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確定所述顯示屏的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的交點位置;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在所述第二電極維持脈沖處于下降沿階段時,保持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到達所述交點處時,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恢復ERH_2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上述控制方法不僅消除了顯示屏殘像問題,還消除了在這兩個脈沖之間出現顯示屏自放電地方點的可能,提高了顯示屏的顯示效果解決了現有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等離子顯示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等離子顯示屏顯像原理是在顯示屏的X極和Y極上施加一種驅動波形,使作為像素単元的氣體放電體放電并沖擊熒光粉,形成圖像。該驅動波形一般包括三部分恢復期、尋址期和維持期。恢復期的作用是清除放電后殘留的壁電荷,尋址期的作用是完成尋址放電,將需要點亮的像素點選擇出來,維持期的作用是維持顯示屏放電,即點亮尋址期選擇的像素點并維持。施加在顯示屏的X極和Y極的維持期驅動波形近似為矩形波,圖I示出了該驅動波的理論波形及控制時序(周期為T’)。其控制方法為通過高電平能量恢復(X_ERH和Y_ERH)控制使驅動波形由最低電平上升至最高電平,通過低電平能量恢復(X/Y_ERL)控制時兩個電極的驅動波形由最高電平下降至最低電平,并通過各個電極的維持脈沖高電平(X_SUSH和Y_SUSH)控制和維持脈沖低電平(X_SUSL和Y_SUSL)控制使該電極的驅動波形分別維持在最高電平和最低電平。這種控制方法下,如果顯示屏的狀態不好會導致嚴重的殘像問題,降低屏的顯示效果;且在一個電極的維持脈沖下降沿階段,另ー個電極的維持波形極有可能出于最低電平,從而導致顯示屏自放電低放電(selfdischarge low discharge,簡稱SELD),同樣會影響屏的顯示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在消除殘像時,無法保證等離子顯示屏的顯示效果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包括確定所述顯示屏的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的交點位置;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在所述第二電極維持脈沖處于下降沿階段時,保持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到達所述交點處時,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恢復£1^_2控制。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當控制時序達到所述第二電極維持脈沖上升沿的最高點吋,開啟第二電極的維持脈沖高電平SUSH_2控制和第一電極的維持脈沖低電平SUSL_1控制。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當控制時序到達所述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起點時,關閉第一電極的維持脈沖高電平SUSH_1控制。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判斷所述顯示屏的顯示效果是否滿足要求,若否,則重新確定所述交點的位置;其中,所述重新確定所述交點的位置包括改變所述SUSH_1控制關閉時刻與所述ERH_2控制開啟時刻的時間間隔。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通過使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相交,使得這兩個脈沖之間不可能出現“ー個電極維持脈沖處于下降沿、另ー個電極維持波形處于最低電平”的情況,從而消除了在這兩個脈沖之間出現顯示屏自放電地方點的可能,提高了顯示屏的顯示效果。同時在兩個電極維持波形的周期不變的前提下,兩個脈沖相交,相當于將第二電極維持波形在時間橫軸上左移,縮短了兩次放電的時間間隔,提高了顯示屏的亮度,且ERH_2控制沒有在第二電極上升沿剛開始時開啟,而是在其上升至一定程度(兩個電極維持波形的交點處)時才開啟,即縮短了 ERH_2的作用時間,同樣能提高顯示屏的亮度,使得顯示屏殘像問題得以解決。可見,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消除了顯示屏殘像問題,提高了其顯示效果,解決了現有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存在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的理論波形圖及控制信號的時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的理論波形圖及控制信號的時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電路的結構簡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的理論波形圖及控制信號的時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7為現有控制方法與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對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ー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在消除殘像時,無法保證等離子顯示屏的顯示效果的問題。參照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包括步驟201 :確定顯示屏的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的交點位置;根據當前顯示屏的顯示效果,工作人員設計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維持期驅動波的理論波形圖作為控制目標,主要包括選定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上的一點Stl(LV)作為其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上升沿的交點,即控制效果為,在t時刻,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電壓達到V。如圖3所示,選定S(t4,V)為交點。需要說明的是,圖3中的tft6為在ー個周期T內的相對時序。202: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在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階段時,保持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處于開啟狀態;如圖3所示,在tft2時間段內,應當使第二電極維持期驅動波由最高電平下降至最低電平,故開啟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而在第一電極維持期驅動波下降階段不開啟ERL控制。 203 :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到達上述交點處時,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恢復ERH_2控制。如圖3所示,在t4時刻,第一電極維持期驅動波下降至交點S(即第二電極維持期驅動波上升至交點S),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回復ERH_2控制,第二電極維持期驅動波繼續上升(同時第一電極維持期驅動波繼續下降)。上述控制方法中,僅當控制時序在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階段時,開啟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迫使第二電極維持波形由最高電平下降至最低電平;而在第一電極維持脈沖下降沿階段,不開啟ERL控制,使得第一電極上的電荷移動至第二電極,即第一電極維持脈沖開始下降時,第二電極維持脈沖開始上升,當兩個電極的電荷量相等吋,兩個電極的維持波形相交;再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恢復ERH_2控制,使迫使第一電極的電荷繼續向第二電極移動,從而第一電極維持脈沖下降至最低電平,同時第二電極維持脈沖上升至最高電平,完成兩個電極維持波形的交叉。由上述方法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控制方法使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ニ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相交,使得這兩個脈沖之間不不可能出現“ー個電極維持脈沖處于下降沿、另ー個電極維持波形處于最低電平”的情況,從而消除了在這兩個脈沖之間出現顯示屏自放電地方點的可能,提高了顯示屏的顯示效果。同時在兩個電極維持波形的周期不變的前提下,兩個脈沖相交,相當于將第二電極維持波形在時間橫軸上左移,縮短了兩次放電的時間間隔,提高了顯示屏的亮度,且ERH_2控制沒有在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等離子顯示屏維持期驅動波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確定所述顯示屏的第一電極維持脈沖的下降沿與第二電極維持脈沖的上升沿的交點位置;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在所述第二電極維持脈沖處于下降沿階段時,保持低電平能量恢復ERL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當且僅當控制時序到達所述交點處時,開啟第二電極高電平能量恢復ERH_2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虎,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鑫昊等離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