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前體?內通道循環的氣動式超聲速/高超聲速可調進氣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進氣道主體(1)、安裝在進氣道主體(1)外側的進氣道唇罩(2),所述進氣道主體(1)及進氣道唇罩(2)之間形成進氣道內通道(14),所述進氣道主體(1)具有遠離進氣道內通道(14)的第一級壓縮面(16)及靠近進氣道內通道(14)的第二級壓縮面(17),所述第一級壓縮面及第二級壓縮面相接且相接處具有鈍角的夾角;所述第一級壓縮面(16)上設有第一多縫或多孔板(3),所述第一多縫或多孔板(3)自第一級壓縮面(16)延伸至第一級壓縮面及第二級壓縮面相接處;所述進氣道主體(1)上還設有位于進氣道內通道(14)內的第二多縫或多孔板(7);所述第一多縫或多孔板(3)內具有第一穩壓腔(4),第二多縫或多孔板(7)內具有第二穩壓腔(8);所述第一穩壓腔(4)及第二穩壓腔(8)之間具有引流管道(6),并且第一穩壓腔(4)及第二穩壓腔(8)均只連接一個引流管道;引流管道(6)上安裝有控制二次流流量的閥門(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慧俊,李程鴻,莊逸,黃河峽,張啟帆,王德鵬,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