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能動力雙輪三驅動多功能無鏈條自行車及方法,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上,一周輻條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與前輪車圈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的一端,輻條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分別與花鼓和動力承載裝置結構連接。設置充氣裝置分別連接高氣壓槍頭和自行車輪胎充氣嘴,反方向旋轉中軸,氣缸工作,可作充氣筒對自行車進行充氣。本發明專利技術不需外來能源,綠色環保,多功能,時速不受行政法規等的限制,時速和行程無上限,結構簡約,徹底顛覆了人們騎乘自行車向前行駛中的登車習慣,正反方向登車旋轉都能驅動行駛,將成為全民省力健身的一種最佳代步工具和輕松愜意的享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涉及空氣能動力自行車、充氣筒、中置同軸動力驅動裝置等。
技術介紹
目前使用的助力自行車普遍存在要么燃燒能源不環保,要么結構復雜,要么行程較短,要么車體過重,要么達不到理想的時速,要么功能單一等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在普通自行車的車體上,卸去鏈條、飛輪和鏈輪,加大中軸外套的直徑,在中軸上和中軸外套外設置多缸高氣壓動力驅動裝置。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上,一周輻條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與前輪車圈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的一端,輻條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分別與花鼓和動力承載裝置結構連接。在自行車中軸外套內,垂直于中軸平行設置兩組凸輪組,與中軸結構連接。凸輪組上的每只凸輪規格相同,在中軸上與中軸同圓心,圍繞中軸一周均等分間隔設置。兩組凸輪組上的凸輪先后接觸氣門桿的 時空間隙須均等。設置連接中軸外套的后輪平叉一端上移,與后斜車杠結構連接。設置充氣裝置分別連接高氣壓槍頭和自行車輪胎充氣嘴,正或反方向旋轉中軸,氣缸工作,可作充氣筒對自行車進行充氣。設置高氣壓導管分別連接高氣壓包和氣喇叭取代車鈴??諝饽軇恿﹄p輪三驅動的全過程在無鏈條自行車上,當腳登腳踏板帶動中軸正或反方向旋轉,凸輪壓迫氣門桿向另一端推進,并壓縮氣缸內空氣產生高壓氣體,高氣壓包與氣缸連接的單向閥打開,高壓氣體進入高氣壓包,當高氣壓包內的氣壓達到設定的高壓力時,高氣壓包的單向出氣閥打開,將高壓氣體送出分別至前輪車圈的兩組動力承載裝置和后輪動力驅動器的動力承載裝置上,形成推力分別傳遞給前輪和后輪車圈,驅動自行車向前行駛。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不需外來能源,綠色環保,多功能,時速不受行政法規等的限制,時速和行程無上限,結構簡約,徹底顛覆了人們騎乘自行車向前行駛中的登車習慣,正反方向登車旋轉都能驅動行駛,將成為全民省力健身的一種最佳代步工具和輕松愜意的孚受。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整車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花鼓動力承載裝置結構示意圖。圖I圖2中I.后輪車圈、2.車體、3.動力驅動器、4.花鼓、5.貯氣包、6.高氣壓包、7.中軸、8.喇叭、9.腳踏板、10.氣缸、11.中軸外套、12.輻條、13.動力承載裝置、14.前輪車圈、15.動力承載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在普通自行車的車體(2)上,卸去鏈條、飛輪和鏈輪,加大中軸外套(11)的直徑,在中軸(7)上及中軸外套(11)外設置多氣缸(10)動力驅動裝置。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14)上,一周輻條(12)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15),與前輪車圈(14)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4)的一端,輻條(12)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3),分別與花鼓(4)和動力承載裝置(13)結構連接。在自行車中軸外套(11)內,垂直于中軸(7)平行設置兩組凸輪組,與中軸(7)結構連接。凸輪組上的每只凸輪規格相同,在中軸(7)上與中軸(7)同圓心,圍繞中軸(7) —周均等分間隔設置。兩組凸輪組上的凸輪先后接觸氣門桿的時空間隙須均等。設置連接中軸外套(11)的后輪平叉一端上移,與后斜車杠結構連接。設置充氣裝置連接高氣壓噴頭,反方向旋轉中軸(7),氣缸(10)工作,可作充氣筒 對自行車進行充氣。設置高氣壓導管分別連接高氣壓包(6)和氣喇叭(8)取代車鈴。權利要求1.一種,在普通自行車的車體上,卸去鏈條、飛輪和鏈輪,加大中軸外套的直徑,在中軸上及中軸外套外設置多氣缸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是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上,一周輻條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與前輪車圈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的一端,輻條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分別與花鼓和動力承載裝置結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在自行車中軸外套內,垂直于中軸平行設置兩組凸輪組,與中軸結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凸輪組上的每只凸輪規格相同,在中軸上與中軸同圓心,圍繞中軸一周均等分間隔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其特征是兩組凸輪組上的凸輪先后接觸氣門桿的時空間隙須均等。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設置連接中軸外套的后輪平叉一端上移,與后斜車杠結構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設置充氣裝置分別連接高氣壓槍頭和自行車輪胎充氣嘴,正或反方向旋轉中軸,氣缸工作,可作充氣筒對自行車進行充氣。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設置高氣壓導管分別連接高氣壓包和氣喇叭取代車鈴。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空氣能動力雙輪三驅動的全過程,其特征是在無鏈條自行車上,當腳登腳踏板帶動中軸正或反方向旋轉,凸輪壓迫氣門桿向另一端推進,并壓縮氣缸內空氣產生高壓氣體,高氣壓包與氣缸連接的單向閥打開,高壓氣體進入高氣壓包,當高氣壓包內的氣壓達到設定的高壓力時,高氣壓包的單向出氣閥打開,將高壓氣體送出分別至前輪車圈的兩組動力承載裝置和后輪動力驅動器的動力承載裝置上,形成推力分別傳遞給前輪和后輪車圈,驅動自行車向前行駛。全文摘要一種,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上,一周輻條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與前輪車圈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的一端,輻條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分別與花鼓和動力承載裝置結構連接。設置充氣裝置分別連接高氣壓槍頭和自行車輪胎充氣嘴,反方向旋轉中軸,氣缸工作,可作充氣筒對自行車進行充氣。本專利技術不需外來能源,綠色環保,多功能,時速不受行政法規等的限制,時速和行程無上限,結構簡約,徹底顛覆了人們騎乘自行車向前行駛中的登車習慣,正反方向登車旋轉都能驅動行駛,將成為全民省力健身的一種最佳代步工具和輕松愜意的享受。文檔編號B62M19/00GK102941904SQ20121051777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專利技術者王春凌 申請人:王春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能動力雙輪三驅動多功能無鏈條自行車及方法,在普通自行車的車體上,卸去鏈條、飛輪和鏈輪,加大中軸外套的直徑,在中軸上及中軸外套外設置多氣缸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是:在無鏈條自行車的前輪車圈上,一周輻條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動力承載裝置,與前輪車圈結構連接;在后輪花鼓的一端,輻條的外側設置一組動力驅動器,分別與花鼓和動力承載裝置結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春凌,
申請(專利權)人:王春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