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技術方案如下:設置中性點,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A相間隙電阻單元與A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將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B相間隙電阻單元與B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將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C相間隙電阻單元與C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避雷回路地單元串接于中性點。采用本技術方案在20kV電力系統中,與被保護電氣設備并聯安裝,具有抑制相間及相地過電壓的功效,避免電氣設備受到雷電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各種過電壓的侵害而發生絕緣擊穿、閃絡、相間短路等電力故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20kV電力系統用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具體涉及一種20kV電力系統中能夠有效抑制雷電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各種過電壓的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屬于輸配電領域。
技術介紹
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是一種應用在20kV配電系統的新型保護電器,可以保 護電氣設備免受雷電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各種過電壓的侵害,保障配電網絡安全可靠運行。以往我國中壓配電系統主要以IOkV電壓等級為主,但是IOkV配電系統存在容量小、布點密、通道多、損耗大等缺餡,目前我國不失時機地引入了 20kV配電系統,并在部分地區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20kV配電系統將占據我國中壓配電系統的主導地位。隨著20kV配電系統的推廣,對應電壓等級電氣設備的過電壓保護問題,也顯的尤為重要。雖然市場上也出現了 20kV系統使用的避雷器,但該產品只能泄放雷電過電壓,而對于系統中經常出現的操作過電壓、暫時過電壓等卻根本起不到限制作用。這就出現了下述現象,即使安裝了 20kV避雷器的配電網絡,電氣設備因過電壓侵害而燒毀的事故仍時有發生。目前尚沒有一種效果理想的20kV過電壓保護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20kV電力系統中沒有一種全面抑制各類過電壓的保護電器,而公開一種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具備抑制雷電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的功效,是有效保護20kV電氣設備免受過電壓侵害的專用設備。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案如下所描述設置中性點,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A相間隙電阻單元與A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相避雷回路相單元、B相間隙電阻單元與B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將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C相間隙電阻單元與C相電容器單元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避雷回路地單元串接于中性點。本技術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在20kV電力系統中,與被保護電氣設備并聯安裝,具有抑制相間及相地過電壓的功效,避免電氣設備受到雷電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各種過電壓的侵害而發生絕緣擊穿、閃絡、相間短路等電力故障,為20kV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具備了限制20kV電力系統高幅值雷電過電壓、低幅值大能量操作過電壓及暫時過電壓的多重功效。具有功能全面、結構簡單、體積小等特點,便于安裝與推廣。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的電路結構原理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A相間隙電阻單元4、B相間隙電阻單元5、C相間隙電阻單元6,A相電容器單元7、B相電容器單元8、C相電容器單元9,避雷回路地單元10,高絕緣環氧樹脂11,中性點12。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技術特征和優點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所述的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I)、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避雷回路地單元(10)均是非線性電阻片單元,A相間隙電阻單元(4)、B相間隙電阻單·元(5)、C相間隙電阻單元(6)均是高壓間隙電阻單元;A相電容器單元(7)、B相電容器單元(8)、C相電容器單元(9)均是高壓電容器單元;設置中性點(12);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C相間隙電阻單元(6)與C相電容器單元(9)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避雷回路地單元(10)串接于中性點(12)。其特征在于,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I)、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和避雷回路地單元(10)均是由數片大容量、高梯度的非線性電阻片封裝于絕緣管內,用硅橡膠模壓而成。其特征還在于,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相間隙電阻單元(6)與C相電容器單元(9)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避雷器回路地單元(10)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大底盒內部。其特征還在于,所有灌封采用真空澆注工藝;三個小底盒分別安裝在大底盒上。其特征還在于,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是一種雙回路保護電器。上述具體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技術上述設計理念的啟發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形,而這些改進或者變形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面的具體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技術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技術。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限定。權利要求1.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設置中性點(12),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C相間隙電阻單元(6)與C相電容器單元(9)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避雷回路地單元(10)串接于中性點(1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I )、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 )、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 )、避雷回路地單元(10 )均是非線性電阻片單元,A相間隙電阻單元(4)、B相間隙電阻單元(5)、C相間隙電阻單元(6)均是高壓間隙電阻單元;A相電容器單元(7)、B相電容器單元(8)、C相電容器單元(9)均是高壓電容器單元;設置中性點(12);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 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C相避雷回路相 單元(3)、C相間隙電阻單元(6)與C相電容器單元(9)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避雷回路地單元(10)串接于中性點(12)。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和避雷回路地單元(10)均是由數片大容量、高梯度的非線性電阻片封裝于絕緣管內,用硅橡膠模壓而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C相間隙電阻單元(6 )與C相電容器單元(9 )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小底盒內部;避雷器回路地單元(10)用阻燃的高絕緣環氧樹脂(11)灌封于一個大底盒內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有灌封采用真空澆注工藝;三個小底盒分別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20kV阻容式過電壓保護器,其特征在于:設置中性點(12),將A相避雷回路相單元(1)、A相間隙電阻單元(4)與A相電容器單元(7)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B相避雷回路相單元(2)、B相間隙電阻單元(5)與B相電容器單元(8)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將C相避雷回路相單元(3)、C相間隙電阻單元(6)與C相電容器單元(9)并聯后的回路串接于中性點(12);避雷回路地單元(10)串接于中性點(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邁進,張清國,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同遠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