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拉伸沖床,特別是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包括多工位沖床、拉伸模具、頂料系統、氣動送料器以及傳動系統,在拉伸凹模與拉伸沖頭之間設有脫料板,在脫料板上設有脫料盤,在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上活動連接有一對方棒,該對方棒位于脫料板與拉伸凹模之間,并且其兩端部均捆接有彈性圈,傳動系統與該對方棒凸輪配合,在每條方棒上固定有機械手,兩條方棒上的機械手相互對稱,并且與脫料盤逐個對應,在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上設有砌塊,并且與兩條方棒呈品字狀:其解決了現有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的退料系統以及驅動退料系統和機械手夾持機構工作的傳動系統比較繁瑣,工作穩定性差的技術弊端;本發明專利技術工作穩定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拉伸沖床,特別是一種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
技術介紹
在現有傳統的加工拉伸產品的工藝過程先根據拉伸產品的要求,確定加工拉伸產品的拉伸工序并設計制造該拉伸產品的模具,每道工序需一套模具,由淺入深,并依次安裝在普通的沖床上,逐次沖壓才完成,上述加工過程的每道工序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例如某拉伸產品需要拉伸八次才可成型,在該拉伸產品的加工過程中,必須設計八套加工模具,并每套模具分別在不同的沖床才能完成每道工序。在上述拉伸產品的加工過程中,因加工該拉伸產品的工序多,模具多,使得其加工復雜。因占用設備、操作人員多,使得其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因上述工序多部分需要人工操作,使得生產的效率低,安全性差,產品質 量差。申請號為200710074161. 5,公開號為CN 101293263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裝置,其在拉伸模具的后方及拉伸沖頭上設有退料系統,在拉伸凹模與退料套之間設有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械手夾、持機構。它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拉伸產品生產過程中因工序多,模具多使得加工復雜;因占用設備、操作人員多,使得其生產的效率低、安全性差、產品質量差等技術弊端。但是上述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的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裝置,其還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其退料系統以及驅動退料系統和機械手夾持機構工作的傳動系統比較繁瑣,工作穩定性差;其次上述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裝置不能對拉伸產品進行縮口工藝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提升工作穩定性,而且既能進行拉伸工藝處理,又能進行縮口工藝處理的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包括多工位沖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上的拉伸沖頭、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上的拉伸凹模、安裝于拉伸凹模下部的頂料系統,所述安裝于拉伸凹模下部的頂料系統是指所述下工作臺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拉伸凹模對應,并且兩者相互貫通,在第一通孔內塞接有跳芯,在跳芯的外端配合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壓接有壓板,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前側的氣動送料器以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側邊的傳動系統,所述傳動系統是指在多工位沖床的上端輸出有主傳動軸,在多工位沖床的側壁上端固定有第一轉向器,主傳動軸與第一轉向器之間傳動連接,第一轉向器下端設有萬向聯軸器,萬向聯軸器上傳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另一端連接有凸輪箱組件,所述凸輪箱組件與所述位于脫料板與拉伸凹模之間的一對方棒傳動連接,在拉伸凹模與拉伸沖頭之間設有脫料板,所述脫料板固定在下工作臺的側板上,在脫料板上設有與拉伸沖頭和拉伸凹模的數量相同的脫料盤,所述拉伸沖頭貫穿脫料盤與拉伸凹模配合,在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上活動連接有一對方棒,該對方棒位于脫料板與拉伸凹模之間,并且其兩端部均捆接有彈性圈,傳動系統與該對方棒凸輪配合,在每條方棒上固定有與拉伸沖頭和拉伸凹模的數量相同的機械手,兩條方棒上的機械手相互對稱,并且與脫料盤逐個對應,在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上設有砌塊,所述砌塊朝向方棒設置,并且與兩條方棒呈品字狀。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的工作穩定性高,檢修方便。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包括多工位沖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上的拉伸沖頭和縮口沖頭,所述拉伸沖頭和縮口沖頭呈一字排列狀,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上的拉伸凹模和縮口凹模,所述拉伸凹模與拉伸沖頭數量相同且相對應,所述縮口凹模與縮口沖頭數量相同且相對應,所述拉伸凹模與縮口凹模同樣呈一字排列狀,安裝于下工作臺下部的頂料系統,所述頂料系統分別對應拉伸凹模和縮口凹模,所述安裝于下工作臺下部,且與縮口凹模對應的頂料系統是指在下工作臺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縮口凹模對應,并且兩者相互貫通,在第二通孔內塞接有跳芯,在跳芯的外端連接有頂料桿,所述頂料 桿的另一端與傳動系統凸輪配合,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前側的氣動送料器以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的側邊的傳動系統,所述傳動系統是指在多工位沖床的上端輸出有主傳動軸,在多工位沖床的側壁上端固定有第一轉向器,主傳動軸與第一轉向器之間傳動連接,第一轉向器下端設有萬向聯軸器,萬向聯軸器上傳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另一端連接有凸輪箱組件,所述凸輪箱組件與所述位于脫料板與拉伸凹模之間的一對方棒傳動連接,在凸輪箱組件的下端設有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的另一端上連接有第二轉向器,在第二轉向器上設有輸出軸,輸出軸上套接有頂出凸輪與頂料桿配合,在拉伸凹模與拉伸沖頭之間設有脫料板,所述脫料板固定在下工作臺的側板上,在脫料板上設有脫料盤,所述拉伸沖頭貫穿對應脫料盤與對應拉伸凹模配合,在多工位沖床的下工作臺上活動連接有一對方棒,該對方棒位于脫料板與拉伸凹模之間,并且其兩端部均捆接有彈性圈,傳動系統與該對方棒連接,在每條方棒上固定有機械手,兩條方棒上的機械手相互對稱,并且與脫料盤對應,在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上設有砌塊,所述砌塊朝向方棒設置,并且與兩條方棒呈品字狀。該優選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最佳實施方案,其使得本專利技術既能進行拉伸工藝處理,又能進行縮口工藝處理。為了方便校直多工位沖床的上工作臺的工作軌跡,本專利技術中所述上工作臺與下工作臺之間設有導向組件。本專利技術得到的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其利用脫料盤將拉伸產品從拉伸沖頭上擋下,利用一對方棒來帶動對稱設置的機械手實現夾緊或松開,從而實現拉伸產品在前后工位中的換位,相比較現有的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裝置的退料系統及機械手夾持結構,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性好;同時本專利技術能在一臺裝置上實現拉伸工藝及縮口工藝,使得相對于拉伸產品而言,其加工工藝更加簡單;相對于企業而言,其能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加工精度;使得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更好,企業員工的操作安全性更高。附圖說明圖I是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 圖2是實施例I中上工作臺往下運動,砌塊進入兩個方棒之間的狀態示意 圖3是實施例I中上工作臺往上運動,砌塊與兩個方棒脫離的狀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 圖5是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 圖6是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 圖7是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 圖8是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多工位沖床I、上工作臺1-1、下工作臺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_4、拉伸沖頭2、縮口沖頭2-1、拉伸凹模3、縮口凹模3-1、脫料板4、脫料盤5、方棒6、彈性圈7、機械手8、砌塊9、主傳動軸10、第一轉向器11、第一轉動軸12、凸輪箱組件13、第二轉動軸14、第二轉向器15、輸出軸16、頂出凸輪17、萬向聯軸器18、跳芯19、頂料桿20、彈簧21、壓板22、導向組件23、傳動系統24、頂料系統25、氣動送料器26。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 : 如圖I中所述,本實施例提供的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包括多工位沖床I、安裝于多工位沖床I的上工作臺1-1上的拉伸沖頭2、安裝于多工位沖床I的下工作臺1-2上的拉伸凹模3、安裝于拉伸凹模3下部的頂料系統25,安裝于多工位沖床I的下工作臺1-2前側的氣動送料器26以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I的側邊的傳動系統24,在拉伸凹模3與拉伸沖頭2之間設有脫料板4,所述脫料板4固定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多工位自動拉伸沖床,包括多工位沖床(1)、安裝于多工位沖床(1)的上工作臺(1?1)上的拉伸沖頭(2)、安裝于多工位沖床(1)的下工作臺(1?2)上的拉伸凹模(3)、安裝于拉伸凹模(3)下部的頂料系統(25),安裝于多工位沖床(1)的下工作臺(1?2)前側的氣動送料器(26)以及安裝于多工位沖床(1)的側邊的傳動系統(24),其特征在于:在拉伸凹模(3)與拉伸沖頭(2)之間設有脫料板(4),所述脫料板(4)固定在下工作臺(1?2)的側板上,在脫料板(4)上設有與拉伸沖頭(2)和拉伸凹模(3)的數量相同的脫料盤(5),所述拉伸沖頭(2)貫穿脫料盤(5)與拉伸凹模(3)配合,在多工位沖床(1)的下工作臺(1?2)上活動連接有一對方棒(6),該對方棒(6)位于脫料板(4)與拉伸凹模(3)之間,并且其兩端部均捆接有彈性圈(7),傳動系統(24)與該對方棒(6)凸輪配合,在每條方棒(6)上固定有與拉伸沖頭(2)和拉伸凹模(3)的數量相同的機械手(8),兩條方棒(6)上的機械手(8)相互對稱,并且與脫料盤(5)逐個對應,在多工位沖床(1)的上工作臺(1?1)上設有砌塊(9),所述砌塊(9)朝向方棒(6)設置,并且與兩條方棒(6)呈品字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杏芳,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天時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