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和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389425 閱讀: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36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和裝置,通過引入邊緣UE作為中繼,來實現兩基站間的無線通信。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有效避免鋪設有線網絡進行通信時所產生的較大成本開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通信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實現基站(eNodeB)間通信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eNodeB之間主要是通過有線接口實現消息的互通。有線網絡傳輸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是鋪設有線網絡的成本開銷很大。尤其是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小區半徑很大,需要更多的成本架設有線網絡,而在實際應用中,偏遠地區的通信需求又比較少。由此可見,對于偏遠地區而言,傳統的利用有線網絡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和裝置,能有效節約網絡建設成本。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預先在需要通信的兩個相鄰基站共同覆蓋的邊緣區域中設置一個用于中繼的用戶UE1,并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b、當所述基站之間需要通信時,需要發送數據的基站在當前第k幀的Ti時刻將用于發送所述數據的調度信息通知給UE1,并在第k+1幀的Tj時刻將需要發送的所述數據發送給所述UE1;c、所述UE1在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所述調度信息,所述t1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所述UE1根據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d、所述UE1根據接收到的所述調度信息,在第k+1幀的Tj+t1時刻開始接收下行數據,將所述下行數據轉化為上行數據并保存;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數據的目的基站請求上行資源,并在第m幀檢測到相應的調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開啟上行發送通道,根據所述調度DCI,將所述上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與第Tz-(t1+toffset)時刻之間,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帶上發送的上行數據為0,Tz為預設的基站接收上行數據的基準時刻,t2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遠的基站eNodeB2之間的傳輸時延,toffset為預設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幀的第Tz時刻接收所述上行數據。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裝置,該裝置設于需要通信的兩個相鄰基站共同覆蓋的邊緣區域中,系統預先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裝置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該裝置包括:調度信息監測模塊,用于在當前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調度信息,并根據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各所述基站發送的調度信息,通知給數據接收與轉換模塊和數據發送模塊,所述t1為所述裝置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裝置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所述Ti為預設的基站側發送所述調度信息的基準時刻;數據接收與轉換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調度信息,在第k+1幀的Tj+t1時刻開始接收下行數據,將所述下行數據轉化為上行數據,并啟動數據發送模塊;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上行數據的目的基站請求上行資源,并在第m幀檢測到相應的調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開啟上行發送通道,根據所述調度DCI,將所述上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與第Tz-(t1+toffset)時刻之間,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帶上發送的上行數據為0,Tz為預設的基站接收上行數據的基準時刻,t2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遠的基站eNodeB2之間的傳輸時延,toffset為預設的上行提前量。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出的基站(eNodeB)間中繼的方法和裝置,引入邊緣UE作為中繼,可有效實現兩基站間的無線通信,從而有效避免了鋪設有線網絡所產生的較大成本開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在對小區邊緣用戶采用干擾協調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兩基站間的一邊緣用戶來實現兩基站間的無線通信,并且該邊緣用戶通過頻分利用的方式與兩基站保持通信,以避免與不同基站通信時出現較大的干擾問題,如此,在確保通信質量的同時,可有效避免有線通信所產生的較大成本開銷。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1、預先在需要通信的兩個相鄰基站共同覆蓋的邊緣區域中設置一個用于中繼的用戶UE1,并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這里,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使得兩個相鄰基站與UE1進行通信所使用的頻帶資源不同,這樣,可以確保UE1分別與兩基站的通信是獨立的,不存在干擾。具體地,如何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掌握,在此不再贅述。步驟102、當所述基站之間需要通信時,需要發送數據的基站在當前第k幀的Ti時刻將用于發送所述數據的調度信息通知給UE1,并在第k+1幀的Tj時刻將需要發送的所述數據發送給所述UE1。這里需要說明的是,Ti為系統預設的基站發送調度信息的基準時間,對于各基站而言是相同的。步驟103、所述UE1在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所述調度信息,所述t1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所述UE1根據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UE1到兩個基站的距離不同,相應的傳輸時延也將不同,對于距離近的基站其傳輸時延會小,相應地,如果兩基站同時發送調度信息,UE1將先接收到距離近的基站發的信息。因此,這里在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所述調度信息,所述t1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這樣,可以確保接收到距離近的基站的調度信息。進一步地,所述UE1在接收完距離較遠的基站eNodeB2發送的調度信息后停止所述調度信息的接收。這樣,可以確保兩個相鄰基站的調度信息都能接收到,同時能及時釋放相應的子帶資源。進一步地,所述UE1根據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的具體方法可以為:所述U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預先在需要通信的兩個相鄰基站共同覆蓋的邊緣區域中設置一個用于中繼的用戶UE1,并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立連接;b、當所述基站之間需要通信時,需要發送數據的基站在當前第k幀的Ti時刻將用于發送所述數據的調度信息通知給UE1,并在第k+1幀的Tj時刻將需要發送的所述數據發送給所述UE1;c、所述UE1在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所述調度信息,所述t1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所述UE1根據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d、所述UE1根據接收到的所述調度信息,在第k+1幀的Tj+t1時刻開始接收下行數據,將所述下行數據轉化為上行數據并保存;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數據的目的基站請求上行資源,并在第m幀檢測到相應的調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開啟上行發送通道,根據所述調度DCI,將所述上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與第Tz?(t1+toffset)時刻之間,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帶上發送的上行數據為0,Tz為預設的基站接收上行數據的基準時刻,t2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遠的基站eNodeB2之間的傳輸時延,toffset為預設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幀的第Tz時刻接收所述上行數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實現基站間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預先在需要通信的兩個相鄰基站共同覆蓋的邊緣區域中設置一個用于中
    繼的用戶UE1,并采用干擾協調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建
    立連接;
    b、當所述基站之間需要通信時,需要發送數據的基站在當前第k幀的Ti時刻將用于發送所述數據的調度信息通知給UE1,并在第k+1幀的Tj時刻將需
    要發送的所述數據發送給所述UE1;
    c、所述UE1在第k幀的Ti+t1時刻開始檢測所述調度信息,所述t1為UE1
    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間的傳輸時延;所述UE1根
    據分別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
    d、所述UE1根據接收到的所述調度信息,在第k+1幀的Tj+t1時刻開始接
    收下行數據,將所述下行數據轉化為上行數據并保存;
    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數據的目的基站請求上行資源,并在第m幀檢測
    到相應的調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開
    啟上行發送通道,根據所述調度DCI,將所述上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目的基站,
    其中,在第m+1幀的第Tz-(t2+toffset)時刻與第Tz-(t1+toffset)時刻之間,
    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帶上發送的上行數據為0,Tz為預設的基站接收上行
    數據的基準時刻,t2為UE1與所述基站中距離所述UE1遠的基站eNodeB2之間
    的傳輸時延,toffset為預設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幀的第Tz時
    刻接收所述上行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UE1在接收完
    所述eNodeB2發送的所述調度DCI后,停止所述調度DCI的接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所述UE1根據分別
    與所述兩個相鄰基站的傳輸時延,確定所述調度信息為:
    所述UE1將在第k幀的第Ti+t1時刻后在eNodeB1使用的下行子帶上接收

    \t到的所述調度信息確定為所述eNodeB1的調度信息,將在第k幀的第Ti+t2時刻
    后在eNodeB2使用的下行子帶上接收到的所述調度信息確定為所述eNodeB2的
    調度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為:
    所述UE1根據接收到的所述調度信息,在第k+1幀的Tj+t1時刻開始接收
    下行數據,并在接收完所述eNodeB2發送的數據后停止所述下行數據的接收,
    所述UE1將在第k+1幀的第Tj+t1時刻后在eNodeB1使用的下行子帶上接收到
    的所述下行數據,確定為所述eNodeB1發送的有效數據,并轉化為以eNodeB2
    為目的基站的上行數據保存在自身的緩沖區中;將在第k幀的第Tj+t2時刻后在
    eNodeB2使用的下行子帶上接收到的下行數據,確定為所述eNodeB2發送的有
    效數據,并轉化為以eNodeB1為目的基站的上行數據并保存在自身的緩沖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所述UE1開啟所述
    上行發送通道后,在以所述eNodeB1為目的基站的上行數據發送完后停止所述
    上行數據的發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將所述上行數據發
    送給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敬邢妍趙顧良陶雄強邢益海閆淑輝劉建明李祥珍胡煒徐宏祝鋒鄧曉暉
    申請(專利權)人: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