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攻絲夾頭,屬于機床附件。它由接桿、上部開槽并帶卡子和緊固件的上殼、下殼、主動齒輪、軸承、軸、上齒輪、下齒輪、小軸、過渡齒輪、從動齒輪、主軸及爪型離合器組成。它可安裝在鉆床上,其下安裝著鉆夾頭并夾住絲錐。鉆床主軸向下時可正轉攻絲,向上時可反轉退出絲錐。與鉆床的固定牢固,傳動扭矩大,結構簡單,成本低,價格只有過去的(30~60)%。可廣泛用于小企業(yè)、小作坊及其它場合的大小內螺紋加工中。(*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床附件,更明確地說是安裝在鉆床上可用于攻絲的攻絲夾頭。目前機動攻絲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專用機床——攻絲機攻絲,另一種是在鉆床上安裝攻絲頭攻絲。前者不能一機兩用,只能攻絲不能鉆孔。后者可以實現(xiàn)在鉆床上攻絲,一機多用。但目前的綜合式絲錐夾頭、磨擦片式絲錐夾頭和其它已有的攻絲夾頭均結構復雜、加工工藝復雜,造價高而價格昂貴。因而不能適于家庭作坊式及小型工廠的生產(chǎn)要求。00265942.5號專利申請?zhí)峁┝艘环N加工簡單、適于小工廠小作坊要求的攻絲夾頭。但它與鉆床套筒的連接靠緊定螺釘,攻絲扭矩的傳遞靠摩擦輪。大螺孔攻絲時因傳遞扭矩較小易滑動,其與鉆床套筒的連結力也較小,配合公差要求也較嚴。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可用于鉆床上、實現(xiàn)鉆床的一機多用,結構簡單、制造加工簡單,造價低而價格便宜,與鉆床套筒的連接可靠牢固,傳遞扭矩大對大螺孔攻絲也十分可靠,適用于家庭作坊和小型企業(yè)的生產(chǎn)要求的經(jīng)濟適用的攻絲頭。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由與鉆床的套筒連接的上殼、安裝在鉆床主軸的錐孔中的接桿、以螺釘固定在上殼上的下殼以及由以方鍵和接桿連接的主動齒輪、以軸承安裝在上殼和下殼上的軸、固定在軸上與主動齒輪嚙合的上齒輪、固定在軸上的下齒輪、安裝在下殼上的小軸、套裝在小軸上且與下齒輪嚙合的過渡齒輪、位于主動齒輪下面且以軸承安裝在下殼上其下端帶有可以與鉆夾頭連接的圓錐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離合器、套裝在主軸上且與過渡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組成的正反轉攻絲機構所構成。離合器為爪型。其上端和下端均帶離合爪,它以銷固定在主軸上。主動齒輪的下端和從動齒輪的上端分別帶有可以和離合器的上端和下端離合的離合爪。上殼的上部開槽。槽的兩側帶有卡子,卡子上帶孔,孔中安裝緊固用螺釘螺母。開槽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左右對稱的兩個,相應的卡子及螺釘螺母也就有一套或兩套。本攻絲頭是專門用來攻絲的鉆床附件。攻絲時,先要將此攻絲頭裝到鉆床套筒上。安裝時,把上殼套在鉆床套筒上,然后把螺釘螺母擰緊,使上殼緊箍在鉆床的套筒上即可。這種連接十分可靠,比過去的緊定螺釘緊固方式牢固。而且,上殼內徑較鉆床套筒外徑超差范圍大些也沒關系,安裝快捷。左右對稱的兩個開槽可使左右緊固力對稱,有利于接桿和鉆床主軸中心一致。本技術整體可隨鉆床套筒上下移動。接桿裝到鉆床的主軸錐孔中,隨主軸一起轉動。主動齒輪通過方鍵和接桿連接,并隨其轉動。帶動上齒輪作反方向旋轉,其同軸上的下齒輪和主動齒輪反向轉動。下齒輪又帶動過渡齒輪轉動,方向與下齒輪方向相反。過渡齒輪又帶動從動齒輪轉動,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轉向相反。主軸帶動離合器在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離合爪之間可上下移動。當和主動齒輪嚙合時,可作正轉。當主軸和從動齒輪嚙合時,可作反轉。主軸裝上鉆夾頭,絲錐裝在鉆夾頭上。攻絲時,整個機構隨鉆床套筒下移。當絲錐接觸到工件時,受到向上的推力,離合器和主動齒輪嚙合,作正轉,開始攻絲,當攻絲到預定深度時,鉆床套筒帶動整個機構向上移動。主軸受到在工件內的絲錐的拉動,離合器和從動齒輪嚙合,作反向轉動,帶動絲錐退出工件,攻絲結束。離合器以銷和主軸固定在一起。這一結構簡單,加工也容易。這種爪型離合傳動方式較摩擦輪傳動扭矩大大增強,即使加工大螺紋,也不會滑動。本技術的任務就是這樣完成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鉆床上的,結構簡單、制造工藝簡單,造價低而價格便宜的攻絲頭。它固定牢固可靠,傳動扭矩大,適于大小螺紋的加工。其成本只有過去同類產(chǎn)品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價格也只有過去的(30~60)%。它可廣泛用于小型企業(yè)、家庭作坊等場合的螺紋加工中。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的上殼的示意圖(俯視)。圖3為離合器的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圖3的仰視圖。圖6為離合器的爪型圖。圖7為主動齒輪的剖視圖。圖8為從動齒輪的剖視圖。圖9為圖8的俯視圖,亦即圖7的A向視圖。圖10為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爪型圖。圖1所示,實施例1由接桿1、固定在鉆床套筒上的上殼2、以螺釘15固定在上殼2上的下殼7以及由以方鍵與接桿1下端方孔連接的主動齒輪3、軸承5、軸4、上齒輪6、下齒輪11、小軸9、過渡齒輪12、軸承14、主軸13、離合器8和從動齒輪10組成的正反轉攻絲機構構成。離合器8分別以上下離合爪和主動齒輪3下端、從動齒輪10上端的離合爪嚙合傳動。攻絲時,離合器8與主動齒輪3嚙合,接桿1帶動主動齒輪3、離合器8、主軸13正轉完成攻絲。離合器8以銷固定在主軸13上。退出時,接桿1依次帶動主動齒輪3、上齒輪6、軸4、下齒輪11、過渡齒輪12、從動齒輪10、離合器8、主軸13而反轉。此時離合器8和從動齒輪10嚙合傳動。圖2所示,上殼2上部開槽17,槽17兩側帶卡子18。卡子18上帶孔19,孔中緊固螺釘螺母20。圖3~6所示,離合器8上端21和下端22帶離合爪23。圖7~圖10所示,主動齒輪3的下端24和從動齒輪10上端25分別帶有可以和離合器8的上端21和下端22離合的離合爪26。離合爪23和離合爪26爪型相同。實施例1與鉆床套筒的連接牢固可靠,傳動扭矩大,適用加工各種大小內螺紋,可廣泛應用在鉆床上。權利要求1.一種攻絲夾頭,它由與鉆床的套筒連接的上殼、安裝在鉆床主軸的錐孔中的接桿、以螺釘固定在上殼上的下殼以及由以方鍵和接桿連接的主動齒輪、以軸承安裝在上殼和下殼上的軸、固定在軸上與主動齒輪嚙合的上齒輪、固定在軸上的下齒輪、安裝在下殼上的小軸、套裝在小軸上且與下齒輪嚙合的過渡齒輪、位于主動齒輪下面且以軸承安裝在下殼上其下端帶圓錐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離合器、套裝在主軸上且與過渡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組成的正反轉攻絲機構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離合器為爪型,其上端和下端均帶離合爪,它以銷固定在主軸上,主動齒輪的下端和從動齒輪的上端分別帶有可以和離合器的上端和下端離合的離合爪。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攻絲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殼的上部開槽,槽的兩側帶有卡子,卡子上帶孔,孔中安裝緊固用螺釘螺母。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攻絲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槽有左右對稱的兩個。專利摘要一種攻絲夾頭,屬于機床附件。它由接桿、上部開槽并帶卡子和緊固件的上殼、下殼、主動齒輪、軸承、軸、上齒輪、下齒輪、小軸、過渡齒輪、從動齒輪、主軸及爪型離合器組成。它可安裝在鉆床上,其下安裝著鉆夾頭并夾住絲錐。鉆床主軸向下時可正轉攻絲,向上時可反轉退出絲錐。與鉆床的固定牢固,傳動扭矩大,結構簡單,成本低,價格只有過去的(30~60)%。可廣泛用于小企業(yè)、小作坊及其它場合的大小內螺紋加工中。文檔編號B23B31/12GK2467238SQ0123609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3月21日專利技術者于秀彥 申請人:于秀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攻絲夾頭,它由與鉆床的套筒連接的上殼、安裝在鉆床主軸的錐孔中的接桿、以螺釘固定在上殼上的下殼以及由以方鍵和接桿連接的主動齒輪、以軸承安裝在上殼和下殼上的軸、固定在軸上與主動齒輪嚙合的上齒輪、固定在軸上的下齒輪、安裝在下殼上的小軸、套裝在小軸上且與下齒輪嚙合的過渡齒輪、位于主動齒輪下面且以軸承安裝在下殼上其下端帶圓錐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離合器、套裝在主軸上且與過渡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組成的正反轉攻絲機構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離合器為爪型,其上端和下端均帶離合爪,它以銷固定在主軸上,主動齒輪的下端和從動齒輪的上端分別帶有可以和離合器的上端和下端離合的離合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于秀彥,
申請(專利權)人:于秀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5[中國|青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