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漁業機械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包括有電機、浮體及葉輪,電機輸出軸朝下設置并與葉輪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上安裝有三根以上的呈放射形布置的撐桿,撐桿的外端連接有浮體,其中,電機殼體內安裝有減速裝置,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技術由于減速裝置直接安裝在電機內,使得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體積較小、生產成本低,電機外接的控制器可調整電機轉速,可定時,提高效率、而且組裝裝修方便,便于存放及運輸,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葉輪式增氧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漁業機械
,特指一種減速機安裝在電機內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水產養殖技術的提高及人們生活的需要,水產養殖的面積越來越大,在用于水產養殖的塘、池、湖中養殖的魚、蝦、蟹等,由于養殖密度大或受天氣條件等影響,水中缺氧,會造成魚、蝦、蟹等“浮頭”或死亡,因此,必須不斷地通過人工的方法對水產養殖的 水中增氧,就要應用到增氧機,現有增氧機無論是水車式增氧機還是葉輪式增氧機,其通用的結構都是將電機的輸出軸通過一變速機構帶動葉輪轉動,其不足之處在于一是變速機構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重力、摩擦力等都會消耗電機功率,使得增氧機的效率變低;二是生產或配置變速機構需要增加大量的費用及原材料,增加生產成本;三是增氧機沒有定時功能,沒有自動控制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較小、效率高、組裝裝修方便、生產成本低、可變速、可定時,減速機安裝于電機內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包括有電機、浮體及葉輪,電機輸出軸朝下設置并與葉輪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上安裝有三根以上的呈放射形布置的撐桿,撐桿的外端連接有浮體,其中,電機殼體內安裝有減速裝置。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減速裝置為行星齒輪減速機,外齒圈固定在電機殼體內,太陽齒輪與電機轉子固定連接,行星齒輪連接電機輸出軸并安裝在電機輸出端蓋內側,電機尾蓋和電機輸出端蓋密封連接在電機殼體兩端。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電機通過導線電連接一控制器,控制器上設置有外接電源插頭,控制器變壓或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后輸入電機;所述控制器一側設置有數碼管顯示屏,顯示屏一側設置有調節鍵及電源開關鍵,控制器里面設置有電能監控裝置和含氧量檢測裝置。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含氧量檢測裝置由傳感器和探針組成,探針浸泡在水中;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電機殼體外表面的一側或電機殼體內,通過電機殼體外的無線遙控裝置調整控制器的輸出電壓。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無線遙控裝置為智能手機。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葉輪包括有葉輪盤及撥水葉片,撥水葉片呈放射形地周向均布在葉輪盤的下表面。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葉輪盤為正面朝上設置的圓盤型體,葉輪盤的中上部設置有安裝部,所述的安裝部與直接或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在相鄰兩撥水葉片之間的葉輪盤上設置有通孔。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電機為低速直流電機。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浮體與撐桿的連接處連接有牽引繩索或牽引桿。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浮體為塑料浮球。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由于減速機直接安裝在電 機殼體內,使得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體積較小、輸出扭矩大、生產成本低、效率高(600— 700瓦的電機的增氧機相當于1500瓦的電機的增氧機)、組裝裝修方便,總重量在20KG以下,便于存放及運輸,本專利技術的控制器,可遙控或手控,遙控裝置可用智能手機替代,實現實時遙控,可用于在O—500轉/分鐘范圍內調節電機的輸出轉速,不會燒電機線圈,滿足不同情況下增氧需求,控制器的含氧量檢測裝置,通過探針可檢測到水中含氧量,判斷是否需要補充氧氣,然后實現增氧機自動控制;控制器內的電能監控裝置可檢測設備用電量,整體方便實用,提高便捷;另外,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葉輪式增氧機。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自動控制的增氧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減速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電機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控制器放大示意圖;圖中:1-電機;2-葉輪;3-撐桿;4_塑料浮球;5_控制器;6_葉輪盤;7_撥水葉片;8_通孔;9_電機安裝座;10_牽引繩索;11-電機輸出端蓋;12_行星齒輪;13_太陽齒輪;14_外齒圈;15_顯示屏;16_電壓調節鍵;17_電源開關鍵;18_導線;19_電機尾蓋;20-電機輸出軸;21_安裝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I一4 :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包括有電機I、塑料浮球4及葉輪2,電機輸出軸20朝下設置并與葉輪2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9上安裝有三根以上的呈放射形布置的撐桿3,撐桿3的外端連接有塑料浮球4,其中,電機I殼體內安裝有減速裝置。 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減速裝置為行星齒輪減速機,外齒圈14固定在電機殼體內,太陽齒輪13與電機轉子固定連接,行星齒輪12連接電機輸出軸20并安裝在電機輸出端蓋11內側,電機尾蓋19和電機輸出端蓋11密封連接在電機殼體兩端。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電機I通過導線18電連接一控制器5,控制器5上設置有外接電源插頭,控制器5變壓或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后輸入電機I ;所述控制器5 —側設置有數碼管顯示屏15,顯示屏15 —側設置有電壓調節鍵16及電源開關鍵17,控制器5里面設置有電能監控裝置和含氧量檢測裝置。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含氧量檢測裝置由傳感器和探針組成,探針浸泡在水中;所述的控制器5固定在電機I殼體外表面的一側或電機I殼體內,通過電機I殼體外的無線遙控裝置調整控制器5的輸出電壓。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無線遙控裝置為智能手機。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葉輪2包括有葉輪盤6及撥水葉片7,撥水葉片7呈放射形地周向均布在葉輪盤6的下表面。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葉輪盤6為正面朝上設置的圓盤型體,葉輪盤6的中上部設置有安裝部21,所述的安裝部21與直接或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輸出軸20固定連接,在相鄰兩撥水葉片7之間的葉輪盤6上設置有通孔8。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電機I為低速直流電機。據上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中,所述的塑料浮球4與撐桿3的連接處連接有牽引繩索10或牽引桿。本專利技術的使用利用牽引繩索10將本專利技術牽引至塘、池、湖中的理想增氧位置并 栓系定位在岸邊的固定物上,用遙控器(智能手機)遙控打開電源開關鍵17即可由電機I帶動葉輪2旋轉為水中增氧;控制器5上的調節鍵16,可以調節定時,也可以調節電機轉速,改變增氧量,如小面積魚塘需要的增氧量少,此時就可以通過遙控器或手工調節控制器5調慢轉速,滿足了需求;也可以直接實現自動化控制,控制器5里面安裝的含氧量檢測裝置,浸泡在水里的探針,檢測水中含氧量,再由傳感器將信號傳送到控制器5里面的驅動裝置,根據檢測的含氧量情況,自動控制電機的轉速,實現供氧,含氧檢測裝置實時監測,電機實時自動調節轉速;電能監控裝置,實時監控用電情況,給節約電能提供依據,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包括有電機、浮體及葉輪,電機輸出軸朝下設置并與葉輪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上安裝有三根以上的呈放射形布置的撐桿,撐桿的外端連接有浮體,其特征在于電機殼體內安裝有減速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裝置為行星齒輪減速機,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自動控制的增氧機,包括有電機、浮體及葉輪,電機輸出軸朝下設置并與葉輪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上安裝有三根以上的呈放射形布置的撐桿,撐桿的外端連接有浮體,其特征在于:電機殼體內安裝有減速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華德,
申請(專利權)人:應華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