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張可文專利>正文

    自動收線墨斗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372352 閱讀: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2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收線墨斗,包括墨斗、線盤、卷簧軸、卷簧、墨線,卷簧軸與墨斗固定連接,卷簧通過其內端與卷簧軸固定并卷繞在卷簧軸外周,卷簧外端與線盤形成固定連接,所述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組成,第一卷簧內端與卷簧軸固定連接,第一卷簧外端與第二卷簧內端固定,第二卷簧外端與所述線盤形成固定連接。所述墨斗呈扁平型圓瓶狀;所述線盤與墨斗的瓶體形成同心圓狀態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增加墨線長度近一倍,且重量輕、不漏墨、攜帶方便、使用壽命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墨斗,特別是一種自動收線的墨斗。
    技術介紹
    墨斗是房屋建筑或裝修的石工或木工畫線用ー種工具。傳統墨斗包括墨線,用于收線的線盤,用于盛裝墨汁或油墨的墨斗。使用時,將墨線拉出,墨線在拉出過程中通過墨斗中的墨汁或油墨浸潰并使其附著在墨線上,通過線頭與線盤將墨線繃緊,然后拉拽墨線中段部分使其形成弓形,然后放開利用墨線回彈運動將墨汁或油墨附著在擬畫線的物體上形成線狀印跡,以用于加工或校準。當然,也可直接將墨線作為校準線使用,此時,也可不在墨線上附著油墨或墨汁。當將墨線作為鉛垂方向校準線時,可在墨線線頭設置鉛墜即可。自動收線的墨斗是利用卷尺的結構原理,在線盤上設置卷簧以實現自動收線的目的。但現有自動收線墨斗通常都只設有單卷簧,其墨線長度受到卷簧長度限制,當需要較長的墨線時,只有通過增加卷簧長度實現,這樣勢必加大卷簧直徑,造成墨斗截面尺寸増大,不便攜帯。為此,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截面尺寸小、攜帯方便的長墨線自動收線墨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收線墨斗,包括墨斗、線盤、卷簧軸、卷簧、墨線,卷簧軸與墨斗固定連接,卷簧通過其內端與卷簧軸固定并卷繞在卷簧軸外周,卷簧外端與線盤形成固定連接,所述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組成,第一卷簧內端與卷簧軸固定連接,第一卷簧外端與第二卷簧內端固定,第二卷簧外端與所述線盤形成固定連接。采用前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由于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組成,在采用現有技術中相同卷簧的情況下,可増加墨線長度近一倍,而并不増大墨斗截面尺寸,故其攜帯仍然十分方便。進ー步優選的,所述墨斗呈扁平型圓瓶狀;所述線盤與墨斗的瓶體形成同心圓狀態設置。以便極大限度地利用墨斗瓶體內部的剰余空間盛裝墨汁或油墨,可進ー步減小墨斗體積,方便攜帯。更進ー步優選的,所述墨斗的瓶體的一扁平側壁上設有螺合的側蓋;所述卷簧軸通過一端固定在墨斗的另ー扁平側壁上,卷簧軸的另一端支撐在側蓋上;卷簧軸上套接有階梯狀支撐套,支撐套通過其小管段與卷簧軸配合,支撐套的臺階底部設有用于穿過第一卷簧與第二卷簧的連接段的過孔,第二卷簧卷繞在支撐套的小管段外周,支撐套的大管段與所述線盤的內壁配合連接,線盤設有腹板,線盤通過腹板中部的通孔配合在所述支撐套的小管段外圓周上,線盤與支撐套形成同步轉動的固定連接;所述墨斗固定卷簧軸的側壁上還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支撐環線盤對應端的內壁面形成間隙配合。這樣可減小線盤的壁厚,從而節省制造材料,減輕重量,以進ー步確保方便攜帯和延長使用壽命。再進ー步優選的,所述側蓋中部由兩處內凹坑之間形成有捏手,便于維修、加墨等裝拆,同時可加強卷簧軸的牢固性。更進ー步優選的,所述墨斗的瓶ロ部設有螺合的瓶蓋,瓶蓋內設有防止多余油墨或墨汁被墨線帶出的擋墨元件,擋墨元件與墨斗的瓶頸形成密封連接,瓶蓋外端面上形成有圓錐臺形的出線嘴;所述墨線從出線嘴的圓錐臺中部孔中穿出,墨線的前端設有固定連接有線墜,線墜設有可與出線嘴的外圓錐面形成錐面密封的內錐面。這樣既可防止多余油墨或墨汁被墨線帶出,也可在不使用時使墨斗內的油墨或墨汁與外界隔離,防止油墨或墨汁流出或變干硬,利于減少油墨或墨汁消耗,同吋,從清潔的角度確保攜帯的方便性。所述瓶蓋外圓周上形成有直紋。便于瓶蓋擰緊,確保瓶ロ密封。 再進ー步優選的,所述擋墨元件包括瓶塞、擋墨片、海綿墊,瓶塞與墨斗的瓶ロ形成螺合連接結構,瓶塞里端與墨斗的瓶頸形成錐面密封連接;所述瓶蓋與瓶塞形成螺合連接;所述海綿墊與瓶蓋連接;所述擋墨片連接在瓶塞與海綿墊之間。進ー步確保多余油墨或墨汁被墨線帶出或流出、變干硬。本技術使用時,通過線墜向外拉出墨線,彈線線或校準完成后,松開線墜墨線自動收回。通常通過取下瓶蓋、瓶塞、擋墨片和海綿墊后向墨斗內加墨,加墨量控制在墨斗容量的一半為宜,要求使用不具有腐蝕性墨汁或油墨。需要維護時,旋下側蓋,取出線盤、支撐套、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卷簧軸等整體取出,便于換線、清潔等。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増加墨線長度近一倍,且重量輕、不漏墨、攜帯方便、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軸測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圖2中的A— A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但并不因此將本技術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參見圖I、圖2、圖3,一種自動收線墨斗,包括墨斗I、線盤2、卷簧軸3、卷簧、墨線4,卷簧軸3與墨斗I固定連接,卷簧通過其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并卷繞在卷簧軸3外周,卷簧外端與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所述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5和第二卷簧6組成,第一卷簧5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連接,第一卷簧5外端與第二卷簧6內端固定,第二卷簧6外端與所述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所述墨斗I呈扁平型圓瓶狀;所述線盤2與墨斗I的瓶體形成同心圓設置狀態。所述墨斗I的瓶體的一扁平側壁上設有螺合的側蓋12 ;所述卷簧軸3通過一端固定在墨斗I的另ー扁平側壁上,卷簧軸3的另一端支撐在側蓋12上;卷簧軸3上套接有階梯狀支撐套13,支撐套13通過其小管段131與卷簧軸3配合,支撐套13的臺階底部設有用于穿過第一卷簧5與第二卷簧6的連接段的過孔,第二卷簧6卷繞在支撐套13的小管段131外周,支撐套13的大管段與所述線盤2的內壁配合連接,線盤2設有腹板21,線盤2通過腹板21中部的通孔配合在所述支撐套13的小管段131外圓周上,線盤2與支撐套13形成同步轉動的固定連接;所述墨斗I固定卷簧軸3的側壁上還固定連接有支撐環14,支撐環14線盤2對應端的內壁面形成間隙配合。所述側蓋12中部由兩處內凹坑之間形成有捏手121。所述星斗I的瓶ロ部設有螺合的瓶蓋7,瓶蓋7內設有防止多余油星或星汁被星線4帶出的擋墨元件,擋墨元件與墨斗I的瓶頸形成密封連接,瓶蓋7外端面上形成有圓錐臺形的出線嘴71 ;所述墨線4從出線嘴71的圓錐臺的中部孔中穿出,墨線4的前端設有固定連接有線墜8,線墜8設有可與出線嘴71的外圓錐面形成錐面密封的內錐面81。所述擋墨元件包括瓶塞9、擋墨片10、海綿墊11,瓶塞9與墨斗I的瓶ロ形成螺合連接結構,瓶塞9里端與墨斗I的瓶頸形成錐面密封連接;所述瓶蓋7與瓶塞9形成螺合連接;所述海綿墊11與瓶蓋7連接;所述擋墨片10連接在瓶塞9與海綿墊11之間。·所述瓶蓋7外圓周上形成有直紋。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收線墨斗,包括墨斗(1)、線盤(2)、卷簧軸(3)、卷簧、墨線(4),卷簧軸(3)與墨斗(1)固定連接,卷簧通過其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并卷繞在卷簧軸(3)外周,卷簧外端與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5)和第二卷簧(6)組成,第一卷簧(5)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連接,第一卷簧(5)外端與第二卷簧(6)內端固定,第二卷簧(6)外端與所述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收線墨斗,包括墨斗(I)、線盤(2)、卷簧軸(3)、卷簧、墨線(4),卷簧軸(3)與墨斗(I)固定連接,卷簧通過其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并卷繞在卷簧軸(3)外周,卷簧外端與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由并列設置的第一卷簧(5)和第二卷簧(6)組成,第一卷簧(5)內端與卷簧軸(3)固定連接,第一卷簧(5)外端與第二卷簧(6)內端固定,第二卷簧(6)外端與所述線盤(2)形成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收線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I)呈扁平型圓瓶狀;所述線盤(2)與墨斗(I)的瓶體形成同心圓設置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收線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I)的瓶體的一扁平側壁上設有螺合的側蓋(12);所述卷簧軸(3)通過一端固定在墨斗(I)的另一扁平側壁上,卷簧軸(3)的另一端支撐在側蓋(12)上;卷簧軸(3)上套接有階梯狀支撐套(13),支撐套(13)通過其小管段(131)與卷簧軸(3)配合,支撐套(13)的臺階底部設有用于穿過第一卷簧(5)與第二卷簧(6)的連接段的過孔,第二卷簧(6)卷繞在支撐套(13)的小管段(131)外周,支撐套(13)的大管段與所述線盤(2)的內壁配合連接,線盤(2)設有腹板(21),線盤(2)通過腹板(21)中部的通孔配合在所述支撐套(13)的小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可文
    申請(專利權)人:張可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成年轻人电影www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