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裝工具,特別是一種用于吊裝電力電纜井蓋的電纜井蓋起吊器。技術背景目前的電力電纜井蓋多采用鑄鐵或/和混凝土材料制作,為了增強井蓋的抗壓強度,其厚度都比較大,從而使得井蓋的重量增加,另外,井蓋邊緣與井口間的縫隙也常被塵土及雜物所填充,因而使得井蓋的開啟十分費力。作業(yè)人員因養(yǎng)護維修需要開啟井蓋時,往往需要兩個人持鐵鉤鉤住井蓋上的開啟孔,共同用力將井蓋拽起,既浪費人力,又不便操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省力的電力電纜井蓋起吊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電纜井蓋起吊器,包括支架和杠桿,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頂部設有一個可以水平旋轉和垂直旋轉的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上部為可插入杠桿且?guī)в秀q鏈的套管,下部為帶有豎直轉軸并可連接在支架上的基座。所述基座的轉軸上也帶有鉸鏈,并可與套管上的鉸鏈相互鉸接。所述的杠桿的一端設有帶鉤子的繩索。本技術的特點是利用杠桿原理開啟和搬運電纜井蓋,省時省力,并且可以一個人操作,既節(jié)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其結構簡單,可拆卸折疊,便于攜帶。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使用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轉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由杠桿I、支架2和轉動機構3構成,支架為三腳可折疊式,轉動機構設置在支架頂部,杠桿插在轉動機構上的套管中,杠桿的起吊端裝有帶鉤子的繩索4。如圖2所示,轉動機構由兩部分構成,上部為可插入杠桿的套管5,套管上帶有鉸鏈6 ;下部為基座7,基座上帶有豎直的轉軸8,轉軸上也帶有鉸鏈9,與套管上的鉸鏈通過鉸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纜井蓋起吊器,包括支架和杠桿,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頂部設有一個可以水平旋轉和垂直旋轉的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上部為可插入杠桿且?guī)в秀q鏈的套管,下部為帶有豎直轉軸并可連接在支架上的基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琳祥,林雪松,王栩周,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