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包括臺車部件、立柱部件、導向部件、升降機構、懸臂部件和機頭組件,所述立柱部件包括兩根矩形管、鋼板和兩根導軌;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和通過軸固定在底座上的升降電機、減速機、大鏈輪和小鏈輪;所述導向部件包括導向座和安裝在所述導向座上的滾輪組件和防墜落裝置;所述懸臂部件包括連接座、大梁、懸臂電機和兩個伸縮臂,所述連接座與所述導向部件連接,所述大梁固定在所述連接座上,一個伸縮臂固定安裝在所述大梁的端部,另外一個伸縮臂固定安裝于所述大梁的移動小車上。本發明專利技術使兩個機頭能夠左右、上下、前后調節,能夠焊接箱型梁、H鋼、筒體縱環縫,一機多用,節約廠房空間,降低生產投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焊接裝置,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多死雙懸臂焊接裝置,屬于自動化切割焊接設備
技術介紹
焊接在現代機械制造生產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型鋼結構的焊接則需要各類的焊接機來加工,但是在傳統的焊接中不同的鋼結構需不同種類的焊接機來實現,大量占據了廠房的內部空間,增加了生產成本。這就需要開發一種能夠一機多用的焊接設備,這樣就節約了廠房空間,降低了生產投入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節約廠房空間,降`低生產投入成本的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包括臺車部件、立柱部件、導向部件、升降機構、懸臂部件和機頭組件,所述立柱部件固定于所述臺車部件上,所述升降機構固定于所述立柱部件的頂板上,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導向部件連接,所述懸臂部件固定于所述導向部件上,所述機頭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懸臂部件的頂端, 所述立柱部件包括兩根矩形管、鋼板和兩根導軌,所述鋼板固定設置于兩根矩形管之間,所述兩根導軌設置于兩個矩形管上;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和通過軸固定在底座上的升降電機、減速機、大鏈輪和小鏈輪,所述升降電機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減速機、所述大鏈輪和小鏈輪通過鏈條連接; 所述導向部件包括導向座和安裝在所述導向座上的滾輪組件和防墜落裝置,所述導向座為三角形結構,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分別通過輪軸固定設置于所述導向座三個頂點處的滾輪、行走輪和靠輪,所述滾輪、行走輪和靠輪通過鏈條與所述升降機構連接,沿所述立柱部件上的導軌上下移動; 所述懸臂部件包括連接座、大梁、懸臂電機和兩個伸縮臂,所述連接座與所述導向部件連接,所述大梁固定在所述連接座上,一個伸縮臂固定安裝在所述大梁的端部,另外一個伸縮臂固定安裝于所述大梁的移動小車上,兩個伸縮臂分別與所述懸臂電機連接,所述伸縮臂遠離所述大梁一端固定設置有機頭組件。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配重部件,所述配重部件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導向部件連接,所述配重部件包括配重塊和連接塊,所述配重塊和所述連接塊通過鏈條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臺車部件包括機架、行走輪、軸、減速機和回轉支承,所述行走輪通過齒輪和帶坐軸承固定在所述軸上,所述軸穿過所述機架固定于所述減速機的驅動輪上,所述回轉支承固定于所述機架上方,與所述立柱部件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爬梯,所述爬梯設置于所述立柱部件與所述懸臂部件對應的一側。進 一步地,還包括掛線裝置,所述掛線裝置有方管組成,設置于所述立柱部件與所述懸臂部件對應的一側。進一步地,所述掛線裝置的方管組成時采用三角形結構,使之安全、可靠,固定方式特別,進而提高了穩定性,保證焊縫的平整。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實現臺車行走、立柱回轉、平臺升降、懸臂伸縮等動作,使兩個機頭能夠左右、上下、前后調節,能夠焊接箱型梁、H鋼、筒體縱環縫,一機多用,節約廠房空間,降低生產投入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的主視 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的俯視 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的左視 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導向部件的結構示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導向部件的結構示意 圖6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懸臂部件的主視 圖7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懸臂部件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其主視圖如圖I所示,其俯視圖如圖2所示,其左視圖如圖3所示,包括臺車部件I、立柱部件2、導向部件3、升降機構4、爬梯5、懸臂部件6、配重部件7、掛線裝置8和機頭組件20。立柱部件2固定于臺車部件I上,升降機構4固定于立柱部件2的頂板上,升降機構4與所述導向部件3連接,配重部件7通過升降機構4與導向部件3連接,懸臂部件6固定于導向部件3上,機頭組件20固定安裝于懸臂部件6的頂端,爬梯5和掛線裝置8設置于立柱部件2與懸臂部件6對應的一側。臺車部件I包括機架、行走輪、軸、減速機和回轉支承,所述行走輪通過齒輪和帶坐軸承固定在所述軸上,所述軸穿過所述機架固定于所述減速機的驅動輪上,所述回轉支承固定于所述機架上方,與所述立柱部件2連接,通過行走輪實現臺車的行走,使用方便。立柱部件2包括兩根矩形管、鋼板和兩根導軌,所述鋼板通過焊接固定設置于兩根矩形管之間,兩根導軌設置于兩個矩形管上,整體焊接之后加工,保證了尺寸的精度,提聞了整體機器的穩定性,進一步提聞焊接質量。所述升降機構4包括底座9和通過軸固定在底座9上的升降電機、減速機、大鏈輪10和小鏈輪11,所述升降電機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減速機、所述大鏈輪10和小鏈輪11通過鏈條連接,使之形成一個整體,然后安裝在立柱頂板上。導向部件3包括導向座13和安裝在導向座13上的滾輪組件和防墜落裝置12,導向座13為三角形結構,滾輪組件包括分別通過輪軸固定設置于導向座13三個頂點處的滾輪14、行走輪15和靠輪16,滾輪14、行走輪15和靠輪16通過鏈條與升降機構4連接,沿所述立柱部件2上的導軌上下移動。防墜落裝置12由防墜落塊、底座、彈簧裝置三個部分組成,滾輪組件和防墜落裝置12安裝在導向座13上,實現導向部件3的上下行走,從而達到懸臂部件的上下移動。配重部件7通過升降機構4與導向部件3連接,配重部件7包括配重塊和連接塊,配重塊和連接塊通過鏈條連接,配重塊采用鑄鐵,降低了生產成本。懸臂部件6包括連接座17、大梁19、懸臂電機21和兩個伸縮臂18,連接座17與導向部件3連接,大梁19固定在連接座17上,一個伸縮臂18固定安裝在大梁19的端部,另外一個伸縮臂18固定安裝于大梁19的移動小車22上,兩個伸縮臂18分別與懸臂電機21連接,伸縮臂18遠離大梁19 一端固定設置有機頭組件20。移動小車22的移動實現機頭組件20的左右移動,伸縮臂18通過點擊驅動,實現機頭組件20的前后移動。爬梯5按照國家最新標準,使用優質型鋼焊接而成,結構牢固、簡潔,能夠讓操作人員安全、方便的進入操作平臺。 掛線裝置8采用優質方管,采用三角形結構,嚴格遵守國家標準焊接而成,應用了 三角穩定的特性,使之安全、可靠,固定方式特別,進而提高了穩定性,保證焊縫的平整。本專利技術使用時,實現臺車行走、立柱回轉、平臺升降、懸臂伸縮等動作,使兩個機頭能夠左右、上下、前后調節,能夠焊接箱型梁、H鋼、筒體縱環縫。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專利技術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車部件(I)、立柱部件(2)、導向部件(3 )、升降機構(4 )、懸臂部件(6 )和機頭組件(20 ),所述立柱部件(2 )固定于所述臺車部件(O上,所述升降機構(4)固定于所述立柱部件(2)的頂板上,所述升降機構(4)與所述導向部件(3)連接,所述懸臂部件(6)固定于所述導向部件(3)上,所述機頭組件(20)固定安裝于所述懸臂部件(6)的頂端; 所述立柱部件(2)包括兩根矩形管、鋼板和兩根導軌,所述鋼板固定設置于兩根矩形管之間,所述兩根導軌設置于兩個矩形管上; 所述升降機構(4)包括底座(9)和通過軸固定在底座(9)上的升降電機、減速機、大鏈輪(10)和小鏈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絲雙懸臂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車部件(1)、立柱部件(2)、導向部件(3)、升降機構(4)、懸臂部件(6)和機頭組件(20),?所述立柱部件(2)固定于所述臺車部件(1)上,所述升降機構(4)固定于所述立柱部件(2)的頂板上,所述升降機構(4)與所述導向部件(3)連接,所述懸臂部件(6)固定于所述導向部件(3)上,所述機頭組件(20)固定安裝于所述懸臂部件(6)的頂端;所述立柱部件(2)包括兩根矩形管、鋼板和兩根導軌,所述鋼板固定設置于兩根矩形管之間,所述兩根導軌設置于兩個矩形管上;所述升降機構(4)包括底座(9)和通過軸固定在底座(9)上的升降電機、減速機、大鏈輪(10)和小鏈輪(11),所述升降電機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減速機、所述大鏈輪(10)和小鏈輪(11)通過鏈條連接;所述導向部件(3)包括導向座(13)和安裝在所述導向座(13)上的滾輪組件和防墜落裝置(12),所述導向座(13)為三角形結構,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分別通過輪軸固定設置于所述導向座(13)三個頂點處的滾輪(14)、行走輪(15)和靠輪(16),所述滾輪(14)、行走輪(15)和靠輪(16)通過鏈條與所述升降機構(4)連接,沿所述立柱部件(2)上的導軌上下移動;所述懸臂部件(6)包括連接座(17)、大梁(19)、懸臂電機(21)和兩個伸縮臂(18),所述連接座(17)與所述導向部件(3)連接,所述大梁(19)固定在所述連接座(17)上,一個伸縮臂(18)固定安裝在所述大梁(19)的端部,另外一個伸縮臂(18)固定安裝于所述大梁(19)的移動小車(22)上,兩個伸縮臂(18)分別與所述懸臂電機(21)連接,所述伸縮臂(18)遠離所述大梁(19)一端固定設置有機頭組件(2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小明,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奧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