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采礦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地下礦切割天井作業的組合梯。
技術介紹
國內外大型礦山切割井的規格基本為2mX2m,高度為15m_20m之間,在井內施工時,通常采用架設安全基架的方法輔助工人進行施工。由于井的高度有限,因此安全基架通常每6米架設一層,根據具體的工作面在井內由下至上鋪設。采用這種方法施工天井,工作效率很低,主要工作都浪費在反復的拆裝安全基架上面,這樣不但浪費木材又嚴重影響井內施工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鋪設方便的用于地下礦切割天井作業的組合梯。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的用于地下礦切割天井作業的組合梯,其特征在于由一組單體梯子通過連接螺栓首尾連接而成,所述的單體梯子由兩個縱向支撐架,貫穿此兩個縱向支撐架的一組橫蹬所組成,所述的連接螺栓與所述橫蹬的伸出端相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本技術結構簡單,鋪設方便,組合式梯子的長度可以隨意調節,便于在有限的井下空間內施工。另外,組合式梯子的鋪設時間很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井內施工的工程進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I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用于地下礦切割天井作業的組合梯,其特征在于由一組單體梯子通過連接螺栓3首尾連接而成,所述的單體梯子由兩個縱向支撐架1,貫穿此兩個縱向支撐架I的一組橫蹬2所組成,橫蹬2貫通縱向支撐架I,伸出端便于與連接螺栓3相連接。所述的連接螺栓3與所述橫蹬2的伸出端相連接,當組合式梯子的高度需要調節時,可以將不同高度的橫蹬2通過連接螺栓3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地下礦切割天井作業的組合梯,其特征在于由一組單體梯子通過連接螺栓首尾連接而成,所述的單體梯子由兩個縱向支撐架,貫穿此兩個縱向支撐架的一組橫蹬所組成,所述的連接螺栓與所述橫蹬的伸出端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洪朋,劉文博,田慶毅,王文生,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集團礦業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