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1)、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6)、定軸底板(7)、橫桿(10)、延長桿(11)和壓力發生裝置。利用兩條撥桿和一條叉桿的相互作用力,使其中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傳遞路線重合后,靜力傳遞的方向相同,并在撥桿和叉桿形成的環中循環運動,靜力每循環一圈,環中就增加一個靜壓作用力,增加的靜壓力通過兩撥桿之間的被夾物釋放出來,或轉換成靜壓能向外輸出動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能源、動力機械,特別是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靜壓力視為一種保守力,對靜壓力的研究也僅限于杠桿的一些基本原理,對靜壓力的研究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其實靜壓力與磁力的一些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磁場的基本形態是對稱旋轉的,靜力場的基本形態也是對稱旋轉的,一般情況下,在一個孤立的系統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旋向相反、合力為O。嚴格來說,磁場屬于靜力場的一種形態,只是磁力的傳遞路線受材料的導磁特性影響,而靜壓力的傳遞路線與材料分子間的緊密程度有關。 本專利技術利用兩條撥桿和一條叉桿的相互作用力,使其中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傳遞路線重合后,靜力傳遞的方向相同,并在撥桿和叉桿形成的環中循環運動,靜力每循環一圈,環中就增加一個靜壓作用力,增加的靜壓力通過兩撥桿之間的被夾物釋放出來,或轉換成靜壓能向外輸出動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靜壓力循環增壓且釋放或輸出靜壓能的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I)、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6)、定軸底板(7)、橫桿(10)、延長桿(11)和壓力發生裝置,其特征是定軸底板上固定有3條定軸,第一撥桿、叉桿和第二撥桿通過軸承依次與3條定軸活動連接;第一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二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一撥桿的撥柱和第二撥桿的撥柱分別嵌在叉桿兩頭的叉中;橫桿固定在叉桿的一側,或者,橫桿與叉桿鑄成一個整體;第二撥桿的外側端設有延長桿,第一撥桿的外側端設有延長桿或不設延長桿;壓力發生裝置設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或叉桿的橫桿上,壓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兩個方向相反的力分別作用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叉桿的橫桿上;第一撥桿的外側端或外側端的延長桿與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相對且留有夾口(12)。工作原理以說明書附圖的圖I為例,壓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兩個方向相反的力分別作用在叉桿的橫桿和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作用在叉桿的橫桿上的力通過叉桿傳遞至第二撥桿及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且與壓力發生裝置作用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的力的路線重合、方向相同;集中于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的力繞第二撥桿軸左旋,通過夾口的被夾物體傳遞給第一撥桿,再傳遞回叉桿;由于第一撥桿作用于叉桿的力與壓力發生裝置作用于叉桿的力旋向相同,兩力疊加后又傳遞給第二撥桿,作用于第二撥桿的力增大,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作用于第一撥桿的力也隨之增大,形成一個循環增壓的靜壓力傳遞體系,靜壓力每循環一圈,就增加一個相當于叉桿所受的初始靜壓力。增加的靜壓能通過第一撥桿與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之間的被夾物釋放或輸出。 定軸底板或叉桿或叉桿的橫桿或第二撥桿或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設有限位塊,限位塊上設有彈簧或橡膠。由于靜壓力的傳遞速度趨于無限大,若第一撥桿與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直接接觸,可瞬間損壞系統,因此要用限位塊限制撥桿和叉桿的擺動范圍。所述壓力發生裝置為磁力壓力發生裝置(9)或螺桿壓力發生裝置(13)或液壓壓力發生裝置或彈簧螺桿壓力發生裝置或液氣混壓壓力發生裝置。磁力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電磁鐵、電源和控制器組成,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叉桿的橫桿上均設有電磁鐵,通以反向電流,兩磁鐵產生相斥的力分別作用在叉桿的橫桿和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通以同向電流,兩磁鐵產生的吸力可使叉桿和撥桿復位;兩個電磁鐵中的一個可用永磁體替代;控制器由開關組或集成電路組成,起開關電源及控制電磁鐵電流方向的作用,控制器中也可加入遙控裝置,在特殊場合可以用遙控的方法控制磁力壓力發生裝置。螺桿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螺桿、螺桿座和旋桿組成,旋桿可用螺帽替代。彈簧螺桿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彈簧、螺桿、螺桿座和旋桿組成,旋桿可用螺帽替代,彈簧設在螺桿的前端或螺桿與螺桿座之間,螺桿中加入彈簧可使壓力調節具有更大的彈性。液壓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壓缸、活塞和壓力調節器組 成。液氣混壓壓力發生裝置中同時使用了液壓油和空氣兩種流體,空氣和液壓油用活塞或氣囊隔開,液、氣混壓的好處是使得壓力調節范圍變大。夾口由兩塊夾板組成,或者,夾口由兩塊刀狀物組成,呈剪狀。無論夾口設計成什么形狀,都要依據第一撥桿和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的運動曲線進行合理的設計。叉桿、撥桿、延長桿、橫桿、定軸及相關緊固件一般用耐壓強度大的硬質金屬材料制成,夾口的夾刀更要用堅硬的金屬材料制造。本增力夾具有廣泛的用途作為大力剪,可剪斷堅硬的物體,作為大力夾,可夾碎堅硬的東西,作為靜壓能發生器,可間歇性輸出往復運動的機械動力。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第一實施例參見圖I 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I)、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定軸底板(7)、限位塊(8)、磁力壓力發生裝置(9)、橫桿(10)、延長桿(11)和夾口(12)。定軸底板上固定有3條定軸,第一撥桿、叉桿和第二撥桿通過軸承依次與3條定軸活動連接;第一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二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一撥桿的撥柱和第二撥桿的撥柱分別嵌在叉桿兩頭的叉中;橫桿焊接在叉桿的一側;第二撥桿的外側端設有延長桿,第二撥桿與延長桿鑄造成一個整體;第一撥桿的外側端不設延長桿;壓力發生裝置設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或叉桿的橫桿上,磁力壓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兩個方向相反的力分別作用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叉桿的橫桿上;第一撥桿的外側端或外側端的延長桿與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相對且留有夾口,夾口由兩塊夾板組成,夾口間的圓形表示被夾物體。磁力壓力發生裝置主要包括電磁鐵、蓄電池和控制器,電磁鐵有兩個,分別設在叉桿的橫桿和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兩個電磁鐵通以反向電流,產生相斥的力分別作用在叉桿的橫桿和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兩磁鐵通以同向電流,產生的吸力可使叉桿和撥桿復位;控制器由開關組組成,起開關電源及控制電磁鐵電流方向的作用。限位塊上設有彈簧,限位塊有兩個,固定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分別位于叉桿的橫桿兩側;上面一個限位塊的作用是防止叉桿及撥桿復位時,兩塊電磁鐵相碰撞,下面一個限位塊的作用是防止叉桿及撥桿超出擺動范圍,避免第二撥桿的延長桿與第一撥桿直接接觸。第二實施例參見圖2,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I)、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定軸底板(7)、限位塊(8)、叉桿的橫桿(10)、第二撥桿的延長桿(11)、夾口(12)和螺桿壓力發生裝置(13)。螺桿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螺桿、螺桿座和旋桿組成,螺桿座固定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螺桿的一端頂著叉桿的橫桿。其余未述部份同第一實施例,不再重復。第三實施例參見圖3,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I)、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定軸底板(7)、限位塊(8)、叉桿的橫桿(10)、第二撥桿的延長桿(11)、夾口(12)和螺桿壓力發生裝置(13)。增力夾的夾口呈剪狀,夾口中的矩形表示被剪物體。螺桿壓力發生裝置主要由螺桿、螺桿座和螺帽組成,螺桿座固定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上,螺桿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撥桿叉桿式靜壓循環放大增力夾,主要包括第一撥桿(1)、軸承(2)、定軸(3)、撥柱(4)、叉桿(5)、第二撥桿(6)、定軸底板(7)、橫桿(10)、延長桿(11)和壓力發生裝置,其特征是:定軸底板上固定有3條定軸,第一撥桿、叉桿和第二撥桿通過軸承依次與3條定軸活動連接;第一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二撥桿的內側端設有一條撥柱,第一撥桿的撥柱和第二撥桿的撥柱分別嵌在叉桿兩頭的叉中;橫桿固定在叉桿的一側,或者,橫桿與叉桿鑄成一個整體;第二撥桿的外側端設有延長桿,第一撥桿的外側端設有延長桿或不設延長桿;壓力發生裝置設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或叉桿的橫桿上,壓力發生裝置產生的兩個方向相反的力分別作用在第二撥桿的延長桿和叉桿的橫桿上;第一撥桿的外側端或外側端的延長桿與第二撥桿的延長桿相對且留有夾口(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貴祥,
申請(專利權)人:李貴祥,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