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即使是在箱體主體的開口部的正面寬度尺寸狹窄的情況下,也能夠輕易地進行連接器的嵌合作業,能夠避免電線在箱體主體內過度地密集,能夠輕易地組裝的電氣連接箱。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電氣連接箱(1)具備裝備與電線(11)的終端連接的多個連接器(7a、7b、8a、8b、9a、9b、10a、10b、10b')的托架(2)和收容托架(2)的箱體主體(3)。在該電氣連接箱(1)上設有將托架(2)遍及箱體主體(3)的開口部(3a)附近和與該開口部(3a)附近相比為進深側的固定位置(3c)移動自由地安裝在箱體主體(3)上的安裝構件(81)、維持在托架(2)被放置在開口部(3a)附近的狀態的維持構件(82)、將被放置在固定位置(3c)的托架(2)向箱體主體(3)固定的固定構件(8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被安裝在汽車的發動機室等的電氣連接箱。
技術介紹
汽車上搭載著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為向這些各種各樣的電子設 備進行電力供給、信號傳送,在上述汽車配置電氣連接箱(例如,參見專利文獻I 3。)。該電氣連接箱使用各種結構的電氣連接箱,例如,有像圖22所示的電氣連接箱 201以及圖23所示的電氣連接箱301那樣,用于將多個線束206、207、208彼此按照規定的圖案連接的電氣連接箱。這些電氣連接箱201、301具備收容與上述線束206、207、208的電線211的終端連接的連接器209a、209b的箱體主體203、覆蓋箱體主體203的上側的開口部 203a的上罩204和覆蓋箱體主體203的下側的開口部203b的下罩205。上述電氣連接箱201、301以下述的順序被組裝。首先,做成將上罩204和下罩205 從箱體主體203拆下的狀態。而且,將一個線束206的連接器209a裝備在箱體主體203,將該一個線束206的電線211從電線導出口 214向箱體主體203外導出。接著,使其它的線束207、208的連接器209b嵌合于被裝備在箱體主體203上的上述一個線束206的連接器 209a,將該其它的線束207、208的電線211從電線導出口 215向箱體主體203外導出。最后,將上罩204和下罩205安裝在箱體主體203,完成電氣連接箱201、301的組裝作業。這樣,上述其它的線束207、208的連接器209b通過與上述一個線束206的連接器 209a嵌合而被固定在箱體主體203。另外,使連接器209b嵌合于連接器209a的嵌合作業是將手從箱體主體203的上側的開口部203a插入來進行。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051094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4-23813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5-304134號公報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電氣連接箱201、301中,存在下面所示的問題。首先,在圖22所示的電氣連接箱201中,由于考慮使連接器209b與連接器209a嵌合時的作業性,而成為將所有的連接器209a、209b固定在箱體主體203的開口部203a附近的布局,所以,與連接器209b連接的電線211擠出到箱體主體203外,因此,存在將上罩204 向箱體主體203安裝的作業煩雜這樣的問題。另外,由于前述的布局,存在與連接器209b 連接的電線211密集在開口部203a附近這樣的問題。另外,因為若電線211密集,則該電線211彼此相互干涉或該電線211的散熱性變差,所以不好。另外,在圖23所示的電氣連接箱301中,由于成為位于箱體主體203的一端部 203c側的一部分連接器209a、209b被固定在箱體主體203的開口部203a附近,位于箱體主體203的另一端部203d側的其它的連接器209a、209b被固定在箱體主體203的進深側的布局,所以,雖然對上述的上罩204的安裝性的問題、電線211密集的問題有些改善,但是,存在使連接器209b與被裝備在箱體主體203的進深側的連接器209a嵌合時的作業性降低這樣的問題。再有,在為開口部203a的正面寬度尺寸狹窄到不能將手插入箱體主體203內的程度的電氣連接箱301的情況下,若將連接器209a、209b的固定位置設定在箱體主體203 的進深側,則存在使連接器20%與連接器209a嵌合的嵌合作業極其困難這樣的問題。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在箱體主體的開口部的正面寬度尺寸狹窄的情況下,也能夠輕易地進行連接器的嵌合作業,避免電線在箱體主體內過度地密集,能夠輕易地組裝的電氣連接箱。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I記載的專利技術是一種電氣連接箱,所述電氣連接箱具備裝備了多個與電線的終端連接的連接器的托架和收容上述托架的箱體主體,其特征在于,設有將上述托架遍及上述箱體主體的開口部附近和與該開口部附近相比為進深側的固定位置移動自由地安裝在上述箱體主體上的安裝構件、維持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的維持構件、將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上述托架向上述箱體主體固定的固定構件。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I記載的專利技術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裝構件由被設置在上述托架的一端部的旋轉軸、被設置在上述箱體主體上,并旋轉自由地安裝上述旋轉軸的旋轉軸安裝部構成,并且,若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則該托架的另一端部被放置在與上述一端部相比從上述開口部離開的位置,成為該托架傾斜地歪斜的狀態。技術方案3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中,其特征在于,在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多個側壁中的位于上述托架的上述一端部側的一個側壁和與該一個側壁相對的另一個側壁上,分別設置將上述電線向上述箱體主體外導出的電線導出口, 并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狀態下,與上述托架相比位于上述箱體主體的進深側的上述電線從設置在上述一個側壁上的上述電線導出口被導出到上述箱體主體外, 而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狀態下,與上述托架相比位于上述開口部側的上述電線從設置在上述另一個側壁上的上述電線導出口被導出到上述箱體主體外。技術方案4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I至技術方案3中任一項記載的專利技術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維持構件具備從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側壁的內面和與該內面相對的上述托架的外面中的一方突出的突出部、與另一方相連,并與該另一方隔開間隔從上述固定位置側向上述開口部側延伸,能夠向從上述突出部離開的方向撓曲的臂部、從該臂部的與上述突出部相對的表面突出,且能夠沿上述臂部的長邊方向重疊于上述突出部的重疊部,并且,上述突出部和上述重疊部重疊,以便上述突出部和上述重疊部中的設置在上述側壁側的一方與另一方相比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側,據此,維持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而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下,上述臂部向從上述突出部離開的方向撓曲,據此,上述重疊部從上述突出部離開,上述托架能夠向上述固定位置側移動。技術方案5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I至技術方案3中任一項記載的專利技術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維持構件具備從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側壁的內面和與該內面重疊的上述托架的外壁的內面中的一方突出的突出部、與另一方相連,并從上述開口部側向上述固定位置側延伸,且能夠向從上述突出部離開的方向撓曲的臂部、被設置在該臂部的從上述另一方離開的一側的端部,且能夠沿上述臂部的長邊方向與上述突出部重疊的重疊部,并且,上述突出部和上述重疊部重疊,以便上述突出部和上述重疊部中的設置在上述側壁側的一方與另一方相比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側,據此,維持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而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下,上述臂部向從上述突出部離開的方向撓曲,據此,上述重疊部從上述突出部離開,上述托架能夠向上述固定位置側移動。技術方案6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4或技術方案5記載的專利技術中,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將上述電線固定在從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側壁的上述開口部側的緣開始凹陷地形成在上述固定位置側,并將上述電線導出到上述箱體主體外的電線導出口的保持器,在上述保持器上設置安裝上述電線的電線安裝部、在從上述開口部側向上述固定位置側被插入上述電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5.14 JP 2010-111956;2011.04.13 JP 2011-088891.一種電氣連接箱,所述電氣連接箱具備裝備了多個與電線的終端連接的連接器的托架和收容上述托架的箱體主體,其特征在于,設有將上述托架遍及上述箱體主體的開口部附近和與該開口部附近相比為進深側的固定位置移動自由地安裝在上述箱體主體上的安裝構件、維持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開口部附近的狀態的維持構件、將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上述托架向上述箱體主體固定的固定構件。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氣連接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裝構件由被設置在上述托架的一端部的旋轉軸、被設置在上述箱體主體上,并旋轉自由地安裝上述旋轉軸的旋轉軸安裝部構成,并且,若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則該托架的另一端部被放置在與上述一端部相比從上述開口部離開的位置,成為該托架傾斜地歪斜的狀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氣連接箱,其特征在于,在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多個側壁中的位于上述托架的上述一端部側的一個側壁和與該一個側壁相對的另一個側壁上,分別設置將上述電線向上述箱體主體外導出的電線導出口,并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狀態下,與上述托架相比位于上述箱體主體的進深側的上述電線從設置在上述一個側壁上的上述電線導出口被導出到上述箱體主體外,而且,在上述托架被放置在上述固定位置的狀態下,與上述托架相比位于上述開口部側的上述電線從設置在上述另一個側壁上的上述電線導出口被導出到上述箱體主體外。4.如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電氣連接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維持構件具備從包圍上述箱體主體的上述開口部的側壁的內面和與該內面相對的上述托架的外面中的一方突出的突出部、與另一方相連,并與該另一方隔開間隔從上述固定位置側向上述開口部側延伸,能夠向從上述突出部離開的方向撓曲的臂部、從該臂部的與上述突出部相對的表面突出,且能夠沿上述臂部的長邊方向重疊于上述突出部的重疊部,并且,上述突出部和上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山慎,伊藤法生,中野良,坪內達哉,
申請(專利權)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