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頸枕,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若干個三角形單元,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上的棱邊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活動連接;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后形成呈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后形成靠墊,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以上結(jié)構,功能多樣化,滿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更加舒適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家居用品領域,具體涉及頸枕。
技術介紹
頸枕是家居、汽車內(nèi)部的常見用品,目前,為了舒適,很多人在車內(nèi)座椅都準備了頸枕和座椅靠墊。但是現(xiàn)有的頸枕和和座椅靠墊結(jié)構功能單一,無法單憑一個頸枕滿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而且攜帶不方便,對于例如汽車內(nèi)部有限的空間而言,同時準備兩者占用空間大且收納不便。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公開了頸枕,解決了結(jié)構功能單一、收納不便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頸枕,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若干個三角形單元,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上的棱邊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活動連接;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后形成呈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后形成靠墊,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進一步,所述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的所述活動連接為磁性連接。進一步,每個所述三角形單元都包括用于與其它三角形單元磁性連接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設有正極磁扣,第二面設有負極磁扣。進一步,每個所述三角形單元為內(nèi)部設有填充物。進一步,所述填充物為記憶棉、海綿、絲綿、竹炭、決明子中任意一種。進一步,所述若干個三角形單元為六個三角形單元,所述頸枕為呈六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進一步,所述若干個三角形單元包括分別位于所述靠墊兩端的第一三角形單元和第二三角形單元;第一三角形單元連接有在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形成頸枕時與第二三角形單元配合的連接片,該連接片上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靠墊的第一固定結(jié)構;第二三角單元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靠墊的第二固定結(jié)構。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結(jié)構為插扣結(jié)構,該插扣結(jié)構包括插口、用于連接插口與所述連接片的第一拉帶、與插口配合的插扣和用于連接插扣與連接片的第二拉帶。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結(jié)構為彈力松緊帶。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頸枕采用折疊收納可形成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可形成靠墊的結(jié)構,功能多樣化,滿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且設有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能使得靠墊與座椅固定,使用更加舒適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技術頸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此時三角形單元折疊形成頸枕;圖2是圖I中頸枕的示意圖,此時頸枕的三角形單元展開形成靠墊;圖3是圖I中的頸枕用于汽車座椅時的安裝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的靠墊用于汽車座椅時的示意圖,此時靠墊起靠背的用途。圖中,I-頸枕;2-靠墊;21_正面;3_二角形單兀;31_側(cè)壁;32_棱邊;33_第一面;34-第二面;35_第一三角形單元;36_第二三角形單元;37_連接片;4_正極磁扣;5_負極磁扣;6_插扣結(jié)構;61_插口 ;62_第一拉帶;63_插扣;64_第二拉帶;7_彈力松緊帶;8-八角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jié)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頸枕,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若干個三角形單元,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上的棱邊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活動連接;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后形成呈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后形成靠墊,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如圖I和圖2本實施例所示頸枕,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六個三角形單元3,該六個三角形單元3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31上的棱邊32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3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磁性連接。此六個三角形單元3折疊后形成呈六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I且展開后形成靠墊2,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21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采用以上結(jié)構,使得頸枕功能多樣化,滿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攜帶收納方便。本實施例中,每個三角形單元3都包括用于與其它三角形單元磁性連接的第一面33和第二面34,第一面33設有正極磁扣4,第二面34設有與該正極磁扣4配合的負極磁扣5。三角形單元3的內(nèi)部設有填充物,該填充物為慢回彈記憶棉、海綿、絲綿、竹炭、決明子中任意一種或任意多種的混合物。六個三角形單元3包括分別位于所述靠墊兩端的第一三角形單元35和第二三角形單元36。第一三角形單元35連接有在六個三角形單元3折疊形成頸枕I時與第二三角形單元36配合的連接片37,連接片37上設有用于安裝固定靠墊2的插扣結(jié)構6 ;第二三角單元36設有用于輔助安裝固定靠墊的彈力松緊帶7。插扣結(jié)構6包括插口 61、用于連接插口 61與連接片37的第一拉帶62、與插口 61配合的插扣63和用于連接插扣63與連接片37的第二拉帶64。采用插扣結(jié)構6和彈力松緊帶7,能使得靠墊與座椅固定,防止移位,使用更加舒適方便。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中的三角形單元的數(shù)量不局限于六個,可以是至少三個,例如三個、四個、五個、七個等等。本實施例頸枕的其它結(jié)構參見現(xiàn)有技術。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如圖3和圖4所示,頸枕I可通過插扣結(jié)構6和彈力松緊帶7安裝固定在汽車座椅上,展開形成靠墊2時,靠墊2可用做車用空調(diào)被、辦公室家居小被、汽車后排靠墊和/或坐墊等等。例如,靠墊2上部利用插扣結(jié)構6固定在座椅頭枕鐵桿上,下部用彈力松緊帶7將靠墊6固定在座椅等的靠背上,同時還可用八角扣8穿過座椅背部縫隙后做進一步固定,形成具有按摩透氣保健功效的汽車座椅靠墊。以上對本技術實施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技術的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jù)本技術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 范圍之內(nèi),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頸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若干個三角形單元,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上的棱邊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活動連接;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后形成呈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后形成靠墊,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
【技術特征摘要】
1.頸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角形柱體結(jié)構的若干個三角形單元,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通過設于三角形單元側(cè)壁上的棱邊依次連接,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通過彼此相鄰的面依次活動連接;該若干個三角形單元折疊后形成呈多邊形柱體結(jié)構的頸枕且展開后形成靠墊,靠墊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設有三角形單元表面構成的起伏結(jié)構。2.如權利要求I所述頸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三角形單元之間的所述活動連接為磁性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頸枕,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三角形單元都包括用于與其它三角形單元磁性連接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設有正極磁扣,第二面設有負極磁扣。4.如權利要求3所述頸枕,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三角形單元為內(nèi)部設有填充物。5.如權利要求4所述頸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為記憶棉、海綿、絲綿、竹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飛,
申請(專利權)人:劉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