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15份、連翹3-15份、魚腥草5-10份、麻黃3-5份、生姜2-6份、牛蒡子8-12份、防風5-15份、金櫻子1-3份、八角茴香1-3份、杜鵑花3-8份、綠豆10-40份、韭菜子2-4份。通過臨床應用和觀察,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療效快、療效好、治療徹底、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
,具體是指一種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
技術介紹
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發生較多。其癥狀為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噴嚏,聲音撕啞及咽炎等。鼻塞,感冒癥狀之一,開始為鼻咽部不適、鼻塞,緊跟著就會出現噴嚏、流涕和輕度全身不適癥狀。鼻腔分泌物開始呈無色水樣,一兩天內持續不斷,以后逐漸變稠,呈不透明的黃綠色,量減少。目前發生上述癥狀就醫時往往采用激素或抗菌類藥物進行輸液,采用激素類藥物目的是達到快速退燒的目的,但是其弊端也較大,特別是對兒童,可以引起肥胖、骨質疏松等;而采用抗菌類藥物易引起體內正常的菌群失調,產生眾多隱患,更可怕的是,一旦病菌產生耐藥性,以后使用較溫和的藥很難達到療效了。中醫治療通常以解表發汗、清熱解毒的藥物口服治療,但目前采用的中藥治療,往往見效慢、治療周·期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存在療效好、見效快、治療徹底、無毒副作用的優點。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15份、連翹3-15份、魚腥草5-10份、麻黃3-5份、生姜2_6份、牛蒡子8_12份、防風5_15份、金櫻子1-3份、八角茴香1-3份、杜鵑花3-8份、綠豆10-40份、韭菜子2-4份。優選地,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金銀花3-15份、連翹3-15份、魚腥草5-10份、麻黃3-5份、生姜2_6份、牛蒡子8_12份、防風5-15份、金櫻子1-3份、八角茴香1-3份、杜鵑花3-8份、綠豆10-40份、韭菜子2_4份、荊芥9份、甘草8份、紫蘇葉7份、薄荷7份、葛根12份、廣藿香4份、細辛4份、雄黃3份、竹茹6份、款冬花11份、辛夷6份、羌活4份、紫菀2份、杏仁4份。以上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先按重量份比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治療感冒鼻塞的治療方法相比,不僅治療效果好,見效快,而且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少、治療徹底、所用原料藥均廉價易得,并且可避免毒副反應和輸液反應的發生。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病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g、連翹15g、魚腥草5g、麻黃5g、生姜2g、牛蒡子12g、防風5g、金樓子3g、八角茴香lg、杜鵑花8g、綠豆10g、韭菜子4g。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實施例2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15g、連翹3g、魚腥草10g、麻黃3g、生姜6g、牛蒡子8g、防風15g、金樓子lg、八角茴香3g、杜鵑花3g、綠豆40g、韭菜子2g。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實施例3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g、連翹15g、魚腥草5g、麻黃5g、生姜2g、牛蒡子12g、防風5g、金樓子3g、八角茴香lg、杜鵑花8g、綠豆10g、韭菜子4g、荊芥9份、甘草8份、紫蘇葉7份、薄荷7份、葛根12份、廣藿香4份、細辛4份、雄黃3份、竹茹6份、款冬花11份、辛夷6份、羌活4份、紫菀2份、杏仁4份。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實施例4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15g、連翹3g、魚腥草10g、麻黃3g、生姜6g、牛蒡子8g、防風15g、金樓子lg、八角茴香3g、杜鵑花3g、綠豆40g、韭菜子2g、荊芥9份、甘草8份、紫蘇葉7份、薄荷7份、葛根12份、廣藿香4份、細辛4份、雄黃3份、竹茹6份、款冬花11份、辛夷6份、羌活4份、紫菀2份、杏仁4份。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實施例5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10份、連翹10份、魚腥草8份、麻黃4份、生姜4份、牛蒡子10份、防風10份、金櫻子2份、八角茴香2份、杜鵑花5份、綠豆25份、韭菜子3份、荊芥9份、甘草8份、紫蘇葉7份、薄荷7份、葛根12份、廣藿香4份、細辛4份、雄黃3份、竹茹6份、款冬花11份、辛夷6份、羌活4份、紫菀2份、杏仁4份。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當煎熬40分鐘停止,除去藥渣,取藥液即成。為檢驗本專利技術的治療效果,特進行以下試驗方法,試驗方法采用隨機分組、對照實驗法。選取40例感冒鼻塞患者,將這4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20例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34-69歲,平均年齡45歲。對照組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42歲。對于治療組的給予本專利技術中藥制劑治療。對于對照組采用通常的西藥方法治療。治療標準為《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感冒鼻塞的療效標準。觀察一周,治療結果如下權利要求1.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15份、連翹3-15份、魚腥草5-10份、麻黃3_5份、生姜2_6份、牛蒡子8_12份、防風5_15份、金櫻子1-3份、八角茴香1-3份、杜鵑花3-8份、綠豆10-40份、韭菜子2_4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荊芥9份、甘草8份、紫蘇葉7份、薄荷7份、葛根12份、廣藿香4份、細辛4份、雄黃3份、竹茹6份、款冬花11份、辛夷6份、羌活4份、紫菀2份、杏仁4份。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先按重量份比稱取各原料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 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治療感冒鼻塞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金銀花3?15份、連翹3?15份、魚腥草5?10份、麻黃3?5份、生姜2?6份、牛蒡子8?12份、防風5?15份、金櫻子1?3份、八角茴香1?3份、杜鵑花3?8份、綠豆10?40份、韭菜子2?4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松林,
申請(專利權)人:鄭松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