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伸縮式桅桿,設置于船前甲板上,其包括:桅桿井,由水密圍壁圍設而成,于所述甲板向下延伸設置;桅桿桿體,又包括桿式筒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筒體頂部的桅燈,所述甲板上開設有供所述桅桿桿體貫穿的開孔;線性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桅桿井的底部,連接所述桅桿桿體,并驅動所述桅桿桿體在所述桅桿井內與所述甲板上之間移動;電纜,設置于所述桅桿井內,連接所述桅燈并提供電源;密封裝置,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的頂部和底部以及所述甲板的開孔上的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桅桿的伸縮設置可以使船于航行中首桅正常工作,而當直升機甲板與首桅干涉時,桅桿可以不造成影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船用桅桿,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游艇的伸縮式首桅。
技術介紹
船舶一般要求設置主桅和首桅,首桅與主桅的距離要求大于1/2船長,首桅一般被布置在首部1/4船長以內。對于游艇,露天甲板必須盡量設計成休閑區域,然而桅桿,錨系一般都不可避免的占用露天甲板,特別是大型豪華游艇的直升機甲板也要占用開敞的露天甲板。如果將直升機甲板設置在首部,就必須要解決首桅的影響,因為首桅一般也布置在首部甲板上,因此首桅需要具有收藏功能,才能解決首部露天甲板即有首桅,又能停放直升機的課題。在直升機降落時通過縮進甲板以下的方式收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伸縮式的桅桿,即可以保證在航行時可以首桅正常工作,又可以當直升機甲板與首桅干涉時,桅桿可以不造成影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伸縮式桅桿,設置于船前甲板上,其包括桅桿井,由水密圍壁圍設而成,于所述甲板向下延伸設置;桅桿桿體,又包括桿式筒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筒體頂部的桅燈,所述甲板上開設有供所述桅桿桿體貫穿的開孔;線性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桅桿井的底部,連接所述桅桿桿體,并驅動所述桅桿桿體在所述桅桿井內與所述甲板上之間移動;電纜,設置于所述桅桿井內,連接所述桅燈并提供電源;密封裝置,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的頂部和底部以及所述甲板的開孔上的密封結構。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線性驅動機構又包括電機、連接所述電機的齒輪組、連接所述齒輪組的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的底部,所述螺桿螺合于所述螺母,所述螺桿具有旋入或旋出所述桅桿桿體的不同位置。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還包括導軌,固定于所述桅桿井的水密圍壁上,所述桅桿桿體上設置有能夠于所述導軌中滾動的導向滾輪。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水密圍壁包括圍壁板、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為多層板,設置于所述圍壁板的內壁。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密封結構為設置于所述開孔上的凸唇結構和分別設置于所述桅桿的頂部和底部的密封環。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凸唇結構包括于所述開孔的孔壁上向上設置的上凸唇和向下設置的下凸唇,所述上凸唇和下凸唇之間還設置有導向輪。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電纜包括電纜套管和設置在所述電纜套管內的自由垂設的纜線,所述電纜套管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內。上述的伸縮式桅桿,其中,所述導軌為四個,分別通過支架對稱設置于所述水密圍壁的四個方向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供一種游艇,包括艙體、位于艙體上的直升機甲板、設置于直升機甲板上的桅桿,其中,所述桅桿為權利要求I至8所述的伸縮式桅桿。上述的游艇,其中,所述桅桿井設置于所述艙體的旋轉梯道的中間。本專利技術的功效在于通過桅桿的伸縮設置可以使船于航行中首桅正常工作,而當`直升機甲板與首桅干涉時,桅桿可以不造成影響。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伸縮式桅桿于縮進甲板整體結構圖;圖2為圖I中B部分放大圖;圖3為圖I中C部分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伸縮式桅桿于伸出甲板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2的D部分放大圖;圖6為圖4的E部分放大圖;圖7為圖I的A-A剖視圖。其中,附圖標記100 甲板I 桅桿井2 桅桿桿體21 導向滾輪3 線性驅動機構31 電機32 齒輪箱33 螺桿34 螺母35 螺桿套管4 導軌41 導軌支架5 電纜51 電纜線52 電纜套管6 密封裝置61 上凸唇62 下凸唇63 上壓密封環64 下壓密封環7 桅燈71 透明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在圖I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本技術揭示一種伸縮式桅桿,設置于船前甲板上,特別適用于大型豪華游艇的直升機甲板,通過桅桿的伸縮設置可以使游艇于航行中首桅正常工作,而當直升機甲板與首桅干涉時,桅桿可以不造成影響。如圖I所示,伸縮式桅桿包括桅桿井I、桅桿桿體2、線性驅動機構3、導軌4、電纜 5、密封裝置6、桅燈7。桅桿井I于所述甲板100向下延伸設置,所述甲板100上開設有供所述桅桿桿體2貫穿的開孔,線性驅動機構3設置于所述桅桿井I的底部,連接并驅動所述桅桿桿體2可以伸出甲板100上或縮進所述桅桿井I。進一步地,參閱圖I本技術伸縮式桅桿于縮進甲板整體結構圖;圖2為圖I中B部分放大圖;圖3為圖I中C部分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伸縮式桅桿于伸出甲板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2的D部分放大圖;圖6為圖4的E部分放大圖;圖7為圖I的A-A剖視圖。桅桿井1,設置于所述甲板100之下,桅桿井I由水密圍壁圍設而成,包括圍壁板、多層加強板,本技術桅桿井I為1000mmx800mm帶R150mm圓角,圍壁板采用8mm鋼板,從底部雙層底延伸到頂部上甲板,所述圍壁板的內壁設置6道垂直加強板,為IOOmm球扁鋼,與所述甲板100之間設100x8扁鋼水平加強板;由于在升降過程中水仍然可能會進入桅桿井I內,且井內圍壁上也會形成凝結水流到進底部,因此桅桿井I的底部還設置有排水管,用于排出井內積水。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技術一具體實施例,其桅桿井I的結構尺寸、材料的選擇以及加強板的設置等,均可以實際需求而選定,不以上述具體實施例為限。桅桿桿體2,包括桿式筒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筒體下部的多個導向滾輪21,所述桅燈7設置于所述筒體的頂部,本技術一實施例多個導向滾輪21為對稱設置于所述筒體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上,所述桅燈7上還設置有透明罩71,用于對桅燈7的保護。線性驅動機構3,設置于所述桅桿井100的底部,連接并驅動所述桅桿桿體2的上下移動;所述線性驅動機構3包括電機31、齒輪箱32、螺桿33、螺母34。所述電機31、齒輪箱32分別設置于所述桅桿井I的底部,所述電機31連接所述齒輪箱32的齒輪組,所述螺母34固定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2的底部,所述齒輪組連接所述螺桿33以提供動力,所述螺桿33螺合于所述螺母34,所述電機31驅動所述齒輪箱32的齒輪組進而帶動所述螺桿33旋入或旋出所述桅桿桿體2,以使所述桅桿桿體2伸出或縮進所述桅桿井100。所述螺桿33之外還可以設置一螺桿套管35。導軌4,固定于所述桅桿井I的水密圍壁上,如圖7所示,本技術導軌設置四個,分別通過導軌支架41對稱設置于所述水密圍壁前、后、左、右的四個方向上,以便限制桅桿筒體的轉動,保證桅桿筒體正常的升降,導軌4為焊接成的槽鋼結構,導軌支架41也可以選擇槽鋼,間隔一定距離焊接在圍壁上,桅桿底部的導向滾輪21可以在導軌4內滾動。當然,導軌的數量以及導向滾輪還可以相對應的設置三個或其它數量,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如圖5、圖6所示,密封裝置6,包括于甲板100上的孔壁上向上設置的上凸唇61和向下設置的下凸唇62,所述桅桿的頂部設置的上壓密封環63和底部設置的下壓密封環64,這樣,當桅桿桿體2縮進桅桿井I時桅桿頂部的上壓密封環63壓在上凸唇61的上表面上,形成密封,桅桿桿體2升起時,下部的下壓密封環64壓在下凸唇62的下表面上,形成密封。所述上凸唇和下凸唇之間還設置有導向輪65以減小桅桿桿體2上升時的晃動。電纜5,連接所述桅燈7并提供電源,電纜5設置于所述桅桿井I內,較佳的方案是將電纜5設置于所述桿式筒體內,如圖3所示,所述電纜5包括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伸縮式桅桿,設置于船前甲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桿井,由水密圍壁圍設而成,于所述甲板向下延伸設置;桅桿桿體,又包括桿式筒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筒體頂部的桅燈,所述甲板上開設有供所述桅桿桿體貫穿的開孔;線性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桅桿井的底部,連接所述桅桿桿體,并驅動所述桅桿桿體在所述桅桿井內與所述甲板上之間移動;電纜,設置于所述桅桿井內,連接所述桅燈并提供電源;密封裝置,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桅桿桿體的頂部和底部以及所述甲板的開孔上的密封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伊塔·西姆霍尼,陳景玉,韓明良,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