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包括門(54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底部的地板層(51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中部的設備層(520),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500)頂部的照明通風層(530)。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能夠提高其空間的使用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移動數據中心,特別涉及一種集裝箱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
技術介紹
移動數據中心,一般以移動板房或者車輛為箱體,在箱體內搭建照明、網絡、服務器、存儲器、處理器、空調等設備。由于箱體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合理布局照明、空調、連接線、服務器等設備,以提高空間的使用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集裝箱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以提聞其空間使用率?!榱私鉀Q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采用集裝箱為箱體,包括門,位于所述集裝箱底部的地板層,位于所述集裝箱中部的設備層,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頂部的照明通風層。進一步的,所述照明通風層,包括照明通風單元和制冷輸送處理單元,以及用于所述設備層的布線空間。進一步的,所述照明通風單元、制冷輸送處理單元和布線空間在所述照明通風層的寬度端面依次分布是照明通風單元、制冷輸送處理單元和布線空間。進一步的,所述照明通風單元、制冷輸送處理單元和布線空間在所述照明通風層的寬度端面的分布結構依次是照明通風單元、制冷輸送處理單元、布線空間和照明通風單J Li o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移動數據中心采用集裝箱為箱體。集裝箱內分三層設計,頂層為照明通風層,中間層為設備層,底層為地板層。地板層,能夠防止設備層上的設備與集裝箱底部直接接觸而受潮;地板層與集裝箱的底部的空間可以作為設備層中的設備與設備或網絡的連接線鋪設空間;設備層,用于安裝服務器、機柜、UPS電源等設備;照明通風層,設置有照明通風單元和制冷輸送處理單元,以及用于設備層的布線空間。其中,制冷輸送處理單元,用于輸送新風并控制風量大小及溫濕度;照明通風單元,一方面為移動數據中心內部提供照明,另一方面為設備層輸送制冷輸送處理單元輸送的新風。也就是說,本技術將照明和通風設置在一個單元中,從而提高了空間的使用。其中,照明通風層的布線空間主要是連接設備層與引入的電源線之間的布線空間。本技術將制冷、照明、通風、布線空間分布在照明通風層,而不占用設備層,從而節省了設備層的使用空間,使設備層可以安裝更加的設備,從而提高了照明通風層和設備層的空間使用率。另外,地板層與集裝箱底部的空間用于布置設備與設備或者網絡的連接線鋪設,使地板層與集裝箱的空間進行合理利用,從而提高了地板層的空間使用率。綜上所述,本技術能夠提高其空間的使用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500、集裝箱,510、地板層,520、設備層,530、照明通風層,531、照明通風單元,532、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3、布線空間,540、門。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I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包括門54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底部的地板層51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中部的設備層520,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500頂部的照明通風層530。其中,所述照明通風層530,包括照明通風單元531和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以及用于所述設備層520的布線空間533。作為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在所述照明通風層530的寬度端面分布結構依次是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實施例2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其區別在于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布線空間在照明通風層530上的分布結構。即本實施例的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在所述照明通風層530的寬度端面分布結構依次是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布線空間533和照明通風單元 531。以上兩種實施例的移動數據中心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集裝箱500內分三層設計,頂層為照明通風層530,中間層為設備層520,底層為地板層510。地板層510,能夠防止設備層520上的設備與集裝箱500底部直接接觸而受潮;地板層510與集裝箱500的底部的空間可以作為設備層520中的設備與設備或網絡的連接線鋪設空間;設備層520,用于安裝服務器、機柜、UPS電源等設備;照明通風層530,設置有照明通風單元531和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以及用于設備層的布線空間533。其中,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用于輸送新風并控制風量大小及溫濕度;照明通風單元531,一方面為移動數據中心內部提供照明,另一方面為設備層520輸送制冷輸送處理單元輸送的新風。也就是說,本技術將照明和通風設置在一個單元中,從而提高了照明通風層521的空間的使用率。其中,照明通風層530的布線空間533主要是連接設備層520與引入的電源線之間的布線空間。本技術將制冷、照明、通風、布線空間分布在照明通風層530,而不占用設備層520,從而節省了設備層520的使用空間,使設備層520可以安裝更加的設備,從而提高了照明通風層530和設備層520的空間使用率。另外,地板層510與集裝箱500底部的空間用于布置設備與設備或者網絡的連接線鋪設,使地板層510與集裝箱500的空間進行合理利用,從而提高了地板層510的空間使用率。綜上所述,本技術能夠提高其空間的使用率。權利要求1.ー種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包括門(54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底部的地板層(51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中部的設備層(520),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500)頂部的照明通風層(53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通風層(530),包括照明通風單元(531)和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以及用于所述設備層(520)的布線空間(53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在所述照明通風層(530)的寬度端面分布結構依次是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通風單元 (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和布線空間(533)在所述照明通風層(530)的寬度端面分布結構依次是照明通風單元(531)、制冷輸送處理單元(532)、布線空間(533)和照明通風單元(531)。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包括門(54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底部的地板層(51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中部的設備層(520),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500)頂部的照明通風層(530)。本技術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能夠提高其空間的使用率。文檔編號G06F1/20GK202758271SQ20122015788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專利技術者劉江峰 申請人:上海赫麥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數據中心的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采用集裝箱(500)為箱體,包括門(54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底部的地板層(510),位于所述集裝箱(500)中部的設備層(520),以及位于所述集裝箱(500)頂部的照明通風層(53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江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赫麥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