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孔固定桿、伸縮桿和采樣孔固定桿,伸縮桿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和采樣孔固定桿,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和觀察孔,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平行設置,第一平面鏡朝向采樣孔,第二平面鏡朝向觀察孔,所述的采樣孔周圍設有光源。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觀察效果好,操作方便,便于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用于觀察擠出機或注塑機的螺筒內表面。
技術介紹
在改性塑料進行加工過程中,我們要用到擠出機;在注塑成型塑料制品過程中,我們也要用到擠出機。無論是擠出機還是注塑機,物料都是在一定長度的螺筒中,通過螺桿剪切和螺筒加熱進行塑化的。在加工過程中,由于使用時間的延長,或異常停機,螺桿抱死,或異物的掉入,容易造成螺筒內表面的磨損、刮花或損傷。這就需要對機器上螺筒內表面進行觀察來確定螺筒是否可以繼續使用?,F有的觀察螺筒的方法是將螺筒拆下來仔細看清楚或者拿手電照著大概看一下,拆螺筒是件很費時間的事,而由于螺筒是有一定長徑比的設備,用手電照,一方面無法看清,一方面容易產生錯覺;而檢查螺筒有時候又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加工。于是,研制一種能觀察螺筒內表面的設備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還沒有專門觀察螺筒內表面的設備,如果有一種能輕松觀察到螺筒內表面的設備,是大家所期待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觀察效果好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以滿足生產中檢查螺筒的需要。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孔固定桿、伸縮桿和采樣孔固定桿,伸縮桿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和采樣孔固定桿,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和觀察孔,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平行設置,第一平面鏡朝向采樣孔,第二平面鏡朝向觀察孔,所述的采樣孔周圍設有光源。進一步地,所述的伸縮桿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之間采用可伸縮方式連接,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分別與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連接。所述的伸縮桿上標有采樣孔和觀察孔中心的距離的刻度。所述的第二平面鏡帶有刻度。所述的光源為均布在采樣孔周圍的一組燈泡或環繞在采樣孔周圍的環形燈泡。所述的第一平面鏡傾斜45°設置。所述的采樣孔固定桿上端以及觀察孔固定桿的下端皆固定有螺紋罩。所述的采樣孔固定桿內位于第一平面鏡和螺紋罩之間的位置處設有光源的引擎>J-U ρ α裝直。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觀察效果好,操作方便,便于使用。附圖說明圖I為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剖面 圖2為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側視 圖3為螺筒內表面觀察器主視 圖4為伸縮桿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專利技術。 實施例如圖2所示,為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側視圖,圖3為其主視圖,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包括觀察孔固定桿11、伸縮桿4和采樣孔固定桿2,伸縮桿4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11和采樣孔固定桿2,采樣孔固定桿2上端以及觀察孔固定桿11的下端皆固定有螺紋罩7,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9和觀察孔6,如圖I所示,為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剖面圖,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I和第二平面鏡5,第一平面鏡I傾斜45°設置,第一平面鏡I和第二平面鏡5相互平行,第一平面鏡I朝向采樣孔9,第二平面鏡5朝向觀察孔6,所述的采樣孔固定桿2內位于第一平面鏡I和螺紋罩7之間的位置處設有光源9的引擎裝置8。所述的采樣孔9周圍設有光源9,光源9為環繞在采樣孔9周圍的環形燈泡,保證采樣孔9所得到的螺筒內表面不會因為光的集中而刺眼。伸縮桿4上標有采樣孔9和觀察孔6中心的距離的刻度3。如圖4所示,為伸縮桿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伸縮桿4包括第一連接桿12和第二連接桿13,第一連接桿12為大桿,第二連接桿13為小桿,大桿套小桿,大桿和小桿之間靠鍵槽連接,可以手動調節桿的長度,第一連接桿12和第二連接桿13分別與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連接。所述的第二平面鏡5帶有刻度,可以確切知道螺筒內表面進入觀察孔的尺寸。使用時,將引擎裝置8打開,光源9發光,調動伸縮桿4,將螺筒內表面觀察器放入冷卻的擠出機螺筒,調動伸縮桿4的長度和旋轉螺筒內表面觀察器的角度,可以觀察螺筒內任何位置,同時可以定量的知道采樣孔到觀察孔6之間的距離,及觀察孔6對應的角度。對應的螺筒內表面的影像通過第二平面鏡5,鏡反射后進入第一平面鏡1,再經反射,進入觀察者眼中,即可精確的知道螺筒內表面的情況。權利要求1.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孔固定桿(11)、伸縮桿(4)和采樣孔固定桿(2),伸縮桿(4)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11)和采樣孔固定桿(2),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9)和觀察孔(6),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I)和第二平面鏡(5),第一平面鏡(I)和第二平面鏡(5)平行設置,第一平面鏡(I)朝向采樣孔(9),第二平面鏡(5)朝向觀察孔(6),所述的采樣孔(9)周圍設有光源。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桿(4)包括第一連接桿(12)和第二連接桿(13),第一連接桿(12)和第二連接桿(13)之間采用可伸縮方式連接,第一連接桿(12)和第二連接桿(13)分別與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連接。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桿(4)上標有采樣孔(9)和觀察孔(6)中心的距離的刻度(3)。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面鏡(5)帶有刻度。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9)為均布在采樣孔(9 )周圍的一組燈泡或環繞在采樣孔(9 )周圍的環形燈泡。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面鏡(I)傾斜45< 設置。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樣孔固定桿(2)上端以及觀察孔固定桿(11)的下端皆固定有螺紋罩(7)。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樣孔固定桿(2)內位于第一平面鏡(I)和螺紋罩(7)之間的位置處設有光源(9)的引擎裝置(8)。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孔固定桿、伸縮桿和采樣孔固定桿,伸縮桿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和采樣孔固定桿,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和觀察孔,采樣孔固定桿和觀察孔固定桿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第一平面鏡和第二平面鏡平行設置,第一平面鏡朝向采樣孔,第二平面鏡朝向觀察孔,所述的采樣孔周圍設有光源。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觀察效果好,操作方便,便于使用。文檔編號B29C47/92GK102950753SQ20111025272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杜賞, 王培武, 羅李波 申請人: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筒內表面觀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觀察孔固定桿(11)、伸縮桿(4)和采樣孔固定桿(2),伸縮桿(4)的兩端分別連接觀察孔固定桿(11)和采樣孔固定桿(2),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的側壁分別設有采樣孔(9)和觀察孔(6),采樣孔固定桿(2)和觀察孔固定桿(11)內分別設有第一平面鏡(1)和第二平面鏡(5),第一平面鏡(1)和第二平面鏡(5)平行設置,第一平面鏡(1)朝向采樣孔(9),第二平面鏡(5)朝向觀察孔(6),所述的采樣孔(9)周圍設有光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賞,王培武,羅李波,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