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給排水設施,具體目的是提供一種性能可靠的大型塑料檢查井;包括整體注塑成型的本體,本體上包括用于檢修的檢查口和連接管體的接管口,檢查口和接管口之間的本體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本體外壁整體注塑加工有加強筋,加強筋包括設置在本體中部和上部的豎向筋、在本體下部和底部交錯布置的交錯筋;所述的豎向筋表面圓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檢查井與鋼筋混凝土或磚砌的檢查井相比,具有耐酸、堿、鹽腐蝕,適合多種地質條件使用,抗地震性能強,使用壽命長;并且可以現場組裝或者成品直接吊裝使用,大大縮短了建設工期,建設成本低、性價比高,經濟性好。產品的耐久性更好;解決了塑料材質制作的大型檢查井在實踐中難以推廣應用的難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給排水設施,具體涉及檢修管道的檢查井。
技術介紹
檢查井,是在給排水工程中便于施工,及便于工程竣工后安裝或維護給排水管道的地下設施。現有技術中大直徑的供排水管道已經出現,既有金屬材料的、也有塑料等合成材料的或者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最大直徑已經達到2. 6m。但是與之配套的檢查井還沒有用金屬、塑料或者鋼筋混凝土預制;只能鋼筋混凝提現場澆筑或者磚砌而成。而且檢查井因為人員進出頻繁,所以結構強度要求也更高。進ー步増加了金屬、塑料預制的難度。但現有的磚砌或者混凝土澆筑的檢查井埋在地下受潮濕土壌和水汽、濕氣浸泡、酸堿鹽侵蝕極易腐蝕剝落而失去防水能力,易滲透,導致管道內或外水體污染。并且強度降 低,易損壞。由于檢查井通常都是沿道路兩側設置,所以這樣的檢查井一旦損壞不僅造成供水管停水檢修,或者排水管無法排水造成排水癱瘓;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還影響城市道路交通通暢。且大量使用粘土磚造成粘土資源浪費,磚頭、水泥的生產本身也是高耗能產業,大量使用磚頭和水泥也不符合節能環保的時代發展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種性能可靠的塑料檢查井。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是ー種塑料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整體注塑成型的本體,本體上包括用于檢修的檢查ロ和連接管體的接管ロ,檢查ロ和接管ロ之間的本體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本體外壁整體注塑加工有加強筋,加強筋包括設置在本體中部和上部的豎向筋、在本體下部和底部交錯布置的交錯筋;所述的豎向筋表面圓滑。本專利技術開創性地設計了檢查井的形狀和結構,將檢查井外部的加強筋設置為兩種不同的形狀,這與現有技術顯著不同;并且與現有技術中認為的加強筋越密、縱橫布置越均勻對產品結構強度加強效果越好的誤區。因為在檢查井埋設到泥土中后檢查井的中下部和底部主要是受到壓應カ為主,此時就需要縱橫交錯布置,或者斜向交錯布置的加強筋,對檢查井下部和底部的整體結構強度進行加強;同時還可以將檢查井的壁厚加強。而檢查井的中上部受到的壓應カ較下部顯著減??;因為所受壓強與施壓物體的重力成正比,所以檢查井中上部所受的壓強頂多只有下部的一半。而泥土環境上部受熱、冷、壓力作用更復雜;檢查井及所連接的管道的形變,上部泥土等設置的形變也更復雜,所以檢查井上部的應當具有更好的整體性,也就是說要有適當的結構強度,同時能更好地整體形變以便分散來自外界的作用力。也就是利用檢查井本身塑料材質的彈性傳遞和分散外界作用力。避免檢查井局部被破壞,在沒有破損點的情況下,檢查井整體也就不會被進ー步破壞了 ;所以檢查井反而具有更好的受カ性能。在同等條件下,產品的結構性能和耐久性更好。解決了塑料材質制作的檢查井結構強度低,耐久性差,在實踐中難以推廣應用的難題。本專利技術的檢查井與鋼筋混凝土或磚砌的檢查井相比,具有耐酸、堿、鹽腐蝕,適合多種地質條件使用,抗地震性能強,使用壽命長;并且可以現場組裝或者成品直接吊裝使用,大大縮短了建設エ期,尤其是在城市可以大大減小對道路交通的影響;并且安裝后之后的管理方便,免保養;建設成本低、性價比高,經濟性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檢查井的主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的左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1、2、3所示的ー種塑料檢查井,包括本體,本體整體注塑成型。本體上包括用于檢修的檢查ロ 10和連接管體的接管ロ 20,檢查ロ 10和接管ロ 20之間的本體內腔相連通;這樣接管ロ 20用于連接塑料管或者金屬管或者混凝土預制管。所述的檢查ロ 10、接管ロ 20呈管狀,所述的本體整體呈多個管體相貫的形狀。或者也可以是本體整體呈方形立方體,其上設置內腔,內腔與檢查ロ 10、接管ロ 20相通。檢查ロ 10平常可以封閉,打開即可供人員進入進行檢查、維修。檢查ロ 10通常豎直朝上,在有的特殊場合也可能斜向上設置。本專利技術的塑料檢查井建設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并且耐腐蝕。為了保證塑料檢查井的結構牢固,本體外壁設置有加強筋,從加強本體結構的角度來說,本體內壁設置加強筋也是可以的,是本專利技術等同的實施方式。設置在本體外壁也是可以的,可以方便注塑加工。這樣加強筋與本體整體注塑加工成型。加強筋包括設置在本體中部和上部的豎向筋31、在本體下部和底部交錯布置的交錯筋32 ;如圖I來說就是豎向筋31豎直向上、交錯筋32位于本體中下部和底部。這樣檢查井本體的塑料材質和中上部形狀結構更利于整體形變,從而吸收和分散外界作用力。所述的豎向筋31表面圓滑,也就是說豎向筋31的本身設置倒角或圓角,與本體的連接部也設置倒角或圓角;光滑過渡。 經過大量實驗測試,塑料產品在泥土中埋設后損壞都是從外部的連接處,或者加強筋連接處開始的。本專利技術通過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適當減少加強筋、尤其是取消如圖I所示的檢查井上部的水平方向的加強筋、并且加強筋表面圓滑;保證檢查井整體中上部可以有適當的形變余地,分散受カ;避免局部應カ集中而首先被破壞。所以檢查井具有更好的受カ性能。在同等條件下,產品的耐久性更好。解決了塑料材質制作的大型檢查井在實踐中難以推廣應用的難題。因此本專利技術的檢查井如圖I所示的,在保證壁厚足夠的情況下,與檢查ロ 10相接的接管ロ 20外表面不用設置加強筋,或者也僅設置豎向筋均可;圖I中展示了未設置加強筋的結構。檢查井上部加強筋表面圓滑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該微量的形變。避免加強筋阻擋該形變而導致本體由加強筋開始被破壞。進ー步的,所述的豎向筋31突出本體表面的高度不大于20mm。其作用和功能也是便于本體整體的微量形變和分散外界作用力。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確定,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如果本體外形呈立方體,則為了確保本體的整體性能,至少其上部的內腔與外部形狀吻合,使得上部壁厚均勻并設置本專利技術的豎向加強筋。進ー步的,所述的豎向筋31和交錯筋32的結合部設置過渡筋33 ;所述的結合部位于本體由下向上2/3位置處。該2/3處是優選的結合部位;過渡筋33則可以在兩種方式布置的加強筋之間起到結構加強和過渡作用,避免結合部的受カ突變影響產品整體結構性倉^:。更好的是所述的交錯筋32的布置方向為縱橫交錯布置,其中橫向為本體上的接管ロ 20的管軸向、縱向為接管ロ 20的管徑向;所述的過渡筋33由位于結合部的橫向筋構成,該橫向筋寬度方向的中間高、兩側低。也就是說交錯筋32在圖I所示的方向縱橫交錯。仍以圖I來看,也就是說過渡筋33可以進ー步優選的設計為向上和向下呈斜坡狀過渡的結構,保證豎向筋31區域和交錯筋32區域的銜接和過渡。這樣由豎直方向的截面來看,該橫向筋構成的過渡筋33也就是寬度方向中間高、兩側低了。進ー步的,所述的豎向筋31和交錯筋32與過渡筋33的連接部在過渡筋33兩側位置錯開布置。這樣過渡筋33兩側的結構強度更能夠平穩地過渡。檢查井結構性能更均 衡,避免加強的部位結構性能好,無加強筋的位置結構性能差。本專利技術的檢查井除了可以設置為一通井,還可以設置為二通井、三通井、四通井等多種結構。具體來說也就是說所述的檢查ロ 10位于本體上方,接管ロ 20至少設置兩個,并與檢查ロ 10的方向相垂直。也就是接管ロ 20豎直向上,接管ロ 20與檢查ロ 10垂直可以向ー個方向設置構成一通管,專門用于檢查;向兩個方向設置構成二通管,用于到單向流通的管道內檢查、維修;向三個或多個方向設置,然后每個接管ロ 20連接管體構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料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整體注塑成型的本體,本體上包括用于檢修的檢查口(10)和連接管體的接管口(20),檢查口(10)和接管口(20)之間的本體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本體外壁整體注塑加工有加強筋,加強筋包括設置在本體中部和上部的豎向筋(31)、在本體下部和底部交錯布置的交錯筋(32);所述的豎向筋(31)表面圓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聽昌,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普爾頓管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