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由暗室主體和設置在暗室主體內的吸波材料組成,所述暗室主體是由龍骨框架和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上的塊狀壁面所組成的可容納工作人員在其內部行走的封閉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狀壁面面對所述封閉空間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屏蔽層,所述屏蔽層上固定有所述吸波材料;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內部設有可供工作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在防火阻燃板上膠粘鋁合金板,并使用絕緣屏蔽鋁箔覆蓋接縫處,有效避免了暗室大面積強互調源的形成,保證屏蔽體結構中易激勵互調的干擾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通信行業中應用的測試實驗室,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
技術介紹
隨著通信頻帶越來越擁擠,通信信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通信天線在工作中產生 的互調信號對通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越來越嚴重,其性能指標變得日益重要,必須對天線互調特性進行測量。天線是向自由空間輻射電磁波的微波設備,天線性能的測試必須在自由空間環境中進行測試,而由于場地和工作條件限制,人們希望在室內進行天線設備測試,所以必須使用微波暗室,以模擬自由空間環境,實現室內天線測試條件。現有微波暗室可以對天線傳輸及輻射性能進行測試,但在測試天線互調指標時,由于暗室構造及部件的特性引入互調干擾源,引起測試誤差。影響互調指標測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暗室屏蔽多使用鋼鐵等鐵磁性材料制作;暗室屏蔽拼接或工藝產生的緊固件、縫隙或毛刺;吸收體沒有緊密安裝,導致部分屏蔽體裸露;暗室內照明燈具等設備布局不理想;暗室內雜物清理不及時等。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必須在原有暗室基礎上重新設計,排除暗室引起的互調因素,同時新的互調暗室還應具備通用暗室除互調測試外的其他測試能力,因而提供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由暗室主體和設置在暗室主體內的吸波材料組成,所述暗室主體是由龍骨框架和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上的塊狀壁面所組成的可容納工作人員在其內部行走的封閉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狀壁面面對所述封閉空間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屏蔽層,所述屏蔽層上固定有所述吸波材料;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內部設有可供工作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作為優選,所述塊狀壁面采用防火阻燃的木質材料,所述屏蔽層的材質為鋁合金板。作為優選,所述屏蔽層與所述塊狀壁面的固定方式為膠粘。作為優選,所述屏蔽層的接縫處設有屏蔽膠條。作為優選,所述屏蔽膠條的寬度為b,b滿足b > 1/10 X ,其中\為微波暗室最小工作波長。作為優選,所述屏蔽膠條的材質為帶有絕緣覆膜的鋁箔材料。作為優選,所述吸波材料為角錐形吸收體材料。作為優選,固定在所述屏蔽層的接縫處的所述吸波材料應滿足所述吸波材料的錐角尖端在所述吸波材料底部的投影落在所述接縫處所在直線上。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為木質平臺。作為優選,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底部四周設有照明燈具及通風窗。本技術主要的革新之處在于I、暗室屏蔽采用鋁合金板材,包括龍骨及屏壁層面;2、放棄了拼接或焊接的傳統組裝方式,而使用膠粘方式直接將鋁板粘貼到木質結構上;避免拼接時產生的縫隙和裸露緊固件,同時也避免焊接時出現的毛刺和焊孔情況;3、使用一定寬度的正反面均覆絕緣膜的屏蔽膠條覆蓋鋁板型材的接縫處,屏蔽膠條采用鋁箔材質;4、優化設計吸收體布局,保證屏蔽體結構中易激勵互調的干擾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弱; 5、重新布置照明燈具、通風等設備的位置,降低其干擾影響;6、暗室地面鋪設木質地板,降低遺落雜物的可能性。基于上述理由本技術可在電子通信、微波技術測試測量等領域廣泛推廣。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由暗室主體和設置在暗室主體內的吸波材料4組成,所述暗室主體是由龍骨框架I和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I上的塊狀壁面2所組成的可容納工作人員在其內部行走的封閉空間,龍骨框架I的材質為鋁合金板材,采用非鐵磁性材料的鋁合金板材構建暗室屏蔽外殼,避免了暗室大面積強互調源的形成。所述塊狀壁面2采用防火阻燃的木質材料,在所述塊狀壁面2面對所述封閉空間的一側表面上用膠粘上鋁合金材質的屏蔽層3,采用膠粘是為避免因焊接而產生毛刺和氣泡,造成短路接觸、毛刺等不均勻導電點的出現。在每兩塊所述屏蔽層3的接縫處設有屏蔽膠條,所述屏蔽膠條的寬度為b,b滿足b > 1/10 X,其中\為微波暗室最小工作波長,所述屏蔽膠條的材質為帶有絕緣覆膜的鋁箔材料,屏蔽膠條保證鋁板接縫不直接暴露,絕緣覆膜要有足夠的厚度和強度,以保證在粘貼時,鋒利的鋁板邊緣或毛刺不滑坡覆膜與鋁箔屏蔽帶短路;雖然絕緣的屏蔽膠條會導致各鋁合金板材之間處于斷路的狀態,由此結構會犧牲了部分高頻(IOOGHz以上)的屏蔽效能,但在通信行業覆蓋的工作頻段(300MHz 3GHz)其對測試的影響微乎其微。所述屏蔽層3上固定有所述吸波材料4,所述吸波材料4為角錐形吸收體材料,而固定在所述屏蔽層3的接縫處的所述吸波材料4應滿足所述吸波材料4的錐角尖端在所述吸波材料4底部的投影落在所述接縫處所在直線上(如圖2所示),即使角錐型吸收體材料最厚處(錐角尖端處)覆蓋于鋁板接縫處,進一步吸收不連續導體介質的互調影響,使吸收體鋪設密實緊湊,布置吸波材料4以不裸露鋁板屏蔽體為標準,在暗室主體拱形頂部安裝吸波材料4時,可對材料底部進行裁切,以確保安裝牢固和安裝位置的精準。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內部設有可供工作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5,所述操作平臺5為木質平臺,操作平臺5在方便工作人員移動的同時,還便于暗室內部的清理整理,避免了雜物遺落進入吸收體間隙而不易發現,造成暗室性能突然下降又原因不明的情況發生。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底部四周設有照明燈具及通風窗,照明燈至于暗室四個下腳,向上照射;在暗室主體拱形頂部吊裝白色泡沫苯板,以便將照明光線反射置天線測試臺面上;將照明燈具及通風窗等設備置于暗室地面或側面墻角處,這樣避免其進入天線主要輻射區,盡量減小互調影響。使用白色泡沫苯板反射來自暗室下腳的照明光線,通風波導使用鋁網制作,不影響照明效果和通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由暗室主體和設置在暗室主體內的吸波材料(4)組成,所述暗室主體是由龍骨框架(1)和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1)上的塊狀壁面(2)所組成的可容納工作人員在其內部行走的封閉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狀壁面(2)面對所述封閉空間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屏蔽層(3),所述屏蔽層(3)上固定有所述吸波材料(4);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內部設有可供工作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由暗室主體和設置在暗室主體內的吸波材料(4)組成,所述暗室主體是由龍骨框架(I)和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I)上的塊狀壁面(2)所組成的可容納工作人員在其內部行走的封閉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狀壁面(2)面對所述封閉空間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屏蔽層(3),所述屏蔽層(3)上固定有所述吸波材料(4);在所述暗室主體的內部設有可供工作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狀壁面(2)采用防火阻燃的木質材料,所述屏蔽層(3)的材質為鋁合金板。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層(3)與所述塊狀壁面(2)的固定方式為膠粘。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互調測試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層(3)的接縫處設有屏蔽膠條。5.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廣源,許潔,譚林,高材生,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東信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