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目的在于依照醫學上對于安瓶開啟器過程的相關規定,提供一種集劃口、消毒、打斷、收集為一體的自動化的醫用安瓶開啟器。包括劃口單元、消毒單元、打斷單元、收集單元以及傳動單元,劃口單元由直流電機和金剛砂輪片組成;消毒單元由盛裝消毒劑的消毒柜、消毒劑噴口和消毒燈組成;打斷單元由推斷刀頭組成;收集單元由可拆卸式收集箱組成;傳動單元由鏈輪機構、槽輪機構和齒輪傳動組成,劃口單元、消毒單元和收集單元依照安瓶開啟的順序順次分布。該安瓶開啟器通過鏈輪傳動、槽輪傳動以及齒輪傳動實現對安瓶開啟過程中的劃口、消毒、打斷、收集整體操作過程,提高了作業效率,達到了消毒目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安瓶開啟器。
技術介紹
安瓶作為一種玻璃容器,由于其良好的密封性、化學穩定性等諸多優點使其在醫療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醫學上規定安瓶的開啟過程必須嚴格遵循“劃口、消毒、打斷”這樣三個環節,而且要保證在斷口之前劃口處不能有消毒液殘留,斷口時要“跨越無菌區”。目前絕大多數醫療場所對于安瓶的開啟工作沿用傳統手工掰斷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消毒環節不達標,而且容易造成醫護人員手部的受傷。另外目前市場上現有的醫用安瓿開啟器, 由于功能單一導致整體作業效率低下、消毒環節不達標,因此需要一種多種功能集成的安瓶開啟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依照醫學上對于安瓶開啟器過程的相關規定,提供一種自動化的醫用安瓶開啟器,集劃口、消毒、打斷、收集為一體,實現作業效率高、消毒達標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包括劃口單元消毒單元、打斷單元、收集單元、傳動單元、上板塊、下板塊以及外殼,所述打斷單元由推斷刀頭組成;所述收集單元由可拆卸式收集箱組成;所述劃口單元、消毒單元和收集單元依照安瓶開啟的順序順次分布;所述打斷單元與傳動單元位于裝置的內部,傳動單元位于上板塊與下板塊之間;所述推斷刀頭位于所述傳動單元中的軸B上并位于上板塊上方。安瓶槽在下板塊及上板塊外圓周均勻分布。所述劃口單元由直流電機和金剛砂輪片組成;所述金剛砂輪片固定在直流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述直流電機通過電機懸掛軸懸掛在外殼上。所述消毒單元由盛裝消毒劑的消毒柜、消毒劑噴口和消毒燈組成;所述消毒柜位于外殼上,所述消毒燈位于外殼上表面的幾何中心并在殼體內部。所述傳動單元由鏈輪機構、槽輪機構和齒輪傳動組成,交流電機帶動齒輪傳動運動,齒輪傳動帶動槽輪機構運動,并且通過槽輪機構帶動鏈輪機構運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安瓶開啟器通過鏈輪傳動、槽輪傳動以及齒輪傳動實現對安瓶開啟過程中的劃口、消毒、打斷、收集整體操作過程,提高了作業效率,達到了消毒目標,并且避免了人工打斷安瓶過程中造成的醫護人員手部受傷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多功能安瓶開啟器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傳動單元結構示意圖;其中:1、劃口單元,101、直流電機,102、金剛砂輪片,2、消毒單元,201、消毒柜,202、消毒劑噴口,203、消毒燈,3、打斷單元,301、推斷刀頭,4、收集單元,401、可拆卸式收集箱,5、傳動單元,501、鏈輪機構,502、槽輪機構,503、齒輪傳動,6、軸A,7、軸B,8、交流電機,9、軸C,10、安瓶槽,11、下板塊,12、上板塊,13外殼。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附圖1、2、3,該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包括劃口單元I、消毒單元2、打斷單元3、收集單元4、傳動單元5、上板塊12、下板塊11以及外殼13,所述打斷單元3由推斷刀頭301組成;所述收集單元4由可拆卸式收集箱401組成;所述劃口單元I、消毒單元2和收集單元4依照安瓶開啟的順序順次分布;所述打斷單元3與傳動單元5位于裝置的內部,傳動單元5位于上板塊12與下板塊11之間;所述推斷刀頭301位于所述傳動單元5中的軸B7上并位于上板塊12上方。安瓶槽10在下板塊11及上板塊12外圓周均勻分布。所述劃口單元I由直流電機101和金剛砂輪片102組成;所述金剛砂輪片102固定在直流電機101的電機軸上,所述直流電機101通過電機懸掛軸懸掛在外殼13上。所述消毒單元由盛裝消毒劑的消毒柜201、消毒劑噴口 202和消毒燈203組成;所述消毒柜201位于外殼13上,所述消毒燈203位于外殼13上表面的幾何中心并在殼體內部。所述傳動單元5由鏈輪機構501、槽輪機構502和齒輪傳動503組成,交流電機8帶動齒輪傳動503運動,齒輪傳動503帶動槽輪機構502運動,并且通過槽輪機構502帶動鏈輪機構501運動。所述消毒柜201及消毒劑噴口 202對經過劃口處理的安瓶進行逐一消毒,所述消毒燈203對整個裝置內部進行紫外線消毒。所述可拆卸式收集箱401可從側面直接抽出。所述打斷單元3通過曲柄搖桿機構帶動推斷刀頭301實現打斷運動。所述劃口單元I采用懸掛式直流電機101帶動O. 5mm厚的金剛砂輪片102對安瓶頸部切割點進行劃口,所述懸掛式直流電機101圍繞其懸掛軸自由擺動,保證金剛砂輪片102與安瓶頸部的有效接觸,在完成一個安瓶的劃口后,電機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回到垂直狀態實現“循環劃口”。在工作過程中,交流電機8帶動軸B7上的槽輪機構502,進而帶動軸A6上的鏈輪機構501進行周期性間歇轉動,最終實現外圍安瓶槽10的循環間歇運動;與此同時,交流電機8通過一組齒輪傳動503變速帶動軸C9上的風干扇葉轉動,從而加速殘留在安瓶上消毒液的揮發。所述打斷單元3利用了一個曲柄搖桿機構,在工作過程中軸B7每轉一周,曲柄遙桿機構完成一次“推斷運動”;與此同時,軸A6帶動鏈輪轉動60度圓角,即安瓶槽移動一個工位,所述打斷單元3中的推斷刀頭301運動軌跡在與安瓶循環間歇運動的配合之下實現“跨越無菌區”。醫護人員在使用時只需將裝置開啟,然后將安瓶放入與其對應規格的安瓶槽10中,裝置即可在其循環間歇運動的基礎上對其完成劃口、消毒、打斷和碎玻璃收集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只需完成對安瓿的放置和取出工作 。權利要求1.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劃口單元(I)、消毒單元(2)、打斷單元(3)、收集單元(4)、傳動單元(5)、上板塊(12)、下板塊(11)以及外殼(13),所述打斷單元(3)由推斷刀頭(301)組成;所述收集單元(4)由可拆卸式收集箱(401)組成;所述劃口單元(I)、消毒單元(2)和收集單元(4)依照安瓶開啟的順序順次分布;所述打斷單元(3)與傳動單元(5)位于裝置的內部,傳動單元(5)位于上板塊(12)與下板塊(11)之間;所述推斷刀頭(301)位于所述傳動單元(5)中的軸B (7)上并位于上板塊(12)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安瓶槽(10)在下板塊(11)及上板塊(12)外圓周均勻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劃口單元(I)由直流電機(101)和金剛砂輪片(102)組成;所述金剛砂輪片(102)固定在直流電機(101)的電機軸上,所述直流電機(101)通過電機懸掛軸懸掛在外殼(13)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單元由盛裝消毒劑的消毒柜(201)、消毒劑噴口(202)和消毒燈(203)組成;所述消毒柜(201)位于外殼(13)上,所述消毒燈(203)位于外殼(13)上表面的幾何中心并在殼體內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單元(5)由鏈輪機構(501)、槽輪機構(502 )和齒輪傳動(503 )組成,交流電機(8 )帶動齒輪傳動(503 )運動,齒輪傳動(503 )帶動槽輪機構(502 )運動,并且通過槽輪機構(502 )帶動鏈輪機構(501)運動。專利摘要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屬于醫療器械
,目的在于依照醫學上對于安瓶開啟器過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功能安瓶開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劃口單元(1)、消毒單元(2)、打斷單元(3)、收集單元(4)、傳動單元(5)、上板塊(12)、下板塊(11)以及外殼(13),所述打斷單元(3)由推斷刀頭(301)組成;所述收集單元(4)由可拆卸式收集箱(401)組成;所述劃口單元(1)、消毒單元(2)和收集單元(4)依照安瓶開啟的順序順次分布;所述打斷單元(3)與傳動單元(5)位于裝置的內部,傳動單元(5)位于上板塊(12)與下板塊(11)之間;所述推斷刀頭(301)位于所述傳動單元(5)中的軸B(7)上并位于上板塊(12)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長平,王繼紅,李賢良,宗樂,鄭爽,張小陽,
申請(專利權)人:北華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