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圖片查看方法、裝置及智能終端,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并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B、根據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C、在當前顯示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根據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進行頭部運動;D、在有頭部運動時,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頭部運動類型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操作。本發明專利技術使得查看圖片時不需依賴于手指操作,且不要求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案的終端一定具有觸摸屏,更加易于應用和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圖片查看方法、裝置及智能終端。
技術介紹
隨著移動終端硬件功能的不斷提升,移動終端能實現的功能應用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智能移動終端,而且幾乎所有智能移動終端都有拍照和圖片查看的功能。在現有的智能移動終端中,查看圖片時,一般是通過用雙指控制觸摸屏來實現圖片的放大或縮小,然后再通過手指在觸摸屏上滑動來移動圖片的位置。這種圖片查看方式的優點在于,操作起來簡單直觀,且易用;缺點在于,智能應用于具有觸摸屏的移動終端,且必須依賴手的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不需要依賴觸摸屏和手進行操作的圖片查看方法、裝置及智能終端。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圖片查看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A、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并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B、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否則跳轉至步驟A ;C、在當前顯示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根據所述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進行頭部運動;D、在有頭部運動時,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頭部運動類型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操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包括BI、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如果是,則執行步驟B2,否則跳轉至步驟A ;B2、判斷所產生的眨眼動作是否為無意識眨眼,如果是,則跳轉至步驟A,否則執行步驟B3 ;B3、判斷當前顯示的圖片是否處于放大狀態,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圖片進行縮小操作,否則對當前顯示圖片進行放大操作,并執行步驟C。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2包括B21、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計算出用戶眨眼頻率;B22、將所述眨眼頻率與預設的有意識眨眼頻率閾值相比較,在所述眨眼頻率高于所述有意識眨眼頻率閾值時,認為所產生的眨眼為無意識眨眼,否則認為是有意識眨眼。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D包括D1、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一運動規律相符,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一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一方向移動操作,否則執行步驟D2 ;D2、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二運動規律相符,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二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二方向移動操作,否則執行步驟D3 ;D3、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三運動規律相符,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三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三方向移動操作,否則執行步驟D4 ;D4、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四運動規律相符,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四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四方向移動操作,否則跳轉至步驟B0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運動規律為向左搖頭運動,所述第一方向移動操作為向左移動圖片的操作;所述第二運動規律為向右搖頭運動,所述第二方向移動操作為向右移動圖片的操作;所述第三運動規律為抬頭運動,所述第三方向移動操作為向上移動圖片的操作;所述第四運動規律為低頭運動,所述第四方向移動操作為向下移動圖片的操作。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圖片查看裝置,其中,包括面部運動參數采集模塊,用于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并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眨眼運動判斷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圖片縮放操作模塊,用于在用戶有眨眼運動時,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否則啟動面部運動參數采集模塊;頭部運動判斷模塊,用于在當前顯示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根據所述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進行頭部運動;圖片移動操作模塊,用于在有頭部運動時,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頭部運動類型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操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眨眼運動判斷模塊包括眨眼判斷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無意識眨眼過濾單元,用于判斷所產生的眨眼動作是否為無意識眨眼;所述圖片縮放操作模塊包括圖片狀態判斷單元,用于判斷當前顯示的圖片是否處于放大狀態;縮放操作單元,用于在當前顯示的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對當前顯示圖片進行縮小操作,并在當前顯示的圖片處于縮小狀態時,對當前顯示圖片進行放大操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無意識眨眼過濾單元包括計算子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計算出用戶眨眼頻率;比較子單元,用于將所述眨眼頻率與預設的有意識眨眼頻率閾值相比較,在所述眨眼頻率高于所述有意識眨眼頻率閾值時,認為所產生的眨眼為無意識眨眼,否則認為是有意識眨眼。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圖片移動操作模塊包括第一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一運動規律相符;第一移動操作單元,用于在所產生的頭部運動與預設的第一運動規律相符時,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一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一方向移動操作;第二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二運動規律相符;第二移動操作單元,用于在所產生的頭部運動與預設的第二運動規律相符時,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二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二方向移動操作;第三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三運動規律相符; 第三移動操作單元,用于在所產生的頭部運動與預設的第三運動規律相符時,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三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三方向移動操作;第四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是否與預設的第四運動規律相符;第四移動操作單元,用于在所產生的頭部運動與預設的第四運動規律相符時,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預設的、與所述第四運動規律相對應的第四方向移動操作,否則啟動眨眼運動判斷模塊。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智能終端,其中,包括如前述任一項所述的圖片查看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再根據所獲取的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和頭部運動,并根據眨眼動作對圖片進行縮放操作,以及根據頭部運動來對圖片進行移動操作,使得查看圖片時不需依賴于手指操作,且不要求使用本專利技術方案的終端一定具有觸摸屏,更加易于應用和操作。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圖片查看方法流程圖一;圖2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圖片查看方法流程圖二 ;圖3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圖片查看裝置總體原理框圖;圖4是圖3中眨眼運動判斷模塊原理框圖;圖5是圖3中圖片移動操作模塊原理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圖片查看方法流程如圖I所示,該方法固化于智能終端中應用,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1、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并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S2、根據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否則跳轉至步驟SI ;S3、在當前顯示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根據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進行頭部運動;S4、在有頭部運動時,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頭部運動類型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操作。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圖片查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單張圖片瀏覽模式下,對用戶進行面部識別及追蹤,并獲取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和人臉移動軌跡參數;B、根據所述眼睛運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眨眼,如果是,則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否則跳轉至步驟A;C、在當前顯示圖片處于放大狀態時,根據所述人臉移動軌跡參數判斷用戶是否進行頭部運動;D、在有頭部運動時,判斷所產生的頭部運動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頭部運動類型對當前顯示的圖片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操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云貞,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