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軌道中設置有貫穿基板的通孔;所述軌道上安裝有滑塊,滑塊上設置有貫穿滑塊的圓孔。進一步地說:所述兩根軌道從基板的頂側面垂線偏移一定的角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固定位置的調整,便于固定。另外,滑塊上的圓孔與基板上的通孔相互配合,將螺釘以交叉成角的方式固定在接骨板上,并且利用滑塊的滑動,選擇合適的位置固定,這樣的設計,克服了螺釘、基板與骨周圍肌群收縮力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應力遮擋,同時也能夠多平面鎖定固定,增大螺釘的把持體積,增加把持力,從而使接骨板的固定更加的穩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
技術介紹
骨折微創手術運用顯微鏡或高倍放大鏡,放大手術視野進行手術操作,通過盡可能小的皮膚切口施行“鑰匙孔手術”,使骨科外科手術以最小的醫源性損傷實施最有效的治療。目前,在這類手術中,接骨板是必不可缺少的固定器材,大多采用加壓接骨板、移行接骨 板等各種形態各異、功能相似的接骨板,作為固定器材。雖然現有的接骨板是靠羅定固定在骨折部位,在不同程度上解決了堅強固定這一難題,但是在骨折部位愈合的過程中,這些固定器材存在著應力遮擋問題,因為不能縮短骨折的愈合時間,同時產生關節僵直、骨質疏松等并發癥,驗證影響了骨折的康復和傷者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調整并且有效的固定不同年齡段、不同傷勢的骨折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基板的橫截面為一個橢圓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軌道中設置有貫穿基板的通孔;所述軌道上安裝有滑塊,滑塊上設置有貫穿滑塊的圓孔。進一步地說所述兩根軌道從基板的頂側面垂線偏移一定的角度。更進一步地說所述軌道從基板的頂側面垂線偏移的角度在8-12°之間。所述滑塊上均勻分布有三個圓孔。 所述軌道中的通孔數目是與滑塊一一對應的。所述通孔的數目為六個,相對應的滑塊的數目為六個。更進一步地說所述基板的底側面為股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股骨的表面。所述基板的底側面為脛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脛骨的表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為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能夠實現固定位置的調整,便于固定,能有效的固定不同年齡段、不同傷勢的骨折。另外,滑塊上的圓孔與基板上的通孔相互配合,將螺釘以交叉成角的方式固定在接骨板上,并且利用滑塊的滑動,選擇合適的位置固定,這樣的設計,克服了螺釘、基板與骨周圍肌群收縮力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應力遮擋,同時也能夠多平面鎖定固定,增大螺釘的把持體積,增加把持力,從而使接骨板的固定更加的穩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時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圓孔;2-滑塊;3-通孔;4-軌道;5_基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I所述,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5,基板5的橫截面為一個橢圓形,在本技術中,所述基板5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4,軌道4中設置有貫穿基板5的通孔3。軌道4上安裝有滑塊2,滑塊2上設置有貫穿滑塊的圓孔I。在本技術中,圓孔的數量及位置,通孔的數量及位置,因為他們兩者是相互配合的,所以圓孔和通孔的數量及位置,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根軌道4從基板5的頂側面垂線偏移一定的角度。根據實 際使用的情況看,軌道4從基板5的頂側面垂線偏移的角度在8-12°之間是最佳的選擇。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塊上均勻分布有三個圓孔是一種最佳實施例,對應的,軌道中的通孔數目是與滑塊一一對應的。所述通孔的數目為六個,相對應的滑塊的數目為六個。為了保證使用效果,基板的底側面為股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股骨的表面。基板的底側面為脛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脛骨的表面?;宓牡讉让嬉部梢栽O計為其他的骨的解剖形狀,再次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技術為一種雙軌接骨板,能夠實現固定位置的調整,便于固定,能有效的固定不同年齡段、不同傷勢的骨折。另外,滑塊上的圓孔與基板上的通孔相互配合,將螺釘以交叉成角的方式固定在接骨板上,并且利用滑塊的滑動,選擇合適的位置固定,這樣的設計,克服了螺釘、基板與骨周圍肌群收縮力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應力遮擋,同時也能夠多平面鎖定固定,增大螺釘的把持體積,增加把持力,從而使接骨板的固定更加的穩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的優選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技術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5),基板(5)的橫截面為一個橢圓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4),軌道(4)中設置有貫穿基板(5)的通孔(3 );所述軌道(4 )上安裝有滑塊(2 ),滑塊(2 )上設置有貫穿滑塊(2 )的圓孔(I)。2.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軌道(4)從基板(5)的頂側面垂線偏移一定的角度。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4)從基板(5)的頂側面垂線偏移的角度在8-12°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2)上均勻分布有三個圓孔(I)。5.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4)中的通孔(3)數目是與滑塊(2) —一對應的。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數目為六個,相對應的滑塊(2)的數目為六個。7.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的底側面為股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股骨的表面。8.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的底側面為脛骨的解剖形狀,以貼附在脛骨的表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軌道中設置有貫穿基板的通孔;所述軌道上安裝有滑塊,滑塊上設置有貫穿滑塊的圓孔。進一步地說所述兩根軌道從基板的頂側面垂線偏移一定的角度。本技術能夠實現固定位置的調整,便于固定。另外,滑塊上的圓孔與基板上的通孔相互配合,將螺釘以交叉成角的方式固定在接骨板上,并且利用滑塊的滑動,選擇合適的位置固定,這樣的設計,克服了螺釘、基板與骨周圍肌群收縮力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應力遮擋,同時也能夠多平面鎖定固定,增大螺釘的把持體積,增加把持力,從而使接骨板的固定更加的穩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文檔編號A61B17/80GK202761424SQ20122046747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專利技術者李建祥 申請人:蘇州艾迪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創手術用雙軌接骨板,包括基板(5),基板(5)的橫截面為一個橢圓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的頂側面上設置有兩根軌道(4),軌道(4)中設置有貫穿基板(5)的通孔(3);所述軌道(4)上安裝有滑塊(2),滑塊(2)上設置有貫穿滑塊(2)的圓孔(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祥,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艾迪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