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收卷機,尤其涉及一種紡織收卷機。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紡織完成后,需要將布料成卷分裝,每卷布料的形成通常是由卷筒在驅(qū)動裝置的帶動下將布料卷取在其上而形成的,然而,現(xiàn)有的紡織收卷機通常僅有一個收卷部,或者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收卷部,但是這些收卷部之間不能自動進行切換,所以當其中一個收卷部上卷取滿布料時就需要暫停收卷機更換新的收卷部,此種方式不僅費時、費力,且嚴重影響了紡織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的紡織用布料收卷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紡織收卷機,包括豎直的機架,所述機架上從上至下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卷筒,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能夠?qū)⒉剂蠆A持到卷筒表面的夾持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可旋轉(zhuǎn)的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夾持部。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由于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紡織收卷機,在機架上設置有能夠?qū)⒉剂蠆A持到卷筒表面的夾持裝置,使用時,當三個卷筒中的一個卷取滿布料時,夾持裝置便開始夾持布料,待布料裁切完畢后,再將布料夾持至另外的卷筒上,此過程自動連續(xù)完成,所以無需停機更換卷筒,不僅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不會降低生產(chǎn)效率,因此本專利技術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機架2,卷筒4,夾持裝置6,伸縮桿8,夾持部10。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I所示,一種紡織收卷機,包括豎直的機架2,該機架2上從上至下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卷筒4,此外,在機架2上還設置有能夠?qū)⒉剂?span style='display:none'>夾持到卷筒4表面的夾持裝置6。該夾持裝置6同樣為三個分別對應三個卷筒4,三個夾持裝置6均包括可旋轉(zhuǎn)的安裝在機架2上的伸縮桿8,及位于伸縮桿8頂端的夾持部10,使用時,當三個卷筒4中的一個卷取滿布料時,夾持裝置6便開始夾持布料,待布料裁切完畢后,再將布料夾持至另外的卷筒4上,此過程自動連續(xù)完成,所以無需停機更換卷筒,不僅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不會降低生產(chǎn)效率。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本專利技術所揭示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quán)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nèi)。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紡織收卷機,包括豎直的機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上從上至下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卷筒(4),所述機架(2)上還設置有能夠?qū)⒉剂蠆A持到卷筒(4)表面的夾持裝置(6)。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紡織收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6)包括可旋轉(zhuǎn)的安裝在所述機架(2)上的伸縮桿(8),所述伸縮桿(8)的頂端設置有夾持部(1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紡織收卷機,包括豎直的機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上從上至下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卷筒(4),所述機架(2)上還設置有能夠?qū)⒉剂蠆A持到卷筒(4)表面的夾持裝置(6)。本專利技術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文檔編號B65H19/28GK102942075SQ201210491679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1月28日專利技術者印九峰 申請人:吳江市三友針紡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紡織收卷機,包括豎直的機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上從上至下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卷筒(4),所述機架(2)上還設置有能夠?qū)⒉剂蠆A持到卷筒(4)表面的夾持裝置(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印九峰,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吳江市三友針紡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