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其特征在于,鞋面是由前后兩部分組合而成,該兩部分通過松緊調節裝置實現連接,該兩部分的連接端的側面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輔助固定的魔術貼一,與魔術貼一相對應貼合有具有伸縮彈性的魔術貼二,長度調節裝置設置于鞋底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完全與鞋底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之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降低生活成本的支出、提倡節約、減少浪費、減少對環境不利影響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領域,涉及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現有技術童鞋是鞋類中重要的分類領域,它能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并為他們提供有利 的護腳作用。由于孩子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他們的身體各個部位尤其是腳部的尺寸都會快速地變大變長,所以父母都會感覺剛給自己的孩子買過的鞋子在他們穿過一段時間后就會變短了,因此還是不得不給孩子重新購買一雙更大尺碼的合腳童鞋。但是,那些被丟棄的小尺碼鞋子卻還是好的,這樣總是會造成一定的浪費,也會增加父母的生活成本支出,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它可以根據孩子腳部尺寸的變大而進行適時的長度調節,使同一雙鞋子經過調節長度后仍能讓孩子們繼續舒適地穿著,這樣就減少了父母因為鞋子變小而為孩子更換鞋子的次數,減少了生活成本的支出,提倡節約,減少浪費,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它是由鞋面、松緊調節裝置、長度調節裝置、鞋底組成,其結構特征在于,鞋面是由前后兩部分組合而成,該兩部分通過松緊調節裝置實現連接,該兩部分的連接端的側面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輔助固定的魔術貼一,與魔術貼一相對應貼合有具有伸縮彈性的魔術貼二,長度調節裝置設置于鞋底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完全與鞋底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之上。其中,所述的長度調節裝置是由定位桿、彈簧、調節塊、牽拉片組成,牽拉片固定于調節塊之上,定位桿設置有彈簧孔,該孔用來連接彈簧,定位桿設置有調節塊牽拉槽,該槽用來放置調節塊,其中一槽邊設置有凸出的榫條,調節塊一側面的底部設置有多個凹形卯孔。其中,所述的鞋底的后腳跟部位設置有定位桿置放槽和調節塊滑槽,定位桿置放槽用來放置定位桿和彈簧,調節塊滑槽用來連接調節塊,調節塊沿著調節塊滑槽和定位桿置放槽作水平移動,并且通過定位桿上的榫條卡入調節塊上的不同卯孔來實現調節長度的目的。將連接有彈簧的定位桿插入定位桿置放槽中,然后將固定于牽拉片底部的調節塊插入調節塊滑槽中,最后將鞋面部分分別固定于鞋底和牽拉片之上即可。當需要調節鞋子的長度時,只需將定位桿的外端按入,此時,與定位桿另一端連接的彈簧被壓縮,同時,定位桿上的榫條與調節塊上的卯孔分離,然后根據實際的需要,滑動調節塊即可,固定于調節塊之上的牽拉片作同步滑動,這樣,固定于牽拉片之上的鞋面部分亦被牽拉,但在松緊調節裝置的作用下,被牽拉的這部分鞋面不會與固定于鞋底之上的另一部分的鞋面分離。長度調節好后,只需松開手,在彈簧的反彈作用下,定位桿被頂回原位,同時,定位桿上的榫條重新插入調節塊上的另一個卯孔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根據孩子腳部尺寸的變大而進行適時的長度調節,它具有降低生活成本的支出、提倡節約、減少浪費、減少對環境不利影響的特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松緊調節裝置優先選擇松緊帶。如圖I所示,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它是由鞋面I、松緊帶2、長度調節裝置3、鞋底4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I是由前后兩部分11和12組合而成,這兩部分通過松緊帶2實現連接,該兩部分的連接端的側面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輔助固定的魔術貼一 13,與魔術貼一 13相對應貼合有魔術貼二 A,長度調節裝置3設置于鞋底4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11完全與鞋底4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12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3之上。其中,所述的長度調節裝置3是由定位桿31、彈簧32、調節塊33、牽拉片34組成,牽拉片34固定于調節塊33之上,定位桿31設置有彈簧孔311,該孔用來連接彈簧32,定位桿31設置有調節塊牽拉槽312,該槽用來放置調節塊33,其中一槽邊設置有凸出的榫條313,調節塊33 —側面的底部設置有三個凹形卯孔331。其中,所述的鞋底4的后腳跟部位設置有定位桿置放槽41和調節塊滑槽42,定位桿置放槽41用來放置定位桿31和彈簧32,調節塊滑槽42用來連接調節塊33,調節塊33沿著調節塊滑槽42和定位桿置放槽41作水平移動,并且通過定位桿31上的榫條313卡入調節塊33上的不同卯孔331來實現調節長度的目的。權利要求1.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它是由鞋面(I)、松緊帶(2)、長度調節裝置(3)、鞋底(4)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I)是由前后兩部分(11)和(12)組合而成,這兩部分通過松緊帶(2)實現連接,長度調節裝置(3)設置于鞋底(4)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11)完全與鞋底(4)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12)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3)之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面(I)的前后兩部分(11)和(12)的連接端的側面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輔助固定的魔術貼一(13),與魔術貼一(13)相對應貼合有魔術貼二(A)。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度調節裝置(3)是由定位桿(31)、彈簧(32)、調節塊(33)、牽拉片(34)組成,牽拉片(34)固定于調節塊(33)之上,定位桿(31)設置有彈簧孔(311),該孔用來連接彈簧(32),定位桿(31)設置有調節塊牽拉槽(312),該槽用來放置調節塊(33),其中一槽邊設置有凸出的榫條(313),調節塊(33) —側面的底部設置有三個凹形卯孔(33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4)的后腳跟部位設置有定位桿置放槽(41)和調節塊滑槽(42),定位桿置放槽(41)用來放置定位桿(31)和彈簧(32),調節塊滑槽(42)用來連接調節塊(33),調節塊(33)沿著調節塊滑槽(42)和定位桿置放槽(41)作水平移動,并且通過定位桿(31)上的榫條(313)卡入調節塊(33)上的不同卯孔(331)來實現調節長度的目的。專利摘要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其特征在于,鞋面是由前后兩部分組合而成,該兩部分通過松緊調節裝置實現連接,該兩部分的連接端的側面均分別設置有用于輔助固定的魔術貼一,與魔術貼一相對應貼合有具有伸縮彈性的魔術貼二,長度調節裝置設置于鞋底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完全與鞋底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之上。本技術具有降低生活成本的支出、提倡節約、減少浪費、減少對環境不利影響的特點。文檔編號A43B3/30GK202760288SQ201220434389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林世鈞 申請人:林世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以調節長度的鞋子,它是由鞋面(1)、松緊帶(2)、長度調節裝置(3)、鞋底(4)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1)是由前后兩部分(11)和(12)組合而成,這兩部分通過松緊帶(2)實現連接,長度調節裝置(3)設置于鞋底(4)后腳跟部位之上,前側的鞋面部分(11)完全與鞋底(4)固定連接,后側的鞋面部分(12)則固定于長度調節裝置(3)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世鈞,
申請(專利權)人:林世鈞,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