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包括酸壺、導引棒和壺蓋,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所述導引棒通過所述支座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上,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本發明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不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更使得在注液化成過程中酸液的均勻一致性,提高電池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大量減少了酸霧的產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
技術介紹
化成是鉛酸蓄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化成有內化成及外化成兩種,目前外化成工藝消耗能源及酸污染較為嚴重已趨于淘汰,而內化成工藝能源消耗相對較少,酸污染較輕已開始大量推廣。一在化成過程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并通過導氣管將氣體排出,在排出氣體的同時還帶出大量的酸霧,使得環境污染。二 對于化成前與化成后,必須插入導氣管和拔出導氣管,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酸液會順著導氣管濺到其它地方,如人的身上,充電架,地面等等,形成二次污 染,甚至可能會引起火災事故的發生(因為酸液具較強的腐蝕性和導電性)。目前對化成產生的酸霧,主要通過大型酸霧凈化裝置來將酸霧吸入管道,然后通過噴淋收集再進行中和。其中產生酸霧的部位與酸霧凈化裝置還有一定的空間(未封閉),無法將產生的酸霧最有效的收集,使得生產車間還有一定的酸霧彌漫。酸霧不僅對人體造成傷害,還會對設備(如充電機等),廠房等造成腐蝕,酸霧危害巨大,所以必須將其盡可能的減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不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更使得在注液化成過程中酸液的均勻一致性,提高電池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大量減少了酸霧的產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包括酸壺、導引棒和壺蓋,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所述導引棒通過所述支座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上,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作為優選,所述支座包括門形支架,所述門形支架上設有一個套環,所述導引棒的上部設有凸臺,所述導引棒穿過所述套環并通過所述凸臺搭接于所述套環上。作為優選,所述導引棒為三棱形。作為優選,所述導引棒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尖部。作為優選,所述酸壺為連體酸壺,該連體酸壺包括并聯的若干單體酸壺。作為優選,所述酸壺的注酸口的外圍設有一圈凸環,所述壺蓋套設于所述凸環上。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不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更使得在注液化成過程中酸液的均勻一致性,提高電池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大量減少了酸霧的產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的結構示意2為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的立體圖(其中一個單體酸壺切開)圖3為圖2中壺蓋的結構示意4為導引棒的正視5為導引棒的側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圖I和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包括酸壺I、導引棒2和壺蓋3,所述酸壺為連體酸壺,該連體酸壺包括并聯的若干單體酸壺。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4,所述導引棒2通過所述支座4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2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 12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 11上,如圖3所示,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5,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31。所述酸壺的注酸口 11的外圍設有一圈凸環13,所述壺蓋3套設于所述凸環13上。注液口周圍的凸環可以防止酸液外流。所述支座4包括門形支架41,所述門形支架41上設有一個套環42,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導引棒2的上部設有凸臺21,所述導引棒2穿過所述套環并通過所述凸臺21搭接于所述套環42上。所述導引棒為三棱形。所述導引棒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尖部22。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在酸壺內部增加一根導引棒,導引棒有以下作用,一導引棒插入酸液后,形成負壓將空氣排出,充分發揮傳統導氣管的作用。二 與傳統酸壺相比,在加酸過程中,酸液更能順暢進入到電池里,酸液更加均勻一致。三材質堅固,在使用過程中可更換能重復使用,壽命長,并減少小管的浪費。四無需再插管拔管,減少人力成本。五不會干擾其他操作,例如提液等。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還在酸壺頂部注酸孔周圍設有凸環并在壺蓋內增加具有選擇性的濾酸片。它的設計有以下作用,一在加酸化成過程中產生酸液都集中在凸環內,減少酸液外流,確保電池外觀整潔。二壺的上面設有壺蓋,里面每單格增加一層選擇性的濾酸片(水分子可以通過,硫酸分子不易通過),且僅保留一個排氣口,酸霧復合效率達95%以上。三電池內酸可以減少蒸發,節省成本。四剩下極少部分已揮發的酸霧通過環保設備收集,這樣可以較大的減少環保設備的投入、維護、保養、治理、管理成本等等。五減少中和處理(片堿)所需的費用。六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如皮膚、支氣管、眼睛等等)。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改變了傳統加完酸后還要插入導氣管,并且還排出大量的酸霧的裝置。通過本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可一步到位,無需再要人工插導氣管,同時還大量減少酸霧的產生,既方便操作,又節約成本。權利要求1.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壺、導引棒和壺蓋,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所述導引棒通過所述支座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上,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門形支架,所述門形支架上設有一個套環,所述導引棒的上部設有凸臺,所述導引棒穿過所述套環并通過所述凸臺搭接于所述套環上。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棒為三棱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棒的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尖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壺為連體酸壺,該連體酸壺包括并聯的若干單體酸壺。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的外圍設有一圈凸環,所述壺蓋套設于所述凸環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包括酸壺、導引棒和壺蓋,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所述導引棒通過所述支座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上,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不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更使得在注液化成過程中酸液的均勻一致性,提高電池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大量減少了酸霧的產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文檔編號H01M10/12GK102956928SQ20121044740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專利技術者周明明, 朱漢琪, 杭忠琴, 荊彪, 楊杰, 陳花, 欽力 申請人:超威電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壺、導引棒和壺蓋,所述酸壺內設有一個支座,所述導引棒通過所述支座支于所述酸壺內,所述導引棒的下端由所述酸壺的下酸口伸出,所述壺蓋固定于所述酸壺的注酸口上,所述壺蓋內設有濾酸片,所述壺蓋的頂部設有排氣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明明,朱漢琪,杭忠琴,荊彪,楊杰,陳花,欽力,
申請(專利權)人:超威電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