上;采用寬度相同的陽極板組成靜電場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春元,常景彩,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大學,曲阜山大能源環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