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機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調器。該電機支架包括:頂端支撐部;底端固定部;以及電機安裝部,其兩側設置有向電機安裝部的后側折彎的支撐條,電機安裝部與頂端支撐部和底端固定部一體成型,設置在二者之間,支撐條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支撐段,其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段之間形成折彎角,并且在支撐段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機支架,減小了電機支架坯料的尺寸,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加強了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有效減小了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音。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空調器因具有上述的電機支架,使電機的安裝更加牢固可靠,降低了整機運行時的噪音,有利于延長空調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調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機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調器。
技術介紹
近些年來,隨著空調器的性能的提升,空調器的散熱量也隨之增加,為了使空調器正常地散熱而采用的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提高電機的轉速,從而提高風機的散熱能力,但是這樣做所造成的后果是加劇了電機支架的振動、產生較大的噪音。按照圖I所示的現有技術的電機支架,電機支架兩側的支撐條I采用“直條形”的支撐方式,即支撐條I沿豎直方向設置,這種“直條形”支撐條I的支撐平面為一個整體的支撐平面,在電機高速轉動時容易產生前后振動,影響電機支架的穩定性。并且,圖I所示的現有技術中的電機支架的材料分布不合理,電機支架坯料尺寸較大,原材料成本較高,對生產成本的控制非常不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節省原材料、支撐強度和噪音降低效果俱佳的電機支架和具有該電機支架的空調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機支架,包括頂端支撐部;底端固定部;以及電機安裝部,其兩側設置有向電機安裝部的后側折彎的支撐條,電機安裝部與頂端支撐部和底端固定部一體成型,設置在二者之間,支撐條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支撐段,其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段之間形成折彎角,并且在支撐段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進一步地,頂端支撐部的一端形成向電機安裝部前側延伸的第一翻邊部,另一端形成向電機安裝部后側延伸的第二翻邊部,并且在頂端支撐部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二加強筋。進一步地,在底端固定部上設置有第三加強筋。進一步地,在兩側的支撐條之間設置有加強框架。進一步地,在電機安裝部的中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臺,該電機安裝臺上設置有供電機穿過的電機安裝孔。進一步地,在電機安裝臺的表面上設置有第四加強筋。進一步地,加強框架包括連接兩側支撐條的第一加強梁,以及設置在第一加強梁和電機安裝臺之間的第二加強梁。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具有上述的電機支架。進一步地,電機支架設置在空調器的室外機底盤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機支架,采用彎折的支撐條,并且在組成支撐條的支撐段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這樣的結構可以減小電機支架坯料的尺寸,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加強了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有效減小了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音。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空調器因具有上述的電機支架,使電機的安裝更加牢固可靠,降低了整機運行時的噪音,有利于延長空調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I為現有技術的電機支架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電機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機支架,如圖2所示,包括頂端支撐部10 ;底端固定部30 ;以及電機安裝部50,其兩側設置有向電機安裝部50的后側折彎的支撐條51,電機安裝部50與頂端支撐部10和底端固定部30 —體成型,設置在二者之間,支撐條51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支撐段511,其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段511之間形成折彎角α,并且在支撐段511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53。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機支架,采用彎折的支撐條51,并且在組成支撐條51的支撐段511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53,這樣的結構減小了電機支架坯料的尺寸,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加強了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有效減小了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從圖2中還可以看出,頂端支撐部10的一端形成向電機安裝部50前側延伸的第一翻邊部,另一端形成向電機安裝部50后側延伸的第二翻邊部,第一翻邊部通過將處于電機支架上部中空部分的電機支架坯料向電機支架頂部翻起形成,第二翻邊部則是通過將第一翻邊部內部的電機支架坯料向電機安裝部50后側翻起形成。并且,在頂端支撐部10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二加強筋11,在底端固定部30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三加強筋31,由于電機支架需要安裝到空調器的室外機底盤上,底端固定部30要固定在室外機底盤上,頂端固定部10需要支撐室外機的外殼,通過設置加強筋就保證了頂端支撐部10和底端固定部30的支撐強度。如圖2所示,在電機安裝部50的中部設置有用于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臺55,該電機安裝臺55上設置有供電機穿過的電機安裝孔57,由于電機運轉時會產生振動,為了降低電機振動對電機支架的影響,在電機安裝臺55的表面上設置有第四加強筋59,使電機支架上與電機接觸最緊密的部分的支撐強度得到了增強。為了進一步完善電機支架的結構、提高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同樣參照圖2所示,在兩側的支撐條51之間設置有加強框架70,具體地,加強框架70包括連接兩側支撐條51的第一加強梁71,以及設置在第一加強梁71和電機安裝臺55之間的第二加強梁73,這樣就將支撐條51與電機安裝臺55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牢固,加強了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更有利于電機支架承受電機運轉時產生的振動,有效減小了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音。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所具有的電機支架為上述的電機支架,并且,該電機支架設置在空調器的室外機底盤上,這樣的空調器電機的安裝更加牢固可靠,降低了整機運行時的噪音,有利于延長空調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電機支架采用彎折的支撐條51,并且在組成支撐條51的支撐段511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53,這樣的結構減小了電機支架坯料的尺寸,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加強了電機支架的支撐強度,有效減小了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并且,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加強框架70的設置使支撐條51與電機安裝臺55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牢固,更有利于電機支架承受電機運轉時產生的振動。 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具有上述電機支架的空調器在運行時噪音得到了降低,有利于延長空調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專利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支架,包括 頂端支撐部(10); 底端固定部(30);以及 電機安裝部(50),其兩側設置有向所述電機安裝部(50)的后側折彎的支撐條(51),并且所述電機安裝部(50)與所述頂端支撐部(10)和底端固定部(30) —體成型,設置在二者之間,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條(51)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支撐段(511),其中,相鄰的兩個所述支撐段(511)之間形成折彎角(α),并且在所述支撐段(511)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5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端支撐部(10)的一端形成向所述電機安裝部(50)前側延伸的第一翻邊部,另一端形成向所述電機安裝部(50)后側延伸的第二翻邊部,并且在所述頂端支撐部(10)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二加強筋(1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支架,包括:頂端支撐部(10);底端固定部(30);以及電機安裝部(50),其兩側設置有向所述電機安裝部(50)的后側折彎的支撐條(51),并且所述電機安裝部(50)與所述頂端支撐部(10)和底端固定部(30)一體成型,設置在二者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條(51)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支撐段(511),其中,相鄰的兩個所述支撐段(511)之間形成折彎角(α),并且在所述支撐段(511)的表面上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加強筋(5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軍,王繼承,付艷,張馨云,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