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速預測技術,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出現,世界各國均對可再生資源引起的濃烈的興趣,風能以其清潔、廉價、開發潛力大等優勢已普遍得以應用,其比例也在逐年飛速增長。然而風力發電也存在著不足。風的不確定性使得風速及風功率的預測變的復雜,預測誤差大、精度低。目前,國內外大多集中于對風速的短期預測研究,對超短期預測乃至動態預測研究甚少。 風速的超短期預測通常指30min以內的預測,同時都基于靜態預測,即將歷史風速及相關條件作為輸入,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風速進行預測,而數據的采集間隔大,序列的實時性及連續性受到約束。此外,對于單臺風機的預測數據來源只取決于該風機所測的風速輸入。雖然,在測量精度提高、計算機處理速度提高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方法會對風速的預測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每種預測算法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使得隨機誤差的概率分布不平均,并且最大誤差可能會很大,預測的穩定性無法保證,因此預測精度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聞。由常識可知,風速是有大小的,風向是有角度的,風電場所測的風速通常以m/s為單位。經實際考察發現,風從一個地點傳播到另外一個地點需要一定的時間,風機在風速和風向角變化時,葉片的變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實際中,往往是在風機測量到當前風能信號以后,風機才做出相應的動作,這之間存在時間滯后的關系。由風能公式(I)可知,風速的變化與風能變化呈三次方的關系,因此,在滯后的這一時間內,對風能的吸收不夠充分, S=-(I) 因此,為了充分利用風機之間能量傳遞的時間,使前一臺風機的風信號超前傳遞到風機,讓風機提前做出相應的動作,不僅能夠充分的利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級聯風機的超短期風速動態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級聯風機建立風電場,測量相鄰兩臺風機的距離為H,采集前臺風機在瞬時的風速為???????????????????????????????????????????????,瞬時風向角為,后臺風機在瞬時的風速為,瞬時風向角為,前臺風機傳播到后臺風機的時間為,i為動態采集時刻?,則計算公式如下:;?2)在步驟1)求得風速傳遞時間差后,實際后臺風機風速輸入為,求兩臺風機的風速衰減率,根據風速衰減率公式求得風速衰減率,風速衰減率公式如下:,得到風速衰減率序列數據,在測得前臺風速,預測相應前臺風速到后臺風速的衰減率,可折算得到后臺風速;3)在步驟1)求得風速傳遞時間差后,實際后臺風機風向角輸入為,求兩臺風機的風向衰減率dg(i),?根據風向衰減率公式求得風向衰減率,風向衰減率公式如下:,得到風向衰減率序列數據,在測得前臺風向,預測相應前臺風向到后臺風向的衰減率,可折算得到后臺風向。350445dest_path_image002.jpg,267585dest_path_image004.jpg,20121041854171 ...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耀良,楊亞蘭,鐘紹山,蔣曉波,王博,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電力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